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3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携手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缺陷调查与召回管理的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管领域迈出重要步伐。这份文件明确提出,汽车制造商必须全面提升产品安全性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驾驶辅助系统的监管要求。
在具体措施方面,征求意见稿要求车企通过车辆应用程序、车载系统及用户手册等渠道,显著标注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提示和使用说明。这一举措旨在有效防止驾驶员误将辅助驾驶功能等同于完全自动驾驶,从而避免因认知偏差引发的安全事故。文件特别强调,相关警示信息必须以醒目方式呈现,确保驾驶员能够清晰获取必要的安全知识。
针对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普遍存在的驾驶员注意力分散问题,征求意见稿还提出一项创新性要求——车企必须开发先进的驾驶员监测功能。这些功能能够在检测到驾驶员状态异常时,及时发出警示信息,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自动接管车辆控制权。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监管部门对预防性安全措施的重视,通过技术手段主动干预潜在风险。
此次监管升级的核心目标在于构建更为完善的缺陷信息监测体系。通过强化车企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控责任,监管部门有望显著降低因系统漏洞或使用不当引发的交通事故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还特别关注网络安全问题,要求车企加强系统防护能力,有效抵御网络攻击对车辆安全性能的威胁。这一举措对于保障日益普及的智能网联汽车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