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物理学家团队近日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结晶氮化硼的高性能量子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在高达地球大气压三万倍的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实现对压力与磁场的高精度检测,为科研领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该传感器的核心原理在于利用中子辐射在氮化硼薄膜中制造特定的硼空位。这些空位能够形成对磁场、温度和应变高度敏感的电子自旋体系,从而实现对微弱物理量的精准捕捉。通过这一创新技术,研究人员能够深入探索极端环境下的量子行为特性。
这项研究成果已于9月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论文详细展示了该传感器在二维磁体实验中的优异表现。实验结果显示,该传感器能够精准捕捉到磁体内部微弱磁场的细微变化,其灵敏度远超传统传感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望未来,该研究团队计划将这一技术拓展应用于模拟地核高压条件下的岩石材料研究。通过在极端压力环境下测试岩石材料的量子特性,科学家们有望揭示更多关于地球内部物理过程的奥秘。这一创新传感器的问世,不仅为地球科学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工具,也为极端条件下量子行为探索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