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雷已经一年多没有更换新手机了,这在普通消费者中或许司空见惯,但对于一个以手机为毕生事业的数码编辑来说,这样的情况却相当罕见。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现象?除了职业习惯带来的审美疲劳,或许还因为如今市场上的手机都显得有些缺乏新意。随便浏览一下电商平台,你会发现满眼都是高度同质化的全面屏手机,除了直屏与曲屏的细微差别,我几乎只能通过相似的AG玻璃、亮面玻璃和素皮后盖来区分它们。(图源:京东)真是让人提不起兴趣!如今,若想重新点燃我的热情,恐怕只有那些独具匠心、个性鲜明且与众不同的机型才能做到。比如,凭借一以贯之的“真全面屏”设计,被网友们戏称为“真正的MIX 5”的nubia z50 ultra;又或是坚守5.9英寸小屏,被誉为“最后一款小屏旗舰”的华硕Zenfone 10;还有昨晚正式发布的Nothing Phone (2)。(图源:Nothing)没错,在预热了半年之后,那个以特立独行著称的“网红”公司——Nothing,终于发布了他们的新款手机!在正式介绍这款手机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家公司。

「Nothing」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由一加的前任联合创始人裴宇于2021年创立。(图源:Nothing)裴宇曾表示,「Nothing」的设计理念包含三个核心要素:轻巧、易用、永不过时(weightlessness, effortlessness, and timelessness),他们希望在这个沉闷的行业里,打造一款“反无聊”的产品。2021年7月,「Nothing」发布了旗下首款产品—— Nothing Ear(1)。这款产品的外观设计堪称惊艳,尽管实际配置平平,但凭借99美元的售价和充满未来感的透明设计,它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或许有些读者不太理解这个设计为何如此出色。具体来说,它的设计效果之好,连OPPO和Beats今年的新品TWS耳机都采用了半透明外壳,产品质感提升了一个档次。(图源:雷科技自制)

在首款产品成功之后,「Nothing」趁热打铁,宣布还有更多新品在筹备中。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裴宇的老本行。要知道,在公司创立仅一个月后,「Nothing」便收购了安卓之父安迪·鲁宾手下的Essential手机品牌,相关的商标、Logo和其他品牌资产均被「Nothing」收归己有。至于这个品牌的产品,只有两三年前流传颇广的一款洋垃圾——Essential Phone。(图源:Essential Phone)在筹备一年后,次年2月,裴宇在推特上宣布“Back on Android”,预告了其先前创立的全新消费科技品牌「Nothing」将重回安卓阵营,并宣称将在今年夏天推出其第一款智能手机。这便是去年热度颇高的网红手机——Nothing Phone(1)。(图源:Nothing)

在这个智能手机外观设计缺乏突破的时代,Nothing Phone(1)的卖点简单粗暴,毕竟市面上没有哪一家主流厂商还会在自家的后盖上直接采用透明设计。不仅后盖是透明的,手机内部还搭载了一条LED灯条。不管看多少次,我都要说,这背后狂拽酷炫D炸天的LED灯带设计实在太酷了,小雷看的是疯狂心动。(图源:youtube@MKBHD)可惜的是,除了酷炫的外观之外,Nothing Phone(1)便没有什么其他亮点了。骁龙778G+处理器、1080p屏幕、高达339英镑的起步价,让该机成为了一款典型的花瓶产品。「Nothing」似乎并不满足于这样的产品定位,他们在今年年初早早宣布要再次杀回手机市场,并且这次会带来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而这便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Nothing Phone(2)。(图源:Nothing)

从外观上看,Nothing Phone(2)基本继承了前代的设计。一如既往的透明式背板,几乎一样的LED灯条设计,会让你有一种产生了“Deja Vu”的错觉。用过了一次的设计,自然很难再产生同样的冲击感。(图源:Nothing)虽说形状一致,但Nothing Phone(2)的整机尺寸从前代的6.55英寸提升为6.7英寸,相应的LED灯数量也有了显著增加。在更加充裕的LED灯支持下,Nothing Phone(2)的背面显示功能变得更加丰富,用户可以通过Glyph Interface功能来查看音量、倒计时、外卖状态、打车时间等信息,甚至还能为不同的联系人设置不同的灯光模式,以便在收到消息时一目了然。作为本机最大的卖点,这款产品算是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功能都充分的跟背面的LED灯带结合了起来。先不论实用性,好看是好看的。(图源:MKBHD)

当然,这次Nothing Phone(2)的另一个重大卖点,还是试图跟上了主流市场的核心配置。首先是处理器,不同于去年采用的骁龙778G+中端处理器,今年Nothing Phone(2)可算是用上了骁龙8+ Gen1处理器。就算是去年的旗舰处理器,那好歹也是旗舰处理器嘛。(图源:Nothing)就是自己宣传本代产品比前代产品快80%这种行为,多少有些抽象。理论上GB5跑分单核1253、多核3833。跟目前普遍采用今年旗舰芯片的国产机型对比,还是有明显差距的。(图源:twitter)

拍照影像这块,当然也有提升。首先,Nothing Phone(2)的前置升级到32MP,主摄从烂大街的IMX766升级成了不那么烂大街的IMX890。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图源:Nothing)还是熟悉的双摄模组,还是熟悉的JN1超广角,IMX890更是IMX766的小幅升级款,仅在视频的输出画质上应该比IMX766更高一点。「Nothing」的创始人裴宇曾经表示:“两颗好摄像头,远比一颗好的+三颗便宜的强!”(图源:twitter)唯一的问题是…你这也不是啥顶级摄像头啊。至于屏幕这块,虽然提升到了6.7英寸,但依然是块1080P 120Hz的OLED直屏。在国内厂商同步探索着四窄边直屏设计的情况下,尽管Nothing Phone(2)的正面观感依然不错,但已经不存在明确优势了。最后,因为屏幕扩大,Nothing Phone(2)的机身尺寸来到162.1*76.4*8.6mm,重量也达到了201.2g。(图源:twitter)

更大的机身尺寸,让该机的电池容量提升至4700mAh,快充也提升至45W,支持15W 无线充电和 5W 反向无线充电。放在国际市场上,这个配置可能绰绰有余,但是放在极度内卷的国内市场,这个配置确实有些不够看的。目前Nothing Phone(2)已经在美国、英国和欧洲开启预售,价格如下所示:8GB+128GB 600 美元(约4313元人民币)12GB+256GB 700 美元(约5032元人民币)12GB+512GB 800 美元(约5751元人民币)(图源:Nothing)考虑到前代产品并未在国内市场上市,这个价格各位还是看看就好。

总结一下,Nothing Phone(2)的配置确实相比前代要正常不少,但归根结底,它依然是一款网红手机。虽然它新颖的设计、酷炫的灯带是很有意思,骁龙8+ Gen1处理器已经足以保障各种重度应用,升级后的Glyph Interface也变得更加实用,带着它出门吸睛指数暴涨200%。但你也要知道,这些配置的提升,是在起步价暴涨1000元以上换来的结果。不仅如此,没有国行版本,就意味着它的售后、它的品控,以及最重要的系统本地化几乎全部为零。最重要的是,从前代产品Nothing Phone(1)的外网反馈来看,Nothing的产品目前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品控问题,屏幕四周严重发绿、LED灯带自行脱落已然成为了外网社区里的一种常态。以现在一片红海且注重配置的国内市场来看,这样的机型除非价格下调,否则个人觉得买单的并不会多。毕竟一个有趣的外观,并不能掩盖产品的所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