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正面临一场严峻的挑战:低价团购的盛行正将行业推向一条难以回头的“不归路”。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红餐网(ID:hongcan18),作者曾宪天,编辑方圆,经微新创想授权发布。低价团购看似诱人,实则可能让餐饮业陷入困境。“两道硬菜,两道素菜,送茶位送甜品,免费米饭、水果、饮品,只要99元?”近日,消费者小洁在抖音上刷到这样的团购优惠视频,毫不犹豫地购买了数张团购券。小洁对红餐网表示,这个套餐看起来足够3-4人享用,确实非常划算。但她也充满疑惑:如果计算门店的人工、租金、水电等成本,商家靠这么低的团购价格真的能盈利吗?

01 低价团购盛行,商家与消费者陷入“双输”怪圈

低价团购盛行:餐饮业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插图

低价团购真的让消费者占到便宜了吗?这是红餐网采访行业人士的首要问题。某餐饮品牌负责人Q先生以一个真实案例向红餐网展示了低价团购的内幕。他表示,有商家推出66元的“吃文昌鸡”套餐,但实际文昌鸡的采购成本可能高达60元,更不用说其他成本了。在这种情况下,商家要保留利润空间,只能采用低品质、低成本的食材来制作团购套餐。“团购产品价格内卷,餐饮商家很难有利润空间,必然会将相关产品按照低品质、低成本的模式来操作。”Q先生直言,“这样其实挺伤害消费者的。很多消费者只能看到表面的所谓性价比,以为占了商家便宜,实际上便宜大概率没好货,背后藏着大量猫腻。”

低价团购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也让餐饮商家陷入困境。红餐网专栏作者、美食家西哥曾在朋友圈里分享了对低价团购危害性的思考。他认为,低价团购最大的危害不在于做一单亏一单,也不在于容易招来“羊毛党”,而在于对正价优质客群的不可逆损害,以及让商家难以回归正价销售。西哥以一个场景为例进一步说明:假设你是一家餐饮品牌的老用户,充卡办了会员,突然发现一直花100元/份点的牛肉,隔壁桌买了低价团购的客人竟然只花78元就吃到了,而且这78元的套餐还包含了另外的五菜一汤。此时的你,是否瞬间感觉被背刺,对餐饮品牌再无好感?试想一下,以后这家餐饮品牌再以100元正价卖牛肉给你的时候,你还会接受吗?

低价团购盛行:餐饮业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插图1

西哥还指出,餐饮商家加入低价团购的内卷后,此前宣扬的食材故事、产品设计、文化植入、品牌信任度、营销策略等积累,都有清零的风险。在蒋毅看来,商家每天都在盘算如何让78元六菜一汤的极致低价团购产品再低5元,甚至再低10元,进入到这种死局后,其实早已没有了未来。“无限低价内卷的背后,是餐品、服务的下降,甚至是餐饮产业的崩坏。”红餐网专栏作者、豪虾传创始人蒋毅更是直言,愈演愈烈的低价团购,是餐饮行业的一种倒退。

商家和消费者双输,那这场低价团购的游戏为何还会如此泛滥?一位不愿具名的餐饮商家对红餐网表示:“我们其实也挺无奈的,不做不行。”在他看来,如今是线上营销时代,很多平台基于线上流量的逻辑,会将优惠、低价团购产品作为品牌露出的权重项。如果餐饮商家不上线类似的低价团购产品,便得不到优先推荐和露出,线上的流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生意甚至可能一落千丈。

低价团购盛行:餐饮业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插图2

红餐网创始人陈洪波从更宏观的角度进行了复盘。他认为,低价团购盛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受经济大环境影响,餐饮消费承压,消费较低迷;二是今年以来,餐饮店的竞争压力加剧,只能血拼抢客;三是线上平台的推动,放大了低价团购产品的传播效应。“之前可能只有小部分人在吃饭前会想到去团购,但是现在经过平台的传播,很多人在消费之前都会先去平台看一下有没有低价的团购套餐,并且逐渐养成了习惯。”陈洪波说道。他进一步指出,如今几乎所有餐饮品牌都在用打折的方式来瓜分流量池,长此以往,消费者愈发养成了购买低价团购的习惯,品质好、服务好的正价餐饮产品愈发无人问津,进而让更多的平台、品牌不得不加入到这场低价团购的内耗中,行业便会掉进恶性循环的漩涡。

02 劣币驱逐良币,难以改变的恶性循环

低价团购盛行:餐饮业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插图3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增超202.2万家餐饮经营主体。餐饮业的新店越开越多,一大批跨界而来的参与者不断涌入,这些新入局者往往更容易跟风加入这场低价团购的内卷中。因为,低价团购往往有一套看似很有道理的逻辑说辞:低价是引流用的,客人到店后餐饮商家可以通过店里的产品、服务将其转化为私域流量,提升营收业绩。

“低价团购的逻辑具备一定的迷惑性,餐饮新手们很容易病急乱投医。”蒋毅对红餐网表示,很多餐饮新手们并不了解当年“千团大战”的惨烈,很容易相信所谓的“引流逻辑”。蒋毅指出,当年团购网站的“千团大战”,主要就是针对低价团购产品的价格战内卷,与如今的情形有一定的相似性。“当年的结局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大量团购网站倒闭,参与其中打价格战的餐饮品牌也同样大量退场。”

低价团购盛行:餐饮业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插图4

这样的崩坏往事其实早已证明了低价团购的不可持续性。用户能够买到各路品牌的低价团购产品,哪家便宜就买哪家,毫无忠诚度可言。这也就导致商家让利甚至亏本推出的团购产品,短期内能带来一定的流量,但却很难实现复购以及完成私域会员的转化,最后落得个“人财两空”。

“有些连锁品牌、快招品牌热衷于玩低价团购,因为他们不靠产品利润来赚钱。”有餐饮行业人士对红餐网表示,这类品牌寻求的其实是短期内的门店流量暴涨,低价团购的模式比花钱雇人排队更有效。对这类品牌而言,营造出品牌火爆的“假象”后,可以更好招揽加盟商,赚的是品牌加盟、供应链的钱。如果新手入局盲目跟进,跟对方打价格战,很可能会让自己的生意难以为继。

低价团购盛行:餐饮业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插图5

但,要独善其身并没有这么容易。对于不赚钱甚至亏钱的低价团购,很多时候并非商家主动要为之。当周边餐饮店或者同类竞品用低价团购活动抢客时,很多餐饮商家也会被裹挟,不得不跟进上线低价团购产品来稳住客流。红餐网采访的多位餐饮商家,对低价团购都有十分清晰的洞察和认知,但仍旧处于被裹挟的状态,被动上线了一些低价团购。不少人悲观地表示,低价团购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玩法,但商家们并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法,短期内这样的情况也难以被改变,“几乎看不到希望”。

03 餐饮团购,早已变了味

追本溯源,团购产品最初的逻辑其实并没有太大问题,如今之所以对行业造成诸多破坏性的影响,是因为团购模式已经“变味”乃至“畸形”了。“早期的团购,其实是十分克制,有一定门槛和规则的。”椰妹联合创始人张长全对红餐网介绍称,比如原价200元的套餐,团购优惠价为168元,通过网站等形式对用户展示,有兴趣的用户可以选择购买。同时规定在一定时间内(比如24小时),销售数量达到一定门槛时(比如300份),这样的团购优惠价格才会生效。张长全坦言,这些数字背后都是有门道的,比如商家测算过,要卖掉300份,这样的优惠价格才比较划算,如果达不到销量数据,平台会把款项退还给用户,对于商家来说也没什么损失。

从这个角度来看,团购的本意是将零售变成批发的薄利多销,其实是符合商业逻辑的。然而随着团购的畸形演变,相关门槛、规则早已消失,价格也变得越来越夸张。“常态化的低价,会让低价失去意义。”红餐网专栏作者翟彬表示,最初的团购模式,本意的确是引流,给品牌更多向用户展示、让用户到店体验的机会,整体的引流属性大于交易属性。

在他看来,如今的团购模式已经被无止尽的低价竞争带偏了,很多餐饮商家将注意力过分聚焦在与竞品进行价格战内卷,只看短期交易数据和用户增长,有商家甚至区别对待团购用户。“跳出无下限的低价团购竞争,行业才能找到更多发展空间。”翟彬说道。陈洪波也认同翟彬的观点,他直言,“低价团购,很可能会让餐饮业走上一条‘不归路’,身处其中的餐饮商家们一定要保持理性。”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14日

21:22
还在为选择哪个AI模型而烦恼不已?面对琳琅满目的国内外大模型,选型耗时、信息分散、参数对比困难,是否让你感到效率低下?一个专注于“快选型”的AI模型库,或许正是你需要的导航利器。在AI应用开发或研究的前沿,选择一个合适的模型进行调用,往往是项目成功的第一步。然而现实情况是:模型爆炸式增长,国内外新模型、新版本发布速度惊人,GPT、Claude、通义千问、文心...
21:22
清晨当你打开科技媒体,满屏都是"革命性突破"的喧嚣;翻看行业社群,又会被十几条"必备神器"推荐淹没;订阅的 newsletters 更是塞满了厂商精心炮制的宣传稿。我们似乎已经完全沉浸在AI资讯的海洋中,却依然难以找到真正值得投入的工具。某咨询公司最新调研数据揭示了残酷的真相:高达87%的从业者表示,甄别AI工具信息的有效性比学习使用本身更难。更令人焦虑的是...
21:22
2025年8月14日,石基信息正式发布重大战略举措,宣布将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对思迅软件进行战略投资。公司将斥资2.16亿元,定向收购上海云鑫、张育宏及张伟所持有的思迅软件13.50%股权。此次交易不仅标志着石基信息在软件领域投资版图的显著扩张,更体现了公司对数字化技术持续深耕的决心。 作为国内领先的软件服务商,石基信息此次精准布局思迅软件,旨在强化其在企业...
21:22
2025年8月14日 夜盘期货市场开盘即显露出明显的分化格局 多数品种遭遇下跌压力。其中 菜粕、菜油、沪镍以及橡胶等品种跌幅显著 超过1%的跌幅令人瞩目 焦煤、铁矿石和沪银等品种也未能幸免 纷纷出现下跌态势。然而 与此同时 市场也呈现出另一面 纯碱价格逆势上涨 超过1%的涨幅彰显其强劲动力 玻璃和液化石油气等品种也紧随其后 上涨趋势明显。整体来看 夜盘期货市...
21:22
8月10日,宁德时代位于江西宜春的枧下窝锂云母矿正式宣布停产,矿区内的传送带和选矿厂设备已全面停止运行。这一举措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考虑到当前全球对碳酸锂的需求持续攀升。据公司官方公告,此次停产主要源于正在办理的采矿证延续申请流程,预计对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影响有限。尽管如此,市场分析师仍对碳酸锂的供需格局表示担忧,认为宁德的停产可能对锂价走势产生微妙...
21:22
2025年8月14日,亿帆医药(股票代码002019)震撼发布2025年半年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创新药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69.57%,这一亮眼成绩显著提升了高毛利业务的占比,并直接推动扣非利润率实现大幅增长。作为国内创新药领域的领军企业,亿帆医药此次业绩突破充分彰显了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产品商业化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I类大分子创新生物药亿...
21:22
2025年8月14日,中国电信正式公布其人工智能战略最新成果,宣布已成功构建160余个AI应用解决方案,这些应用广泛覆盖客户服务、渠道运营、智慧城市等关键领域,为超过2万家行业客户提供全方位智能化赋能。作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者,中国电信持续深化AI技术应用,不仅优化内部运营效率,更致力于加速外部赋能进程。公司近期重磅推出80余个行业专属大模型和30多个...
21:22
8月14日,豫光金铅正式发布公告,宣布终止原计划面向控股股东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股票的相关事项。这一决策标志着公司资本运作策略的重大调整,不仅对公司未来股权结构产生深远影响,也反映出其在资本市场上的战略布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作为近期公司披露的核心公告内容,该决定涉及多维度资本运作层面的重新规划,预示着企业可能在股权激励、资产重组或融资渠道等方面迎...
21:22
2025年上半年,海能达营业收入达到22.59亿元,较去年同期出现17.50%的显著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58.18万元,同比降幅高达42.37%。面对这一业绩变化,公司方面明确指出,市场环境的波动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是导致业绩下滑的主要因素。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背景下,企业如何应对市场挑战、调整经营策略,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海能达的业绩表现不...
21:22
2025年8月14日,现货白银市场遭遇显著回调,日内跌幅进一步扩大至1%,最终报收于38.09美元/盎司的低位。这一下跌趋势的背后,市场分析主要指向两大关键因素:美元指数的企稳表现以及工业需求数据的疲软。美元指数近期展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其走强对以美元计价的贵金属形成明显压力,而工业领域需求的放缓则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白银等工业金属的购买动力。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
21:22
2025年8月14日,金固股份(股票代码002488.SZ)正式宣布与鹿明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开启全新的合作篇章,共同探索阿凡达铌微合金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应用。此次合作聚焦于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前沿产品,旨在通过新材料技术的突破,推动机器人行业的智能化与轻量化发展。 此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标志着金固股份在机器人材料领域...
21:22
2025年8月14日,全球知名生物制药企业礼来公司正式宣布对其糖尿病治疗药物Mounjaro的定价策略进行调整。根据新政策,该药物最高剂量版本的单月供应价格将从之前的122英镑大幅提升至330英镑,涨幅高达170%。这一突如其来的价格调整迅速引发市场震动,也引起了全球医疗健康领域的广泛关注。 Mounjaro作为礼来公司研发的创新性糖尿病治疗药物,主要通过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