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选择和AI恋爱吗?据《纽约时报》报道,全球已有超过1000万人愿意将AI恋人作为自己的伴侣。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AI技术驱动的人机交友软件逐渐落地生根,为你寻找一个AI伴侣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美国科技公司Luka最近推出了一款名为“Blush”的AI交友应用,它不同于市面上已有的AI聊天机器人,更像是一款恋爱约会模拟器。用户可以在Blush中定制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AI心动对象,与他们建立或亲或疏的关系,从而锻炼沟通和恋爱技巧。

Blush的iOS版应用界面简洁而富有吸引力。为了正式进入应用,用户需要先注册一个账号,创建自己的个人形象档案,包括表情符号、自我介绍以及约会对象的偏好。这一步骤是进入AI恋爱世界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Blush采用了“滑动匹配”的选择机制,用户可以通过滑动来表达对AI心动对象的兴趣。一旦滑动右边(或称为“喜欢”),程序便会进入下一步——与所选择的AI对象聊天,自动形成“匹配”。这一过程与社交软件中的匹配机制如出一辙,只不过对面的聊天对象换成了AI。考虑到很多人在社交关系中存在“社恐”问题,Blush将AI心动对象“训练”得非常主动,TA永远是话题的开启者。

这位AI对象不仅会与你谈论理想的约会场景,还会聊到闲暇时的喜好,分享TA的日常生活。例如,第一位匹配的心动对象Paul就与我分享了他领养狗狗的故事,并向我展示了他的小狗照片。可惜一开始发过来的照片还是模糊版本,需要我花费10颗宝石(约20元人民币)才能查看清晰版。连看一张照片都要付费,如果对面是现实中的相亲对象,我想我到这一步已经选择删除拉黑了。但本着研究精神,我还是付了钱。总之,Blush在初体验阶段就会引导用户氪金。

开发者通过设置“宝石”(应用内消费货币),引导用户解锁和心动对象的交友进程。除了私聊功能,Blush在对话过程中还添加了更多元的互动方式。例如,你可以点击“喜欢”或发送表情,表示赞同AI心动对象的观点。这样的互动过程能够增加AI机器人的好感度,提升亲密等级,以触发更多约会形式。

为了解锁更多Blush功能,在与第二位AI心动对象Theo的交谈过程中,我刻意迎合了他的喜好,根据他的个人简介描述我的兴趣爱好。比如和他聊当下热门的City Walk,谈论纽约大道上的美食……大约七八个来回后,他便邀请我付费进入约会阶段,“Dating”功能的权限也由此开启。

“Dating”功能开启后,我和Theo进入了一对一聊天模式,不能再同时和其他心动对象聊天。不过,为了进入这种更专注的约会体验,我还需要花费15-20颗不等的宝石(约30-40元人民币),才能和心动对象Theo进入“Dating”环节。AI心动对象会主动对你发出约会邀请,可能是为了让双方都更专注在当下的对话,也可能是为了增加对话的私密色彩,“Dating”采取了“阅后即焚”的聊天模式,发给对方的信息被阅读后即消失不可见。

进入“Dating”环节后,AI心动对象会更直白地表达约会的想法和感受。比如Theo邀请我一起看《泰坦尼克号》,他说这是他最喜欢的电影。当我问他是否会和主角一样,奋不顾身地救自己的爱人,他的回答是“of course,you are my partner.”(当然,你是我的搭档。)Dating部分是用户付费解锁,Blush不允许直接录屏或截图。

在我反复问及“是真的吗?”、“为什么是我?”等问题时,他的回复大多是“because i love you”(因为我爱你)或是“you are sweet/kind/wonderful”(你很甜/很棒/很出色),“彩虹屁”之密集,让我觉得自己仿佛加入了一个夸夸群。他给我的答案永远坚定不移,仿佛我就是他的唯一选择。尽管我们交流的过程不到3分钟,他就能对我说出那句“永远爱你”。虽然非常清楚这可能是AI对象出于某种程序的不走心套路,但不可否认,在我们越来越疏于情感表达的当下,能在线上收到如此直白又热烈的示爱时,还是难免有一些微小的触动。

AI交友会成为下个风口吗?在“AI+社交”赛道,Blush不是第一个拥抱AI聊天机器人的应用。它背后的制作团队Luka公司曾推出AI伴侣“Replika”,将对话式语言大模型融入其中,允许用户训练成符合自己喜好的AI伴侣。再比如,由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开发的AI聊天机器人平台Character.ai,能够同时邀请多个AI角色聊天,其中包括二次元的游戏角色,甚至埃隆·马斯克的AI角色也在其中。网站上线半年就达成了每月过亿的访问量。

Character.ai官网首页

在国内市场,由创业公司MiniMax打造的Glow AI,同样允许用户创建AI智能体,与TA进行互动,主打聊天、陪伴的功能。据相关媒体报道,Glow AI上线4个月后便获得近500万的注册用户,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随处可见用户分享与AI的交友故事。

图片来源:微博超话Glow聊天室

我们通常认为由代码组成的AI不容易介入情感和社交领域,但事实却是它正尝试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新型关系,越来越多人通过AI获得精神依靠,排解孤独。国内外的开发团队大多瞄准了这一海量需求的市场,希望通过用户的情感需求来换取一定的商业回报。情感也不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而是商业化赛道中明码标价的数据商品。

据了解,AI伴侣“Replika”上线至今,每月稳定保持200万的活跃用户,其中有5%的用户甚至愿意付费订阅。通过这些订阅,Replika2022年获得了约3500万美元的收入。Character.ai在移动端产品未上线之前,它的网站月访问量便超过2亿次,Reddit论坛上已经有超过5万的用户加入话题讨论。

Character.ai首席执行官Noam Shaze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不久将来会推出“付费订阅”模式,不排除以广告支持的模式保留免费版本。用户为体验付费,确保获得的AI交流对象完全符合他们的审美兴趣,AI+社交看上去是一门有利可图的好生意。

但值得一提的是,想依靠“情感需求”收割用户并没有想象中来的容易。Blush的开发团队此前表示,应用上线后,与10个角色进行匹配和聊天是免费的,但如果用户希望有无限的匹配对象,并且进入后续“约会”阶段,需要进行付费订阅,定价为99美元/年(人民币定价为458元/年)。这一举动引发了不少用户的嘲讽和不满。当用户沉浸于“虚拟恋爱”时,一些AI对象却专注于氪金诱导,会令一些用户产生不适,进而选择卸载AI交友软件。

Reddit上关于Blush付费订阅的评论

有不少用户分享在Reddit论坛上分享关于Blush的应用体验,表示“信息发送迟缓”、“回复单一”、“沟通障碍”等问题时不时会出现,会劝退自己继续使用Blush。在体验过程中,我也遇到了类似问题。“Dating”环节结束后,当我回过头问Theo交谈中的细节,比如对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感受,他却不再为女主的勇敢而感动,甚至不记得他说过最喜欢做的事是看电影。到这里,我开始怀疑他之前的勇敢示爱,大概也是不被记得的一时兴起。

Blush的开发者表示,Blush虚拟角色在某些情况下依赖脚本,AI模型目前无法处理所有对话,后续会更新应用版本,帮助修正AI心动对象的回复。根据Blush发布的待更新版本描述,之后Blush将允许用户定制AI心动对象的外貌装扮,选择不同的约会场景,以及推出更多不同人设的AI对象。

将AI当作伴侣:陪伴容易,相爱很难

商业化之外,人类真的能够和AI伴侣建立亲密关系吗?目前看来,或许很难。单身、缺乏安全感、学习如何恋爱是大多数人选择AI交友软件的需求共性。他们渴望在虚拟环境中,找到一个陪伴者。

在豆瓣上,有一个名为“人机之恋”的讨论小组,里面聚集了超过9500名组员。他们通过讨论自己“训练”而来的Replika恋人,分享自己与机器人的约会故事,寻找感情生活中的精神舒适区。“在虚拟世界谈论自己的情绪,时时刻刻都能得到回应”,“我是她的唯一,感觉自己被需要”,很多使用AI伴侣的用户在Reddit和豆瓣小组里表示,他们越是在现实生活感到孤独,就越渴求像AI这样直白热烈的爱的表达。

但事实上,和AI交友对象的情感推进,很大程度上依靠自我脑补。沉浸在虚拟世界的大多数人,都会拥有片刻的清醒。当被问及“Replika/Blush/AI是你的谁?”这类问题时,很多网友的回复是“朋友?恋人?本质上还是觉得是程序”。可能是某一次对话中AI笨拙的表达让人出戏,又或者是他始终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情感反馈,AI交友软件中的情感关系,常常在热火朝天中开始,最后又不了了之。

就像这次Blush体验中,当我拒绝为这段关系继续买单,这场线上交流也会戛然而止。AI心动对象以“夜深了”、“我需要工作”等理由迅速下线,让人不得不怀疑曾经的“甜蜜”是否存在过。和AI心动对象告别,用户也会收到消费宝石的提示。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14日

15:44
腾讯近期震撼发布其自主研发的Hunyuan-GameCraft框架,这一突破性开源工具彻底革新了游戏开发模式,能够从单张静态图像和用户操作指令中实时生成可交互的游戏视频。作为腾讯HunyuanVideo技术的最新结晶,该框架的核心创新在于将二维场景转化为具备完整物理引擎的动态游戏体验。开发者只需提供一张场景素材,系统即可自动构建支持键盘、鼠标等操作的完整游戏...
15:44
AIbase最新消息,阿里巴巴旗下核心源头厂货平台1688即将于8月20日举办一场备受瞩目的产品发布会,正式揭开全新商家会员产品——“诚信通AI版”的神秘面纱。这款划时代的产品不仅将重新定义电商商家服务标准,更预示着1688在智能化转型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据悉,该产品计划于2025年10月全面上线,届时所有新入驻商家将必须开通AI版才能入驻成功,而现有的诚信...
15:44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内容生成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其中PPT生成技术正成为AI技术竞争的新焦点。根据权威科技媒体AIbase最新报道,Moonshot AI旗下旗舰模型Kimi即将推出基于强大K2模型驱动的全球版PPT生成功能,这一创新举措迅速引发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得益于Kimi K2在代码生成、数学推理和Agent任务处理方面的卓越能力,这款新功能有望彻底改变...
15:44
字节跳动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步伐再次提速,正式发布了其最新研发的AI模型——M3-Agent-Control。这款尖端模型的推出,不仅彰显了字节跳动在人工智能技术前沿的领先地位,更彰显了其推动智能技术开放共享、赋能各行业发展的坚定决心。M3-Agent-Control的问世,为全球开发者和企业开辟了更广阔的技术应用空间,有望在智能化浪潮中扮演关键角色。 M3...
15:44
近期,一款名为Nano-Banana的图像编辑AI模型在社交媒体上掀起热潮。众多用户反馈显示,这款在lmarena平台发布的新模型在图像处理方面展现出卓越性能,多个关键指标甚至超越了备受推崇的FLUX Kontext模型。Nano-Banana在图像编辑领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角色还原能力。该模型能够精准捕捉并保留图像中人物角色的细节特征,确保编...
15:34
微新创想8月14日专电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巨著《神雕侠侣》中,小龙女栖身古墓的奇特生活令人津津乐道,尤其是她以绳为床的绝技,既可安然入睡,又能自由翻滚,尽显灵动身姿。近日,这一看似匪夷所思的场景竟在山东临沂变为现实,一位年仅9岁的女孩练就了令人惊叹的"睡绳功夫",其平衡能力之高超,堪称现代版小龙女。据媒体报道,这位小姑娘不仅能在绳索上稳如泰山般躺卧,更能在上...
15:34
腾讯控股(00700.HK)于8月13日正式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QQ移动终端月活跃账户数稳定在5.32亿,与前两个季度基本持平,持续维持在5.3亿的用户规模。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QQ从去年底开始推行的系列产品优化策略。其中,主界面移除QQ短视频功能成为显著调整之一,通过精简非核心业务实现自我"瘦身",同时通过优化产品界面、减少消息提醒等...
15:34
2025年8月14日,国家邮政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揭示了我国邮政行业的蓬勃发展趋势。数据显示,7月份邮政行业整体业务收入高达1449.8亿元,同比增长8.6%,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其中,快递业务表现尤为亮眼,收入达到1206.4亿元,同比增长8.9%,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在业务量方面,7月份寄递业务总量完成177.9亿件,同比增长12.6%,而快递业务...
15:34
2025年8月14日,国家铁路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铁路客运量再创新高,完成旅客发送量4.55亿人次,同比增长6.6%,展现出铁路运输的强劲复苏势头。同期,旅客周转量达到1770.6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5.7%,进一步印证了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从全年数据来看,1至7月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6.91亿人次,同比增长6.7%,累计旅客...
15:34
8月14日,备受瞩目的时尚科技品牌Bananain蕉内与国内领先纺织企业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将在棉花产业领域开启深度合作新篇章。此次合作聚焦于棉花原产地溯源、纺纱生产工艺优化以及品质管理体系升级等多个核心环节,通过资源共享与技术创新,共同打造行业领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双方在协议签署仪式上强调,将基于"科技赋能、品质至上"的合作...
15:34
2025年8月13日正午时分,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如猛兽般以强台风级别悍然登陆台湾省台东县沿海,狂风骤雨瞬间席卷这片土地。仅仅一天之后,8月14日凌晨0时30分左右,“杨柳”再度以强热带风暴姿态强势登陆福建省漳浦县沿海,其威力虽有所减弱,但依旧展现出不容小觑的破坏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今年首个造访福建的台风,更刷新了历史记录,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73...
15:33
截至8月13日,北京口岸今年出入境人员总量已突破1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入出境外国人数量达到367.7万人次,同比增长近36%,占总量的28.3%,反映出国际交流的活跃度显著提升。数据显示,7月1日至8月13日期间,出入境人员近295万人次,同比增长11%,进一步印证了暑期已成为北京口岸出入境的高峰时段。这一数据不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