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葡萄牙与西班牙科研团队在权威学术期刊《基因组医学》上发表重磅研究成果,揭示吸烟行为可能引发全身性的表观遗传学改变。研究发现,长期吸烟者体内多个组织的DNA甲基化模式发生显著变化,其特征与自然衰老过程中常见的基因高甲基化现象高度相似。这一发现首次证实了吸烟不仅会损害肺部健康,还会对胰腺、甲状腺、食管乃至大脑等多个器官产生深远影响,导致这些组织出现加速衰老的分子标记。
该研究通过大规模样本分析,发现吸烟者体内关键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呈现异常升高趋势,这种表观遗传学改变与自然衰老过程中的基因调控机制存在显著重叠。研究人员指出,这种加速衰老的现象可能通过干扰正常细胞功能,增加个体患慢性疾病的风险。特别是对于胰腺和大脑等重要器官,这种加速衰老效应可能进一步加剧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健康问题的发生概率。
科学家们强调,这一发现为理解吸烟危害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预防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表观遗传学改变虽然不可逆,但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其发展进程。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吸烟与不同组织表观遗传变化之间的具体机制,为开发更有效的防病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也为全球控烟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