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新莓daybreak,作者樊荣章,经站长之家授权转载发布。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万能的淘宝」这一概念的新内涵。9月10日,打开淘宝APP首页,”购物·外卖·旅行”三大板块并列呈现。此次品牌升级标志着淘宝不再局限于实物电商范畴,而是将外卖、出行、旅游等多元服务纳入体系,使”万能的淘宝”这一概念得到全新拓展。淘宝近期推出了一支赛博朋克风格的品宣片,联合成都AG电竞俱乐部明星选手司马光、一诺、Flandre、K1ra,将游戏中的”换肤””空投”等元素与淘宝APP的实际消费场景巧妙对应。通过游戏化语言串联购物、点餐、订票等多样化消费场景,可见淘宝实则是最接近开放世界探险游戏的消费平台——每个用户都拥有一张无限延展的地图(供给丰富)和不断解锁的消费任务线。而年轻用户的反馈更印证了他们对淘宝功能的无限想象,远超当前呈现的边界。9月10日当天,淘宝闪购官方微博#衣食住行上万能的淘宝#话题下涌现超3000条评论:有用户呼吁开通电影票功能(淘票票已率先服务线上电影票业务);有声音建议联合口碑推出线下团购板块;有人期待火车票优惠(飞猪已覆盖该业务);更有年轻人提出创新需求——通过关键词搜索,实现住宿、路线、美食、团购套餐的一站式推荐服务。
大消费平台是阿里巴巴的战略迭代,也是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的必然结果。淘宝下一步将如何布局?消费者期待已久的超级入口终于到来。这次升级并非偶然,而是阿里精心布局的成果。从4月30日”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到如今品牌升级为综合性消费平台,仅用5个月时间,这个运营超20年的平台再次焕发惊人能量。这可视为阿里把握的又一历史机遇。淘宝闪购上线不到一个月,日均订单量即突破4000万,7月初峰值达1.2亿,8月稳定在8000万。这一增长轨迹印证了淘宝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巨大潜力。饿了么与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不仅丰富了淘宝闪购的即时零售供给,更为其延伸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大消费内涵奠定了基础。阿里从电商平台向大消费平台的转型,正是在此背景下逐渐成型。
但企业层面的组织架构调整如何转化为用户感知?淘宝的响应速度令人惊叹。8月初,淘宝升级会员体系紧随其后——无论在淘宝、饿了么还是飞猪的消费,均可累积淘气值。这意味着一张会员卡覆盖所有阿里系业务,实现权益互通。淘气值体系是阿里会员战略的核心,根据规则,用户在所有阿里系平台的消费(购物、点餐、订机酒等)均可获得相应积分,积分直接兑换会员权益。未来无论淘宝、饿了么、飞猪或高德推出任何活动,淘宝大会员都能享受同等福利。从淘宝首页功能入口也能看出其战略布局:高频使用的国补家电会场、闪购外卖、服饰穿搭(淘宝核心优势)以及飞猪代表的酒旅服务并排呈现,完美对应”衣、食、住、行”四大基本生活场景。
为何大消费平台的心智认知最终落在淘宝?关键在于淘宝作为电商平台积累的深厚基础——其商品种类与数量在所有平台中最为丰富,”万能的淘宝”由此得名。这意味着淘宝在生活场景开发与延展上拥有最大空间,用户跨品类消费的链路最为顺畅。例如,午休时点外卖后,用户注意力可自然转向服饰穿搭;抽免单券玩法延伸至穿搭会场,等餐时间成为娱乐消遣;飞猪入驻淘宝首页一级入口,酒旅商家获得巨大曝光,消费者可一站式完成出行预订与购物需求,无需切换APP。即便旅行途中需要应急药品或护肤品,闪购下单30分钟内即可送达,已接入大量超市便利店、药店及线下品牌门店供给。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调研报告揭示:淘宝闪购优惠券的消费拉动效应已溢出到线上电商。研究指出这种溢出效应来自两个层面:一是淘宝闪购入口的线上流量成功导流至淘宝天猫主站,带动整体电商消费;二是闪购高频消费提升了用户平台活跃度与粘性。阿里财报电话会披露,8月份即时零售为淘宝APP日活跃用户带来20%增长,这种高频消费模式显著提升了人均购买天数。QuestMobile数据显示,4月阿里参与外卖大战前,淘宝日均DAU为3.74亿(同比持平,仅比拼多多高550万);7月该数据已领先拼多多近5000万。全场景竞争的新格局由此展开。
淘宝的大消费战略本质上是重新定义电商平台边界。传统电商竞争聚焦商品丰富度、价格与物流,而全场景大消费平台比拼的是用户时间占领与生活需求满足程度。一站式消费特性决定了未来淘宝将成为超级平台——一个目之所及的生态体系。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多年前曾预言:超级平台的品牌与网络效应巨大,用户常用的APP可能不超过20个,单位时间消耗在单一APP会挤压其他APP使用时间。他断言平台要么做大要么出局。移动互联网发展到现阶段,流量红利减退,增速放缓,各行业平台更聚焦精细化运营,最大化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成为必然趋势。卡思咨询创始人李浩指出:”当用户需求在平台上得到更精细化满足时,平台价值随之提升。”但并非所有平台都能成为超级平台,丰瑞资本创始人李丰强调,超级平台需建立在供需两端大规模数据化的基础上,任何环节缺失都无法实现。
对淘宝而言,从电商平台到大消费平台的核心逻辑未变——商品/服务分发关系不变,但分发维度更加多元。电商阶段的人找货(搜索)或货找人(推荐)都是单一维度分发,匹配因素限于价格偏好等。而淘宝闪购即时零售的分发考虑了时空因素,闪电仓与前置仓成为空间载体。应急、生鲜等场景商品匹配的关键在于时间,餐饮需求同样受时间因素影响。这种变化对行业具有深远意义。当电商平台不再仅追求GMV增长,而是转向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时,竞争维度发生根本性转变——从单点突破转向生态能力全面比拼。中金研报预测,闪购业务对淘宝CMR同比增速贡献约2个百分点,未来仍将保持高个位数至双位数增长。
淘宝升级为大消费平台后,分发对象从实物商品扩展至餐饮及其他消费相关元素,时空因素也成为动态变量。核心逻辑是:基于用户场景或需求,匹配相应商品/服务。大会员体系可能是撬动更好分发的关键因子。88VIP会员数已突破5300万,淘宝可借助成熟的人群运营经验快速测试提升粘性的策略,如跨品类补贴。这方面Costco值得借鉴。更深层次看,AI将成为未来商品/服务精准分发的核心能力。去年双11阿里已释放信号:基于AI及对用户与商品的洞察,提升人货匹配效率。因此无论是搜索还是推荐,与用户的交互方式将发生变革。AI在大消费体系变革中,也是阿里重构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淘宝的活力正在回归。活跃用户持续增长的同时,其业务扩张速度令人瞩目,更证明了这个运营超22年的APP仍能有效吸引年轻用户。闪购初期选择奶茶品类作为切入点就体现其策略:奶茶作为年轻人刚需消费,高频、轻决策、易社交传播,且商家视角下成本低、标准化程度高、出餐效率高。一张”免单卡”可免费喝奶茶,”请客卡”一键转发实现社交裂变。在”苏超联赛”这一段子的宇宙里,淘宝闪购冠名常年垫底的常州队,只为帮助其夺回”笔画”。年轻人的语言正在重塑我们对”衣食住行”的消费认知——点肯德基麦当劳先上淘宝买券,找绝版教材先淘宝搜索,甚至能买到专业智商测试。正如品宣片中台词:”未来的每一局,将由你亲自设计,正在取消地图边界,取消角色上限……”年轻人消费的最大特点是不设边界,为何不能在淘宝一站式解决?
平台也敏锐捕捉到年轻消费者比任何一代都更理性,”薅羊毛”实为年轻群体掌握的技能。9月4日至9月30日开学季,淘宝闪购推出大学生认证抢百万杯奶茶免单活动,精准触达目标群体。年轻化策略确实为淘宝注入新活力。北京连锁超市顺天府运营总监表示,淘宝闪购为其带来大量90后、00后客群,这些用户线上下单后也会到店逛逛,形成良性互动。传统电商时代,淘宝更多扮演”工具”角色;全场景大消费时代,它需要成为年轻人的”生活伙伴”——不仅满足购物需求,更融入日常生活节奏。如今年轻人充话费多在淘宝完成,甚至从未去过营业厅,”需要去营业厅交话费”的思维限制对年轻人已不存在。当一个年轻人习惯在淘宝大消费场景中满足所有需求,自然会觉得消费应当大道至简——只要是买,都可以一站式解决。
淘宝押注一种未来: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对全场景服务的需求真实存在,并将成为主流习惯。当生活节奏加快、选择成本上升时,能满足多重需求的超级平台或许才是最优解。或许有一天,淘宝曾作为购物平台的身份将成为年轻一代的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