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尽管智能手机市场整体表现疲软,但手机厂商在产品竞争上却丝毫没有松懈,尤其在影像技术方面更是投入巨大,不断推陈出新。更大面积的传感器、光学防抖技术以及全焦段覆盖,使得高端智能手机的影像配置实现了显著升级。然而,硬件上的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难以在用户体验上形成明显差异。同时,更豪华的硬件规格也带来了机身重量增加和内部空间设计的挑战,例如小米13 Ultra在影像方面表现出色,但硕大的相机模组和增加的重量却严重影响了日常手持体验。因此,加大软件与算法等方面的投入已成为手机厂商的共识。但关键问题在于,究竟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又该如何实现突破?在7月底举办的2023 vivo影像盛典特别活动上,vivo影像产品高级总监李卓明确指出,当前手机影像技术正同时发展光学、算力和算法三大领域。

vivo手机影像新突破 AI3D模型赋能未来插图

当前技术背景下,光学技术已接近瓶颈,突破难度极大,可能需要材料学和基础物理的突破才能实现。相比之下,算力和算法带来的进步则十分显著。vivo致力于从光学到算法全面发力,不断探索创新。不久前,雷科技受邀参观了vivo重庆智能制造中心内的3D影像实验室,亲眼见证了vivo在影像技术上的深厚积累。

vivo手机影像新突破 AI3D模型赋能未来插图1

在vivo 3D影像实验室,由175台单反相机、闪光灯、处理器、控制器和服务器组成的3D影像系统令人印象深刻。采集人体信息时,174台单反相机从不同角度同时拍摄,生成100余张2D图片,再通过计算处理最终生成3D模型。vivo展示了整个流程和生成的3D模型,尽管与实际拍摄场景存在差异,但模型的精细程度已足以令人惊叹。vivo明白这种方式无法直接应用于智能手机,但其真正目的在于通过3D模型采集大量精准的人体躯干与面部信息,不断优化算法,最终提升智能手机影像表现。

vivo手机影像新突破 AI3D模型赋能未来插图2

传统智能手机人像虚化算法通常在2D层面判断轮廓,缺乏3D深度信息,导致主体与背景过渡生硬,背景层次不足。vivo希望通过3D模型预训练,让算法更加智能,准确判断人体深度信息,实现更细腻自然的人像虚化效果。此外,3D模型的加入还扩展了人像虚化算法的应用范围,未来甚至可能实现眼睛特写虚化。在3D模型之外,vivo 3D影像实验室还配备了「重打光」系统——由96个可编程同步光源、工业相机、工作站和服务器组成。该系统模拟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成像效果,为自研人像算法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提升手机算法表现。

vivo手机影像新突破 AI3D模型赋能未来插图3

vivo影像副总裁于猛表示,未来算法将不再孤立发展,而是要为传统光学赋能。这些技术有望不久后落地,并率先应用于vivo X系列。3D影像实验室的目标不止于此,随着生成式AI的普及,vivo正积极布局移动影像这一最佳试验场。

vivo手机影像新突破 AI3D模型赋能未来插图4

在海外,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和DALL·E 2等AI绘画工具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内,「妙鸭相机」AI绘画小程序凭借精准场景、低价格和出色效果迅速走红。vivo重庆3D影像实验室通过搭建影视级光场系统,重建出「毛孔级」人体3D模型,实现高保真渲染。基于人像3D重建感知能力,vivo正探索叠加AIGC算法,通过手机即可拍摄虚实结合更自然的照片,实现「足不出户拍大片」的体验。

vivo手机影像新突破 AI3D模型赋能未来插图5

在闭门会议上,vivo展示了由3D模型结合AI绘画能力生成的「照片」,画面呈现极具真实感的赛博朋克世界和人物。不同于传统AI绘画,vivo通过工业级相机系统拍摄处理得出的精细化真人模型,不仅真实度高,理论上各种姿势和动作都能完美呈现。这可视为「妙鸭相机」的进阶版,在精细度上优势巨大,更核心的是「人」的呈现。

3D影像技术还可应用于虚拟人领域,包括3D数字人直播、3D表情驱动、3D虚拟场景编辑以及动画制作等。基于3D影像衍生的3D换装应用,可根据采集者的人体模型,在虚拟场景内实现足球游戏,目前已在vivo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实现演示。

vivo展示的未来令人憧憬。未来拍照方式可能被彻底颠覆,不再是简单的拍摄,而是基于3D模型和生成式AI技术的一种全新创作方式。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05日

20:23
8月5日,思维列控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89亿元,同比增长23.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3.04亿元,同比增长59.76%;基本每股收益为0.8元。公司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元(含税)。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增加及公司产品竞争力提升。
20:23
2025年8月5日,回盛生物(SZ 300871)在公司会议室以现场方式召开第三届第二十三次董事会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聘任轮值总经理的议案》等相关文件。该公司主营业务以兽用原料药及制剂为主,2024年1至12月占比达93.02%。
20:23
8月5日晚间,天力锂能(SZ 301152)发布公告,公司董事李明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董事职务。辞职后,李明仍将留在公司工作。天力锂能主营业务以锂电材料为主,2024年该业务占比达97.36%。
20:23
8月5日晚间,天力锂能(SZ 301152)发布公告,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王瑞庆、李雯、李轩在本次股份解除质押后,累计质押股份数量为2552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54.44%。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中,锂电材料占比达97.36%。
20:23
8月5日,三大指数上涨,沪指重回3600点。国防军工板块延续升势,国防军工ETF(512810)盘中涨至1.59%,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成交额连续3日破亿。45只成份股上涨,商业航天领涨,航天智装、航天科技涨停,长城军工4天3板。融资余额4日升至2855万元,创历史新高。分析指出,8月军工板块上涨概率高于大盘,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域新质方向有望受关...
20:23
2024年,上海莱士CFO陈乐奇薪酬为292.83万元,同比下降20.03%。同期,公司股价下跌9.75%,总市值达479.26亿元。陈乐奇现任多项高管职务,其薪酬远高于上海医药生物行业均值113.91万元。尽管公司全年营收81.76亿元,同比增长2.67%,但薪酬变化反映企业潜在管理调整。
20:23
2025年8月5日,博时基金宣布其第四只债券ETF产品规模突破百亿。该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工具。债券ETF的持续热销反映了市场对稳健型投资产品的强烈需求。
20:23
8月5日,澄天伟业发布公告称,股东徐士强和冯澄天自7月21日至8月5日合计减持公司股份341.8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6%。此次减持计划已按期完成。减持期间,股东根据市场情况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进行操作。公司表示,此次减持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20:23
2025年8月5日,全国首个成规模“风光同场”市场化项目——奉贤1#海上光伏项目,正式获批用海。该项目位于上海奉贤区杭州湾北岸,与已建奉贤海上风电项目形成风能与光伏同场布局。规划装机容量为500兆瓦,预计每年为电网提供约8.3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成为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示范项目。
20:23
8月5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下跌2.49%,报1921点。该指数由波罗的海交易所发布,反映全球干散货运输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分析指出,近期市场需求放缓是导致指数下行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