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按摩椅,又双叒叕成为舆论焦点。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良豪,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

月初,一则视频在全网掀起轩然大波。视频中,一名旅客在广州南站使用共享按摩椅后全身发痒,起身查看时惊恐地发现座椅缝隙中附着着数只虫子。该旅客将遭遇发布到视频平台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面对舆论压力,广州南站次日通过微博回应,承诺已对全站按摩椅进行全面消毒杀虫,并将加强后续管理,确保设施干净舒适,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然而,这并非首例此类事件。今年5月,一名女孩在商场共享按摩椅上体验后,全身起包、皮肤瘙痒,就医后被确诊为荨麻疹。这些在商场、机场、电影院等场所随处可见的共享按摩椅,本应提供舒适体验,却为何让年轻人集体避之不及?

曾经,共享按摩椅在中老年人群体中颇受欢迎。对他们而言,这些软座既能坐又能躺,且无需担心被驱赶,自然成了免费休息区。然而,新生事物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争议。当这些按摩椅安放在人流密集的商场中心时,疲惫的年轻人除了体验按摩解压,还要承受路人好奇的目光。身体尚未放松,内心已被“社死”场景慌乱占据,恨不得立刻停止体验,哪怕还剩10元的服务费未使用。

但被围观只是小事,更令人糟心的是遭遇“不对劲”的按摩椅。有人形容其为“花钱体验暴打”——扫码付费后,按摩椅会立即将人牢牢固定,像轧钢一样进行物理挤压和暴力捶打。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不仅腰酸背痛之处未得到缓解,身体其他部位反而被捶得酸痛。一位消费者直呼:“按摩师傅都没敢要我的命,它却敢。”

比这种“受刑般”的按摩更痛苦的是,按摩椅有时会咬住头发、夹死双腿,让人难以脱身。若发生在机场或火车站,后果可能更为严重。网友曾吐槽,自己在南京高铁站付费体验按摩椅后,到登车时却被困住,连工作人员也无法控制。直到充值时间结束,按摩椅才释放双腿,但早已错过高铁,只能被迫改签。

此外,按摩椅上方的两个“拳头”在脊柱两侧滚动,直接作用于颈椎和腰背部。有外科医生提醒,若用力过猛,可能加重疼痛,甚至导致瘫痪。难怪有网友评论:“我享受的不是按摩,是身心疲惫。”

尽管吐槽声不断,共享按摩椅却并未停下扩张步伐。相反,其布局范围更广、数量更多,甚至挤走了原有的公共座椅。2018年,辽宁盘锦火车站二楼高铁候车室的普通座椅被全部拆除,换上8元一次的共享按摩椅。然而,这种“升级”并未获得乘客认可,有旅客反映座椅突点硌人后背,坐起来非常不舒服。

2018年,共享经济热潮席卷各行各业,共享按摩椅也乘势而起。原本做分时租赁的按摩椅摇身一变,成为共享经济中的热门投资。其“躺赚”模式极具吸引力:无需押金、运维成本低、应用场景广泛,且契合大健康消费趋势。简单来说,只需卖椅子赚差价,再收服务费提成,即可轻松盈利。这种简单粗暴的模式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天眼查数据显示,2017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是2016年的5倍,2018年更是呈指数级增长,全球范围内铺开椅子。国内头部企业铺设的椅子数量达百万张,收费模式也如出一辙:“8元10分钟唤醒身体,10元15分钟疏通经脉,20元半小时舒缓身心。”

共享按摩椅最早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当时专门设置在公司、商场等场所,配有专职人员看管,使用后立即清理。然而,在利润诱惑下,这种纯粹的按摩椅逐渐变味。越来越多的共享按摩椅沦为“无人看管”的闲置品,座椅污迹斑斑,缝隙中垃圾遍布,犹如豪华垃圾桶,让人敬而远之。原本没有体验意愿的路人,更因找不到合适座位而苦恼。当公共场合的座位大多被按摩椅占据,不仅坐不舒服,还会发出奇怪声音,人们对按摩椅的印象自然大打折扣。若连等车等人的权利都失去,谁会喜欢这些华而不实的椅子呢?

按摩椅的本质应当是提供按摩服务,而非盲目扩张;公共场所的椅子最基本功能是让人安心落座,而非被迫“罚站”。参考:《被“白嫖蹭睡”的共享按摩椅,烧光5亿难逃一死》深氪新消费2021-5-17,《商场里共享按摩椅怎样从“免费躺平”的消费者身上赚钱?》具象研习社2023-1-30。校对:杨潮,运营:嘻嘻,排版:钟颖琳。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31日

07:02
2025年10月31日,业界传来重磅消息,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英特尔正在积极与人工智能初创公司SambaNova Systems Inc进行初步的收购洽谈。此次潜在的交易被视为英特尔强化其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步,有望彻底重塑其在全球AI硬件市场的格局。 据悉,双方目前仍处于非常早期的讨论阶段,尚未签署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的...
07:02
2025年10月31日,备受瞩目的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通过香港交易所上市聆讯,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其国际化资本运作迈出关键一步。作为一家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中伟新材料此次选择在港股主板挂牌,不仅彰显了其雄厚的行业实力,更体现了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坚定信心。此次上市进程由华泰国际与摩根士丹利联合担任联席保荐人,两大国际顶级投行的高度认可,进一步提...
07:02
2025年10月31日,备受瞩目的生物制药企业新桥生物-B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标志着其迈向国际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此次上市计划由实力雄厚的中信证券与高盛联合担任联席保荐人,为项目的成功保驾护航。新桥生物此次选择登陆港股市场,不仅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其生物制药领域的全球布局,更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公司的研发创新和业务拓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关于...
07:02
苹果公司近日在美国、加拿大及多个欧洲国家正式推出了iPhone 17系列和iPhone Air的官方自助维修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设备维护方案。用户现在可以方便地订购包括显示面板、电池、摄像头、主板等在内的原厂核心零部件,同时还可以租赁专业的维修工具。在美国地区,维修工具的租赁费用为49美元,约合人民币348.1元,租期为7天,让用户能够以更低成本完成设...
07:02
2025年10月31日清晨6时,中央气象台再次启动暴雪蓝色预警机制,提醒公众关注即将到来的强降雪天气。根据最新气象预报,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即31日8时至11月1日8时,我国多个地区将迎来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具体影响范围包括西藏中东部和西南部地区、川西高原北部、黑龙江西北部以及内蒙古东北部等地。 在上述预警区域内,西藏中部和西南部局部地区预计将出现大暴雪或特...
06:31
2025年,淡水河谷公司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预计其综合铜成本将大幅降至每吨1000至1500美元区间,较先前预测显著下调。这一关键数据于10月31日正式披露,彰显了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卓越成果。与此同时,淡水河谷还预测镍成本将调整至每吨13000至14000美元,同样低于市场先前预期。 此次成本下调的背后,是淡水河谷在运营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措施上取得的突...
06:31
2025年10月31日,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在一场备受瞩目的财报发布会上重磅宣布,其人工智能购物助手Rufus的用户规模已突破2.5亿大关,成为全球电商领域的一大里程碑。数据显示,该工具的月度活跃用户数量较去年同期激增140%,展现出惊人的市场渗透力与用户粘性。据亚马逊内部测算,Rufus预计每年能为公司创造高达100亿美元的增量销售额,这一数字足以证明人工智能...
06:31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已突破32万亿元大关,达到32.13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成就标志着行业在经历重大调整后强势复苏。回溯至2022年末,银行理财市场曾遭遇前所未有的"赎回潮",迫使行业进行深刻反思与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阵痛期,市场终于走出低谷,展现出强劲的反弹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整体规模持续扩大,但产品收益率却呈现...
06:00
2025年10月31日,亚马逊正式公布其核心云业务AWS的惊人增长数据,报告显示该服务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2022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同比增长率高达20.2%。这一亮眼表现背后,是AWS在算力方面的持续扩张——过去12个月新增算力超过3.8吉瓦(GW),这一数字充分彰显了市场对AI与核心基础设施的强劲需求。作为云计算领域的领导者,AWS正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巩固其行...
06:00
2025年10月31日,人工智能领域迎来重大突破OpenAI正式宣布其基于GPT-5技术打造的革命性安全智能体Aardvark已正式启动私密测试阶段。这款智能体专为解决软件安全难题而生,能够自动识别并精准修复各类安全漏洞,为系统安全提供全方位防护。据悉,此次测试将邀请行业领先的企业及专业安全团队参与合作,通过真实环境下的实战演练,全面评估Aardvark的实...
04:55
2023年10月30日,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遭遇了一起紧急事件,一架进港航班因报告发动机故障被迫实施地面停飞。幸运的是,涉事的边疆航空3546号航班最终安全降落在指定跑道。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迅速介入并确认,此次事件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然而,这一突发状况对机场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显著影响。受此事件波及,肯尼迪国际机场的航班平均延误时间一度高达3小...
04:22
2025年10月31日,全球知名投资银行瑞银集团正式发布最新研报,宣布对科技巨头Meta和Alphabet的股价目标进行大幅上调。瑞银将Meta的股价目标从900美元提升至915美元,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目标价也由255美元上调至306美元。这一系列调整背后,是两家公司近期在广告业务复苏和人工智能技术布局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