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业务的出售案已进入最后阶段,最终买家将于10月底前揭晓。传闻中的四大竞购方——博裕资本、凯雷集团、EQT与红杉中国,均为财务投资者。这一选择延续了麦当劳中国出售的旧例,但财务投资者是否真是星巴克中国的最佳接盘侠?答案或许并非如此。本土消费巨头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经营经验,可能比财务投资者更具优势。若考虑本土消费巨头,除了阿里、美团和腾讯,海底捞或许才是最合适的接盘侠。

尽管火锅与咖啡看似毫无关联,但海底捞与星巴克的商业内核却高度相似。两者本质上都是餐饮提供商,更是社交空间运营商。星巴克通过“第三空间”战略构建用户黏性,而海底捞则借助极致服务将就餐体验转化为年轻人的线下社交场。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海底捞和星巴克是一对尚未产生交集的灵魂伴侣。相比之下,新茶饮品牌往往忽略或弱化线下商业空间的社交功能,如喜茶和瑞幸,你很难想象在那里谈成价值3亿的生意。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频繁登上热搜。与此前凭借“科目三”舞蹈、免费美甲、洗头等服务创新出圈不同,如今其热搜关键词几乎全聚焦于业务拓展,如“海底捞开始卖面包”“推出小火锅产品”“首开社区店”等。相较于单纯的火锅店,现在的海底捞更像是一个“创业孵化器”。增长是海底捞眼下最现实的课题。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主业承压明显。尽管内部通过“红石榴计划”孵化多个副牌,但多数仍属重餐饮模式,贡献有限。

与此同时,新茶饮则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今年以来,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品牌接连上市,逆势增长,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新茶饮也成了外卖大战的第一波赢家,业绩和股价双双飞升。高毛利、轻模式、强引流的新茶饮,恰是海底捞寻求新增长的最优解。但自建茶饮品牌的时间窗口已经关闭。海底捞虽早有尝试,却始终困于“店中店”模式,规模难以突破。星巴克出售为海底捞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契机:成熟的品牌认知、庞大的门店网络以及更具商业价值的“第三空间”概念,可一举补足海底捞在茶饮赛道的所有短板。

而海底捞在本土创新、流量运营与商业地产谈判上的优势,也恰可回应星巴克当前痛点:创新节奏滞后、租金成本攀升、本土竞争受压。尽管海底捞与星巴克的“联姻”颇具想象空间,但现实中还面临资金、控制权与品牌意愿等多重难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消费市场走向深度融合的今天,或许唯有打破赛道边界,才能真正打开新的增长想象。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营收与净利双双下滑。海底捞2025年半年报显示,集团整体营收实现207.0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7%;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减少13.7%;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同比减少15%。从大环境上来看,餐饮消费市场整体低迷和竞争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高客单价的火锅自然受到不小的影响。为了寻求新增长,一场轰轰烈烈的“创业潮”在海底捞内部展开,一边开启“红石榴计划”,自上而下孵化新品牌,一边鼓励一线员工出点子,自下而上参与到创新中来。近两年海底捞也包括烤肉、炸鸡、香锅、烤串和烤鱼等在内的新副牌,但大多数项目尚未实现规模化扩张,对集团营收贡献有限。

从财务表现上看,火锅业务之外,“其他餐厅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为2.9%,此前该数字长期在1%左右。但在整体低迷的消费市场上,新茶饮却穿越周期,成了今年上半年最活跃的品类。今年2月以来,古茗、蜜雪集团、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相继挂牌,并摆脱了以往“上市即破发”的命运,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蜜雪集团上市当日跳涨43.21%,霸王茶姬登陆美股首日涨15.86%。外卖大战战火重燃,沉寂已久的新茶饮展开了新一轮狂欢。茶咖品类因客单价低、复购频次高,成为平台大力补贴、争夺用户心智的主战场。新茶饮品牌也成了外卖大战的第一波赢家,业绩和股价双双飞升。

往昔扎堆涌现、各领风骚的新消费品牌们,历经市场洗牌后纷纷沉寂,如今能持续领跑、扛起大旗的,似乎只剩新茶饮了。新茶饮兴起于新消费的黄金年代,历经十余年沉浮,虽一度伴随资本退潮进入调整期,但如今再度站上风口,显示出投资者与消费者对其持续的热情与认可。而对于正在积极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海底捞而言,新茶饮显然是张勇更应该押注的赛道。海底捞目前的副牌基本都属“重餐饮”,成本高回报周期长。但新茶饮毛利率高、模式轻、回本快,一旦成功复制,将成为海底捞业绩增长的重要补充,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另一方面,新茶饮自带流量,与同样善玩流量的海底捞形成合力,进一步强化海底捞“餐饮+社交”的体验属性,增强用户黏性。事实上,海底捞从2019年开始试水新茶饮,但却一直没有独立品牌,而是作为火锅场景的补充,以“店中店”形式经营。与年销数亿杯的头部品牌相比,海底捞的茶饮业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在这条已经验证过的道路上,张勇不应该只是“小打小闹”,更应该大刀阔斧地将新茶饮纳入其创业版图。事实上,海底捞完全具备孵化独立茶饮品牌的能力,它拥有强大的供应链基础、成熟的运营体系和可观的客流基础。

另一边,资本市场也亟需海底捞讲出新故事。比起巅峰时期4700亿港元左右的市值高点,当前海底捞市值仅在750亿港元左右徘徊,较高点蒸发近4000亿港元,跌幅逾84%。作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新茶饮显然能补上海底捞“餐饮生态”叙事的一块重要拼图,助其突破在资本市场长期承压的估值天花板。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海底捞已然错过了自建新茶饮品牌的最佳时间窗口,面对越发内卷的新茶饮赛道,从头打造一个新品牌,意味着高成本、长周期和高风险。眼下,星巴克出售给海底捞提供了一个抄近路的机会。星巴克手握成熟的品牌势能与庞大的线下门店,恰好补上海底捞新茶饮布局的两大短板:无需从零搭建品牌认知,可直接借力星巴克的用户基础;不必重新铺建门店体系,能快速将茶饮业务落地。

更关键的是,星巴克的商业价值远高于新茶饮品牌。即便因经营承压待售,星巴克仍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资产。“第三空间”文化的沉淀增强用户黏性,反哺周边销售,形成不可替代的溢价能力。若说收购星巴克,同为咖啡品牌的瑞幸似乎更契合,当然资金实力姑且不论。但倘若从底层商业模式与核心来看,或许海底捞,才最懂星巴克。

星巴克的核心从来不只是咖啡,而是由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一手打造的“第三空间”战略。星巴克通过营造友好、舒适的环境,成为用户介于家与办公室之间的“停留点”,进而创造高粘性的客户关系,并借此推动会员消费、周边产品和高毛利饮品销售,星巴克超过一半的收入由会员贡献。无论是星巴克长期推出的周边,还是今年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无咖啡因系列,本质上都是对“用户停留时长”的价值挖掘。

海底捞虽以火锅立身,但其商业本质与星巴克高度相似:它们都不是靠“好吃”或“好喝”支撑千亿市值,而是凭借难以复制的“体验差异”——星巴克靠空间文化,海底捞靠极致服务。而服务的终点,其实也是空间运营的深化。如今的海底捞早已超越“餐厅”的范畴,正主动进化为年轻人线下社交的“杀时间”场所:它推出下午茶、允许桌游、甚至跑到演唱会抢人。另一方面,海底捞的本土化运营能力,也恰恰是当前星巴克所欠缺的。

在中国咖啡与茶饮市场陷入贴身肉搏的今天,价格战、高频上新、IP联名几乎成为标配。星巴克虽努力跟进,却始终在本土化创新节奏上透出几分“水土不服”。海底捞深谙中国市场玩法,从社交媒体互动到跨界联名推新,反应速度远超外资团队。星巴克可借助其体系摆脱“节奏滞后”,真正实现“全球品牌,本地操作”。

眼下,星巴克在中国辛苦构建的“第三空间”护城河正在遭遇剧烈冲击。本土咖啡与茶饮品牌快速崛起,它们不仅更懂本地营销、更快上新迭代,也在迅速学习打造线下社交场景。曾经凭借强势品牌效应,星巴克能够以较低租金占据商场一楼最佳点位,如今这一议价能力正明显衰减,甚至屡有“星巴克遭商场清退”的传闻流出,星巴克开店成本越来越高。

海底捞与星巴克的双品牌组合,无疑将极大增强在商业地产领域的谈判话语权。长期租约、优势点位、租金优惠将更易达成,未来甚至可实现双品牌动线设计,形成引流闭环。对于星巴克而言,需要的不是另一个咖啡运营商或财大气粗的投资机构,而是一个真正理解“空间商业”的同行者。海底捞或许不懂咖啡,但它比任何人都知道:如何让用户愿意停下来,并高高兴兴地为此付费。

尽管海底捞与星巴克的结合颇具想象空间,但真要达成这笔交易,仍面临诸多难题。从交易规模上看,这注定是一宗“蛇吞象”式的收购。市场普遍预计,星巴克中国业务的估值在50亿至60亿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358亿至430亿元)。而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67亿元。这意味着想要完成收购,海底捞必须引入财务投资者共同发起交易。但现实条件并不乐观,近年来消费赛道热度降温,此前已有多个知名饮品和餐饮品牌寻求融资或出售,主流投资机构已被“多次叩门”,资源消耗较大。

海底捞能否在短期内组建一个有实力、又愿意共同出价的收购联盟?即便资金难题得以解决,分散的股权结构也将影响决策效率。根据星巴克目前释放的方案,其计划出售的中国业务约70%股权,需由多家买家分摊,且单一买家持股比例不得超过30%。这意味着,若海底捞联合财团接手,将形成更为复杂的股权格局,多方股东的利益诉求难以统一,战略决策效率必然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即便海底捞能凑足“聘礼”,星巴克方面是否愿意接受这桩“联姻”也要打上一个问号。星巴克对自身品牌主权的掌控,几乎堵死了与产业买家合作的可能。星巴克管理层多次强调,在出售中国业务多数股权的同时,希望保留相当比例股权并维持品牌主导权。显然星巴克是“既要又要”,既要通过出售股权实现资产优化,又要牢牢攥住品牌主导权;既要引入外部资金和资源,又要避免自身经营被干预。

由此不难推断其理想的合作对象,是“不插手经营、只提供支持”的财务投资者,且必须确保没有单一股东能完全掌控业务。比起星巴克的“既要又要”,麦当劳完全让出了中国区的经营权,成为最常被引用的国际品牌本土化的成功案例。2017年,中信资本联合凯雷集团收购麦当劳中国80%股权,并将其改名为“金拱门”。收购后,麦当劳中国门店数从2500家激增至逾6800家,并推出了粥、油条等本土化产品。

对于凯雷、KKR和中信等资本巨头而言,其核心诉求是财务回报,通常不追求深度运营干预,而是通过优化成本、提升效率、推动规模扩张,在3-7年的投资周期后寻求上市或并购退出。因此,即便麦当劳本土化也曾产生过市场争议,其品牌内核、产品标准与全球供应链并未发生根本动摇,如今麦当劳拿回部分股权,重新深度参与中国市场运营。

对星巴克这样一个重视品牌资产和全球一致性的公司而言,卖给财务投资者是“可退出的暂时托管”,而卖给产业买家则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即便海底捞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和战略眼光,星巴克也未必愿意冒险接受。在这场交易中,意愿问题或许比资金问题更难解决。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16日

16:39
AGM手机正紧锣密鼓预热旗下G3系列国行新机,其中AGM G3 Pro凭借其专业级热成像系统成为焦点。这款手机搭载业界领先的512×384热分辨率传感器,配合25Hz热刷新率,能够呈现细腻精准的红外图像。其57.6°水平视场角与42.2°垂直视场角设计,确保了更广阔的测温范围,可覆盖-20℃至150℃标准区间以及100℃至550℃高温区间,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测...
16:39
游戏巨头Bungie近日与作家马修·马丁诺达成和解协议,正式了结了围绕《命运2》系列版权争议的法律纠纷。这场备受关注的诉讼源于马丁诺此前指控,知名游戏开发商在《命运2》主线剧情"红色战争"及资料片《奥西里斯的诅咒》中,大量抄袭了他公开发表的原创故事内容。根据最新披露的信息,双方在联邦法院主持的和解会议上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具体的赔偿金额和附加条款仍处于保密状态...
16:39
2025年11月14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舱的中国空间站第九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于次日清晨顺利抵达科研团队手中,并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完成严谨的交接仪式。在这批珍贵的样品中,由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丁烈云院士领衔的“模拟月壤烧结样品”项目成果尤为引人瞩目。该项目团队成功研制出74块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月壤砖”,其中R5单元样品历经一年舱外暴露实...
16:39
2025年11月16日,中国领先的数字教育科技公司易点天下与全球云计算巨头阿里云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启AI漫剧出海新篇章。此次合作聚焦于人工智能驱动的漫剧内容在海外市场的创新布局,双方将整合顶尖算力资源、前沿AI技术与专业内容生产能力,打造覆盖创意策划、制作发行到商业变现的全链路解决方案。作为国产AI动漫内容出海的重要里程碑,此次合作将显著提升中国动...
16:39
国铁集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汕头至汕尾高速铁路汕头至汕头南段已正式拉开联调联试的序幕。这条充满期待的新线路全长162公里,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将成为连接汕头、揭阳、汕尾三市的重要交通动脉,沿线共规划设置7座现代化车站,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值得一提的是,该线路的汕头南至汕尾段已于2023年底成功开通运营,为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此次联调联试的...
16:01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近期进行了一次引人注目的资产配置调整,减持了1,700万股微软股份,导致其在该公司的持股比例大幅下降近65%,创下单季度减持规模的新纪录。这一交易完成后,微软在基金会投资组合中的权重从原先的逾27%显著降至约13%,剩余持股市值约为47.6亿美元,显示出基金会对于投资组合的重新平衡。 此次资产配置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涉及多只股票的全...
16:01
11月15日,《纽约时报》发布重磅报道,聚焦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巨头Waymo在旧金山遭遇的严重事故。据详细记录,10月27日清晨,Waymo自动驾驶出租车在行驶至教会区路段时,与一只名叫Kit Kat的虎斑猫发生碰撞,导致该猫当场死亡。这只在社区中备受关注的老猫,被居民亲切称为"第16街街区长",它的意外离世迅速在旧金山引发轩然大波。 社...
16:01
陕西省气象台于2025年11月16日11时紧急发布暴雪蓝色预警,提醒公众高度关注天气变化。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在11月16日11时至17日11时的48小时内,秦巴山区及商洛部分区域将迎来中到大雪天气,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暴雪甚至大暴雪,降雪量预计在10至22毫米之间。受影响范围不仅包括秦巴山区和商洛地区,西安南部山区、汉中东部、安康及商洛西部局地也将受到影...
16:01
微软近期在Windows系统中逐步推行名为“Hey, Copilot”的语音操控功能,试图通过自然语言指令提升用户操作效率。这一创新举措旨在让用户通过简单的语音交互完成复杂任务,从而优化日常使用体验。然而,该功能随附的一则官方宣传视频却意外引发了广泛争议,暴露出AI助手在实际应用中的诸多不足。 在视频中,一位用户尝试通过语音指令调整屏幕文字大小,以便家中长辈...
15:28
近日 Valve 官方工程师 Yazan Aldehayyat 在一次内部交流中透露了关于新一代 Steam 主机的关键信息,这款备受期待的次世代游戏设备将带来颠覆性的性能体验。根据最新测试数据显示,其综合性能已超越当前市面上 70% 的个人电脑配置,并且能够流畅运行 Steam 平台所有游戏。这一突破性成果的取得,源于 Valve 团队基于海量 Steam...
15:28
2025年“双11”购物狂欢节圆满落下帷幕,快手平台知名主播蛋蛋(杨润心)在独立创业后的首次大型促销活动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统计,蛋蛋在此次活动中成功实现直播总成交额高达55亿元,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商业价值和带货实力。 作为快手平台的头部主播,蛋蛋同时也是全网首位粉丝数量突破亿级别的女性主播,其影响力在直播电商领域无人能及。自2019年正式开启直播生...
15:28
北京穿越者公司昨日隆重举行穿越者壹号载人飞船试验舱的下线仪式,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商业载人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方案论证到系统落地的关键性突破,为未来载人航天任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试验舱肩负着国内首次全尺寸载人飞船着陆缓冲关键技术的验证任务,其成功下线将为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据悉,这款直径四米、高三米的返回舱采用了创新的双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