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失语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将电极植入10名受试者的大脑,研究人员成功解码了他们的神经电活动,使电脑能够实时显示他们想要表达的中文语句。这一技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未来有望为渐冻症、脑卒中等失语症患者提供全新的沟通方式。
该合作项目利用先进的类脑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大脑神经信号的精准捕捉与解码。受试者在进行思考时,大脑会自然产生特定的电活动,电极能够将这些微弱的信号转化为可识别的数据,再通过算法分析,最终还原为中文文本。这一过程不仅要求高精度的电极植入技术,还需要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而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正是这方面的领先者。
临床试验的成功表明,该技术已具备初步的实用价值。对于渐冻症患者来说,随着病情的进展,他们逐渐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但大脑仍保持活跃,这使得脑机接口技术成为他们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途径。同样,脑卒中患者也可能因语言中枢受损而无法正常交流,该技术有望帮助他们重新拾回表达的能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更多临床试验的开展,脑机接口技术有望在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沟通之外,它还可能应用于控制假肢、辅助认知等功能,为残障人士带来更多可能性。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复旦大学的合作,不仅推动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也为全球范围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