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多方力量成功建成的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近日传来重大突破——首次成功实现钍铀核燃料转换,并成功获取钍燃料入堆后的关键运行数据。这一里程碑事件使该实验堆成为当前国际上唯一一座既投入运行又成功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为全球核能技术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该实验堆具备多项突出优势:采用固有安全设计理念,无需外部电源即可实现紧急停堆;采用无水冷却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核电站对水资源的高度依赖;在常压环境下稳定运行,极大降低了设备维护难度;能够输出高达高温的核能,为工业应用提供强大动力。这些特性与我国丰富的钍资源禀赋高度契合,为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开辟了全新路径。
项目自2017年启动选址工作,最终选定甘肃民勤县作为建设地点。经过多年攻坚克难,于2024年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次熔盐堆加钍实验,这一创新性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能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值得注意的是,该实验堆整体国产化率超过90%,核心设备完全实现自主可控,彰显了我国在核能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此次实验堆的成功运行不仅验证了钍基熔盐堆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更为我国未来发展第四代核能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国际上首个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该实验堆将持续为我国乃至全球核能事业发展提供宝贵数据和经验支撑,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