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通过银登中心正式披露了一项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据悉,该资产包涉及未偿本息总额高达51.42亿元,牵涉借款人数量超过14.7万户,且加权平均逾期天数超过1856天,显示出较为严峻的资产质量状况。为规范处置流程并维护市场秩序,民生银行在转让公告中明确提出了两项核心要求:一是意向受让方不得再次转售该资产包,确保处置链条的完整性;二是严禁任何形式的暴力催收行为,同时禁止委托具有涉黑背景的机构参与清收工作。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银行对合规经营的高度重视,更是对近期市场关于其催收投诉居高不下问题的积极回应。
从财务数据来看,民生银行的资产质量压力正持续加大。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已攀升至658.57亿元,较上期增长明显。与此同时,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增加28.16%,反映出银行在风险拨备方面的压力显著上升。受不良资产处置影响,民生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38%,经营业绩面临一定挑战。此次个人不良贷款的公开转让,既是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化解风险的重要手段,也凸显了当前银行业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面临的复杂局面。未来,随着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平衡资产处置效率与合规经营将成为各家银行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