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位于甘肃民勤的钍基熔盐实验堆成功建成并首次实现堆内钍铀转化,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能系统研发领域迈出关键性一步。这座实验堆是我国自主研发建设的重大科技工程,采用液态氟化物熔盐作为冷却剂,以钍为主要燃料,具备多项显著优势。其设计实现了常压运行,大幅降低了核事故风险;同时具备高温输出能力,可满足工业领域对高温热能的迫切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该实验堆展现了卓越的安全性,为未来核能应用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此次实验的成功,不仅验证了钍资源在核能应用中的技术可行性,更为我国未来规模化利用钍燃料奠定了坚实基础。钍资源储量丰富且具有固有核安全特性,被誉为”21世纪的核燃料”,其有效利用将极大拓展我国核能发展空间。项目团队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整体国产化率超90%的卓越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核心设备全部实现完全国产,供应链自主可控,彻底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核能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彰显了我国在先进核能技术领域的强大创新能力,更体现了我国在能源安全战略上的远见卓识。作为第四代核能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钍基熔盐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工程化推进,这种新型核能系统有望为我国乃至全球的清洁能源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此次实验的成功,必将进一步激发我国核能科技领域的创新活力,推动我国从核能大国向核能强国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