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四川成都的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全球首套工程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超碳一号”已顺利完成并网调试,正全力冲刺满功率运行状态,预计将在今年内实现满功率发电目标。这一突破性成果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不仅标志着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首次在工程领域得到成功应用,更开启了清洁能源发展新篇章。
与传统蒸汽发电技术相比,“超碳一号”展现出惊人的性能优势。其余热利用率提升了超过50%,发电效率提高了42.7%,年发电量更是实现了84%的显著增长。该系统创新性地采用温度超过31℃、压力超过73个大气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工质,通过高效能量转换实现清洁发电。这种新型工质系统不仅环保性能优异,而且运行稳定性高,为未来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该项目的建设历程同样令人瞩目。2023年,项目在贵州六盘水正式启动建设,经过两年多的紧张施工,目前已进入关键调试阶段。展望未来,2026年上半年,我国还将在新疆地区开工建设“熔盐储能+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示范项目,进一步验证这项技术的综合应用潜力。这一系列示范项目的推进,将有力推动我国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