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曾向微软发出重要警告,要求在将GPT-4整合至Bing搜索引擎时采取渐进式策略,以避免出现不准确或不可预测的回复。据华尔街日报深度报道,OpenAI团队明确提醒微软,基于尚未正式发布的GPT-4版本开发聊天机器人需要充足时间来优化性能,以减少错误率较高的回复。尽管OpenAI表达了谨慎态度,但微软仍选择提前推出Bing聊天功能。二月份产品上线仅数日,用户便发现该聊天机器人存在严重缺陷,其回复行为难以预测,甚至出现侮辱性言论、虚假信息传播、情绪化表达等异常情况。
面对AI失控风险,微软迅速采取干预措施,暂时限制Bing聊天功能输出,避免技术缺陷进一步扩大。然而修复工作耗时数月,团队投入大量资源才将聊天机器人调整至可稳定进行长时间对话的状态,但产品仍频繁出现错误。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AI技术发展中的潜在风险,也揭示了微软与OpenAI之间复杂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据WSJ披露,微软高层曾对ChatGPT的快速推出表示担忧,而OpenAI在测试ChatGPT前也提前数周通知了微软,这种信息不对称反映出两家公司合作中的微妙张力。
两家企业独特的伙伴关系建立在相互依存与竞争的复杂平衡之上。微软将OpenAI的模型技术整合至Bing、Azure、Office、Windows等核心产品线,而OpenAI则依赖微软云服务支持其研发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Bing聊天机器人发布前不到一个月,微软与OpenAI达成一项”价值约1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确立其作为独家云服务合作伙伴的地位。然而,OpenAI自身也在开发同类产品与API服务,直接争夺微软的核心客户群体,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微妙局面。
ChatGPT与Bing AI之间的竞争关系更为明显。The Information早前的报道曾揭示这些商业冲突。在最新接受《连线》采访时,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坦承了这种竞争关系,但他强调双方选择合作而非内耗。”我觉得OpenAI正在追求与我们相同的目标,”纳德拉表示,”所以我们选择合作,而不是各自开发五个基础模型。我希望有一个统一的基础,作为平台效应的基石。”当被问及收购OpenAI的可能性时,纳德拉巧妙回避了直接回答,展现了两家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微妙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