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面试正成为应届生求职的“拦路虎”,却也让企业招聘效率迎来革命性提升。据LinkedIn调查,近65%的招聘人员已将AI技术融入招聘流程,89%的HR认为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善候选人的申请体验。尽管C端用户对AI面试的体验褒贬不一,但企业依然乐此不疲地拥抱这一技术。国内HR SaaS服务商和招聘平台纷纷借势智能化转型,将AI技术渗透到招聘岗位撰写、面试、人才评估等全流程,其中AI面试作为核心环节,成为用户最常接触的场景。

在海外市场,HireVue、Paradox、humanly等初创公司已率先布局AI招聘领域。HireVue针对视频招聘场景推出实时能力评估功能,Paradox和humanly为企业配备AI招聘助手,实现一对一咨询和自动预约面试,LinkedIn则推出AI简历优化建议,帮助求职者提升简历质量。进入招聘季,国内SaaS厂商也紧随其后,推出了一系列AI招聘新品。Moka发布AI原生HR SaaS整体解决方案,涵盖简历智能初筛、定制面试题、AI写面评等功能;58同城推出“AI招聘超人”,可一键生成招聘启事和面试题目;智聘推出智能简历编写小程序;薪人薪事发布全X-AIM及AI小薪,支持HR以问答形式与助手交流;北森推出AI产品个人领导力教练Mr.Sen,助力新晋领导快速转型。AI招聘的火热为HR SaaS注入新活力,但关键问题在于,这些场景应用能否真正解决HR SaaS的痛点,在用户“尝鲜”过后,又能为行业带来哪些实质性突破。

AI面试主要分为两大类:心理测试类和企业问答题。前者结合情景考察应聘者处理问题的能力,结束后立即生成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能力报告;后者侧重专业能力考核,涉及中英文对答和数学推理,反馈周期较长。这类面试流程化严重,只能问些有标准答案的机械问题。不少应聘者反映,AI面试标准模糊,有的公司公开评分维度,有的则像“盲盒”,被刷下来也不知原因。某食品公司的AI面试评分中,面部身体语言占55%,语音语调占38%,而最能体现能力的“回答内容”仅占7%,这种考核标准显然有失公允。

小蓝(化名)去年秋招投递57家83个岗位,36家54个岗位被挂,其中10%因AI面试失败。最让他懊恼的是,心仪的三家公司均因AI拒之门外,最终三面三败。今年春招,小蓝想避开AI面试,却发现能叫上名的公司至少翻了一倍。既然避无可避,他决定攻克AI面试。通过研究各类AI面试软件的反馈和失败案例,他总结出一套攻略:语句要连贯,避免口头禅;眼神固定,不飘忽不定;适当手势辅助,但不可遮挡面部;多用逻辑连接词等。“这类结构化BEI测试,核心就是揣摩AI想要什么,然后通过表达帮助它快速捕捉。”靠着这套攻略,小蓝成功拿下首份offer,并帮助许多求职者。

然而,越来越多的求职者钻AI的空子,企业人才招聘风险随之增大。某HR坦言,目前AI评分与人才优秀程度关联不大,“AI面试只是增加了一环,结束后还有HR、部门主管等专业人士的面试。”尽管如此,一位资深HR向光锥智能表示,近年来无法线下面试的情况下,做AI面试的公司业务反而不错,国企、央企和大公司需求旺盛。实地评估显示,AI面试报告结构清晰,至少超过初级HR的水平。ChatGPT的出现让这些公司危机感倍增,不得不加速产品智能化升级,尤其是面试分析环节。

HireVue在视频面试中嵌入AI分析能力,实时将交谈音频转为文本,分析关键词。例如回答团队合作问题时,用“我们”而非“我”得分更高。HireVue为每位面试者建立档案,全程评估并生成专属报告,HR可一目了然地查看排名、能力分布和各项分数,分析过程清晰可查。为提升初筛效率,有人用ChatGPT类产品与应聘者对话。humanly的对话机器人调用特定角色模板库,自动提问并实时分析能力、潜在价值。LinkedIn专家指出,招聘中最大的痛点是撰写工作描述和挖掘合适候选人,AI助手可自动筛选资料,为每家公司节省约60小时。

在面试中,“听其言”同样重要,“观其行”不可或缺。已有公司测试通过AI和爬虫抓取应聘者社交账号信息,分析其爱好、生活方式、性格等,补充简历缺失的感性信息。某技术人员开发的AI机器人检索某用户个人页面和发帖内容后,给出“健身达人”、“积极乐观”等标签,并从其减肥经历中解读出“有决心、有毅力”的特质。这种正向反馈可能受老板欢迎,但负面作用也不容忽视。国外测试显示,若在推特上吐槽同事,AI可能判定为“性格不稳定、缺乏团队精神”。

AI并非HR SaaS的万能解药。灼识谘询数据显示,中国云端HCM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303亿元,2020-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38.2%。北森等HR SaaS服务商将云端HCM解决方案视为重点,营收占比逐年提升。北森云端HCM解决方案包括招聘云、测评云等,这也是多数厂商的核心业务。此次智能化升级是在核心业务中增加AI功能,如一键生成岗位介绍、AI面试、智能简历筛选等,意味着AI基础能力尚未完全释放,对HR SaaS的智能化重塑仍处早期阶段。相比国外,国内HR SaaS仍需补齐技术短板,但这是暂时的过渡阶段,如同国内三个月内HR智能SaaS从无到有,未来或会出现更多能对话、能分析的应用产品。

大模型带来了新一波升级,HR SaaS厂商需快速反应,与AI技术结合完成产品化。北森虽已上市,但仍面临连年巨额亏损,毛利率也出现下滑。商业化的困境迫使HR SaaS紧抓AI救命稻草,但无论国内外,产品应用仍处早期,多数公司仅处于天使轮。AI或许能在提效、产品创新等方面带来改变,但商业化前景仍不明朗。之前SaaS行业同质化严重,HR SaaS在大模型影响下虽长出新功能,却似乎陷入另一个同质化怪圈——对话招聘,国外七八家公司官网该产品覆盖率近100%。北森曾表示,基于大模型设计的AI场景无技术难点,若各家均基于国内主流大模型设计,产品最终会趋同,难以建立差异化。

由此可见,智能化虽性感,但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为用户提供附加价值仍是难题。对话质量、评估水平、人才匹配度将成为企业决策关键。既然智能化并非HR SaaS的解药,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技术壁垒不高、同质化严重、商业化的问题依然存在,最终比拼的还是最本质行业的know-how。HR SaaS公司需在招聘、测评、人事、绩效等环节沉淀经验,形成可信行业标准,以便快速训练AI机器人,在个性化微调后,解决企业人才选择、评估、发展的痛点。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14日

06:12
2025年8月14日,美国交易所的铜库存迎来历史性突破,连续增长天数达到惊人的100天,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自1992年有记录以来最长连续增长纪录,更在金属交易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这一异常增长趋势的背后,是市场供应过剩与需求放缓的双重压力,引发了全球业界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探讨。铜作为全球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其库存数据的波动往往被视为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风向标...
06:12
2025年8月14日,西太平洋银行正式公布了其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该行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了12.3%,净息差则稳定在1.99%。这一系列关键指标不仅揭示了银行在本季度的资本实力,更直观展现了其盈利能力的稳健表现。作为一家在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机构,西太平洋银行的这一成绩充分体现了其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发展水平。从资本充足...
06:12
截至8月13日,2025年基金分红总额已突破1415亿元,同比激增近40%,展现出基金行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其中,权益类基金表现尤为亮眼,分红金额高达348.84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3倍,成为市场焦点。 权益类基金分红大幅增长主要源于两大核心因素。一方面,基金整体业绩表现显著提升,为分红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众多权益类基金在资本市场中斩获颇丰,为投资...
06:12
2025年8月14日,桥水基金最新公布的13F文件揭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投资动向。根据文件数据,截至6月30日当季,桥水基金对阿里巴巴、拼多多、百度和京东等中概股进行了全面清仓操作。这一系列减持行为显示出该基金在中概股投资上的战略收缩,与此前保持相对稳定的配置策略形成鲜明对比。与此同时,桥水基金却逆势大幅增持英伟达股票,仓位增幅显著。这一投资组合的调整清晰地反...
06:12
2025年8月14日,韩国海关总署发布最新贸易数据,揭示了该国7月份进出口价格的动态变化。数据显示,出口物价指数当月同比下降4.3%,但环比上月上涨1.0%,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回暖迹象。与此同时,进口物价指数同比下降幅度更为显著,达到5.9%,环比上月则微增0.9%。这一系列数据共同描绘出韩国对外贸易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态势,尽管整体降幅较前期有所收窄,但价格压...
06:12
2025年8月14日,全球金融市场传来积极信号,COMEX黄金期货价格稳步上涨0.24%,最终报收于3407.1美元/盎司,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与此同时,COMEX白银期货价格更是大幅飙升1.47%,报至38.56美元/盎司,创近期新高。这一轮贵金属价格的普遍上涨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贵金属价格走高的背后,主要受到全球经...
06:12
2025年8月14日,一家深耕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领域的专业收购公司正式宣布,将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的路径启动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目标融资规模高达1亿美元。这一创新性资本运作策略的核心目标,在于充分利用SPAC模式的独特优势,大幅压缩上市时间,为公司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战略投资与业务拓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通过这一举措,该公司有望在...
06:12
2025年8月14日,一则重磅消息引爆全球金融圈——比特币价格强势突破12.3万美元大关,较前一交易日激增超过2%。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刷新了近期价格记录,更标志着加密货币市场迎来久违的回暖信号。据市场监测数据显示,此次上涨主要得益于两大核心因素: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市场对加密货币的避险需求显著回升;另一方面,多家知名机构投资者开始重新调整资产配置,...
06:12
2025年8月13日,备受市场瞩目的散户抱团概念股指数(迷因股指数)迎来强劲反弹,当日收盘报收15.23点,涨幅高达5.33%,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动能。这一积极表现背后,是多只核心个股的协同发力,共同推动指数攀升。其中,Immunitybio股价表现尤为抢眼,涨幅达到14.17%,成为当日市场最耀眼的明星之一。紧随其后的是C3.ai,股价上涨9.99%,展现出...
06:12
2025年8月13日,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迎来强劲反弹,收盘涨幅超过2.4%,展现出行业整体回暖的积极信号。在涨幅榜前列,Editas Medicine表现亮眼,股价飙升34.72%,成为当日最大赢家;Arcturus Therapeutics Holdings Inc.同样录得29.01%的惊人涨幅,紧随其后;Stoke Therapeutics以24.9...
06:12
2025年8月13日,生物科技板块表现惊艳,相关ETF强势上扬,收盘涨幅高达2.31%,一骑绝尘成为当日行业ETF中的领跑者。受此带动,多个行业ETF也纷纷录得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全球航空业ETF、区域银行ETF、银行业ETF、医疗业ETF、可选消费ETF以及能源业ETF均展现出强劲动力,涨幅区间介于1.90%至1.16%之间,整体呈现普涨态势。值得注意的...
06:12
2025年8月13日,美国科技股七巨头(Magnificent 7)指数遭遇小幅回调,最终收跌0.31%,报收于190.22点,遗憾未能成功守住当日盘中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191.88点。在这一波动中,微软和Meta Platforms的表现最为疲软,股价最大跌幅一度达到1.64%;紧随其后的是英伟达、谷歌A和特斯拉,它们的股价最大跌幅也达到了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