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建设领域正迎来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知识传承革命。拥有70年光辉历史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近日携手商汤科技,联合推出”国铁价值工程多模态大模型应用平台”,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传统铁路工程设计首次全面拥抱前沿AI技术。作为国内铁路建设的重要力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自1953年成立以来,在国内外铁路工程领域创造了无数令人瞩目的标杆项目。然而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与人员流动加剧,传统的知识传承方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宝贵的工程经验、技术积累和设计数据等核心资产面临流失风险,如何有效保存和传递这些无形财富成为行业亟待破解的难题。
面对这一行业痛点,铁一院果断选择与商汤科技”大装置”团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研发出这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AI应用平台。该平台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将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引入铁路工程设计领域,能够同时处理和理解文本、图纸、表格、公式等多种类型的工程数据。平台采用先进的分布式计算架构,将原本分散在不同格式中的异构数据整合为统一的知识库系统。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查询快速检索所需信息,无论是历史工程案例、技术规范还是设计标准,都能在几秒钟内精准定位,信息获取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平台不仅具备强大的数据整合能力,更搭载了智能问答、知识检索和文本自动生成等核心功能。当设计人员遇到技术难题时,可以直接向系统提问,获得基于海量历史经验和最佳实践的专业建议。同时系统还能自动生成技术文档和设计说明,大幅减少人工编写和审核的工作量。商汤科技为项目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从底层数据服务到算法模型优化,再到上层应用开发,确保了系统在实际工程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这种深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充分考虑了铁路工程设计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
铁一院相关专家表示,这一合作成果不仅有效解决了知识传承难题,更为整个铁路工程设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范例。通过AI技术的赋能,新一代设计人员能够快速掌握前辈积累的宝贵经验,避免重复性错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新性设计工作中。随着平台在铁一院的成功落地,这一创新模式有望向更多铁路勘察设计单位推广。这将全面提升行业设计效率和质量水平,为中国铁路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技术动能。
在人工智能与传统工程行业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铁一院与商汤科技的合作堪称行业典范,为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知识管理和技术传承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推动了铁路工程设计的智能化转型,更为中国工程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树立了新的标杆。随着AI技术在更多领域的深入应用,传统工程行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