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携手多家科研机构,在柔性侵入式脑机接口器件植入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长期攻关,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具有刚柔可调特性的“神经触手”探针,该创新设计显著提升了植入手术的安全性,有效降低了神经组织的损伤风险。实验数据显示,与传统植入方式相比,新式探针可将植入损伤降低高达74%,这一成果为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应用带来了革命性变革。
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先进科学》,论文详细阐述了“神经触手”探针的原理、结构设计及其在动物实验中的优异表现。探针采用特殊材料复合结构,能够在植入过程中根据脑组织环境自动调整硬度,既保证了信号采集的精准度,又最大程度减少了与脑组织的摩擦和压迫损伤。
专家表示,这一创新技术的突破,不仅为癫痫、帕金森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未来脑机接口在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这种低损伤、高效率的脑机接口器件有望加速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为众多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