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鸿海精密工业董事长刘扬伟在公开场合释放重要信号,透露公司已成功实现每周生产1000个AI机架的产能目标。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彰显了鸿海在人工智能硬件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更预示着其产能将在未来持续攀升。刘扬伟强调,此举主要源于全球对AI基础设施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从数据中心到智能边缘计算,市场对高性能、高稳定性的AI机架需求远超预期。据行业分析,当前全球AI算力需求正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长,鸿海此次产能提升正是为了精准捕捉这一历史性机遇。
在谈及公司战略布局时,刘扬伟特别指出,鸿海正在加速向高科技制造核心领域渗透。除了AI硬件,公司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布局也取得重大进展。他透露,鸿海现有的电动汽车电池和零部件产能已接近自主生产与外包生产的平衡临界点,这意味着公司未来可能选择扩大对外承接整车制造服务的业务范围。这一战略调整不仅能为鸿海带来新的增长点,更能通过垂直整合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电子制造领域的领导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刘扬伟的表态还透露出鸿海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敏锐洞察。在当前地缘政治和供应链多元化的背景下,鸿海正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降低单一市场风险。AI硬件和电动汽车作为未来科技产业的双引擎,其产能的持续扩张将使鸿海在下一代技术竞争中占据主动。分析师认为,若鸿海顺利实现其产能目标,不仅能为全球AI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更可能重塑电子制造行业的竞争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