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黑芝麻智能正全力冲刺成为”国内自动驾驶芯片第一股”,其征程充满挑战。微新创想(ID:ichuangyebang)原创作者丨巴里编辑丨信陵题图丨微新创想两位从黄冈中学到清华大学的校友,正在为人生首个IPO奋力拼搏。近日,港交所披露信息显示,黑芝麻智能已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材料。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今年3月31日港交所18C规则生效后的首家特专科技公司,黑芝麻智能此举具有标志性意义。若成功上市,该公司将有望成为国内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的领航者。黑芝麻智能专注于视觉感知核心技术开发与应用,主攻嵌入式图像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为ADAS及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包括芯片在内的完整落地解决方案。公司成立于2016年前后,正值第一代AI芯片爆发期。当时,AI技术从冷门学术研究迅速崛起,成为商业和资本市场的宠儿,彻底改变了英特尔、AMD、高通等传统芯片巨头主导行业格局的局面。谷歌、微软及BAT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重金投入研发。2019年,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曾对微新创想表示:”投资人期待AI尽快产生成果,但国内AI芯片公司仍停留在设计阶段,如何平衡这一矛盾?”他给出的答案是:”明年必须实现盈利。”如今,这只即将IPO的自动驾驶芯片独角兽,其商业化进程究竟如何?校友联手创业,打造自动驾驶芯片独角兽黑芝麻智能的创立,源于两位校友的深度合作。2016年年中,单记章离开服务20年的豪威科技(OmniVision),回国创办黑芝麻智能。老友刘卫红也辞去在博世(BOSCH)14年的职务,与单记章投身创业浪潮。单记章出生于湖北黄冈,自黄冈中学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微电子专业,1997年硕士毕业后赴美加入豪威科技。”当时出国读书的人很多,但直接出国工作的很少。”单记章曾对微新创想回忆道。从只有数人的初创团队,到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再到2015年被中国财团以19亿美元收购,二十年间单记章见证豪威科技的完整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单记章与刘卫红的缘分可追溯至中学时代。两人同窗共读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刘卫红加入通用汽车,后转投博世,曾出任博世底盘制动事业部亚太区总裁。2016年前后,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关键转型期。传统主机厂积极寻求智能化升级,新造车企业、自动驾驶技术、传感器和算法公司相继涌现,中国智能汽车行业格局初现雏形。单记章在硅谷工作时,常来上海出差。一次老友聚会,两人一致认为汽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创造巨大市场机遇,于是两位已过不惑之年的行业”老兵”一拍即合,黑芝麻智能由此诞生。”我们在各自公司已达到管理层最高职位,职业发展遇到瓶颈,但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刘卫红笑道。他认为,凭借在芯片行业和汽车制造业多年的经验,老兵创业可以少走弯路,对产业链的理解更深刻,积累的人脉资源更是宝贵的无形资产。”我们并非为创业而创业,而是敏锐捕捉到汽车与人工智能的完美结合点。”单记章表示。正如单记章对”黑芝麻”的期许——”芝麻开花,节节高升”,黑芝麻智能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未来AI芯片商业化攻坚战中能否脱颖而出”。投资人指出,2019年仍停留在概念阶段的AI芯片公司已不再是优选,产品落地成为头等大事。2019年8月,黑芝麻智能发布”华山一号”自动驾驶芯片A500,并与一汽达成合作。”一次流片成功仅用6周,芯片即投入运行,工具链和软件全部正常。”单记章曾对媒体表示。2020年,黑芝麻智能推出”华山二号”A1000芯片;2021年,华山A1000通过全部车规认证,并发布”华山二号”A1000Pro;2022年,”华山二号”A1000系列芯片正式量产,并首创”舱驾一体”概念。今年4月,黑芝麻智能推出武当系列跨域SoC,主打跨域计算,这是业内首个智能汽车跨域计算芯片平台,覆盖座舱、智驾、网关等领域,瞄准L2+级别智能驾驶及融合计算市场。C1200是武当系列首款芯片,预计年内提供样片。至此,黑芝麻智能产品线覆盖自动驾驶和跨域计算两大领域。睿兽分析显示,IPO前,黑芝麻智能完成9轮融资,获得东风资产、上汽投资、蔚来资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等众多投资机构支持,堪称阵容豪华。今年4月《2023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黑芝麻智能位列第504位,估值140亿元。这对从中学到大学都在芯片和汽车行业深耕的好兄弟,终于迎来人生首个IPO。三年亏损15亿,做车芯的挑战与机遇黑芝麻智能凭什么能成为”自动驾驶计算芯片第一股”?招股书援引Frost & Sullivan数据称,按2022年车规级高算力(算力大于50TOPS)SoC出货量计算,黑芝麻智能是全球第三大供应商,全球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8%和5.2%,仅次于英伟达和地平线。虽位列行业第三,但与龙头仍存在差距。招股书显示,旗舰A1000系列SoC总出货量为2.5万片,而地平线征程芯片出货量突破300万片,征程5针对L2+的出货量超10万。但黑芝麻智能商业化仍处起步阶段。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分别为5302.1万元、6050.4万元、1.654亿元,三年累计仅2.79亿元。同期研发开支分别为2.546亿元、5.954亿元、7.641亿元。截至2022年底,公司783名员工中85.5%为研发人员。过去三年,公司经营亏损分别为2.93亿元、7.23亿元、10.53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为2.729亿元、6.136亿元、7.003亿元,亏损额持续攀升,三年累计亏损15.87亿元。黑芝麻智能在招股书中解释,为保持技术竞争力,需持续投入研发,同时业务运营、扩张计划也将产生大量开支,可能导致长期亏损。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存在过度依赖大客户的风险。报告期内,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47.7%、40.7%和43.5%,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则分别为88.5%、77.7%和75.4%。自动驾驶芯片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尚未经过量产上车检验的黑芝麻智能也在招股书中坦言,其产品商业化经验有限,面对更激烈的竞争格局,竞争力和经验仍需提升。此次IPO,黑芝麻智能拟募集资金用于智能汽车车规级SoC研发、支持软件开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开发及提升商业化能力。今年3月,公司宣布与亿咖通科技联营公司JICA合作,在吉利旗下车型安装A1000SoC。4月,成为百度国内首选智能汽车SoC合作伙伴,将共同开发基于华山A1000系列SoC的软硬件一体化自动驾驶产品。目前,黑芝麻智能已获得10家汽车OEM及一级供应商的15款车型意向订单,并与一汽集团、东风集团、江汽集团等30多家OEM及一级供应商合作。其中,一汽红旗80%车型将采用黑芝麻智能SoC产品,红旗E001、E202等车型已搭载其SoC;东风岚图部分车型也采用了黑芝麻智能芯片。随着商业化能力提升,黑芝麻智能面临的挑战有望缓解。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持续投入研发的同时,公司需特别关注市场竞争环境变化。今年4月,单记章宣布公司战略定位从”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引领者”升级为”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引领者”,以满足本土市场需求。公司预计2023年交付量将超10万片,是2022年的4倍。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及全球高算力SoC出货量将分别达105万片及120万片,照此计算,黑芝麻智能在中国和全球市场份额将分别达到9.7%和8.5%。单记章2019年曾对微新创想表示,公司初创期就必须实现稳定现金流,第四、五年必须盈利,这是他给自己定的”死规矩”。如今未达当初设想,但他认为:”这条赛道特殊,做车芯片很难,但未来回报巨大,只要提早入场,坚持做下去,后来的新玩家就很难超车。”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黑芝麻智能冲刺”国内自动驾驶芯片第一股”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本文为微新创想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微新创想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