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郭凯臻、贾爽团队在arXiv预印本平台上发布了一篇关于LK-99材料的论文,指出其不具备超导特性。然而,这一结论并未得到网友们的广泛认可,部分人士认为该研究存在不足,未能充分证明LK-99的非超导性。与此同时,国内其他科研机构也纷纷加入室温超导研究的行列,近期又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宁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机构在arXiv上提交了相关论文。其中,中科院物理所团队的研究表明LK-99的类超导现象实为掺杂Cu_2S引起的一级结构相变;而中科院物理所、人大等机构则确定了Pb_10−xCu_x (PO_4)_6O (x=1)的基态为半导体相。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解析这两篇重要论文的详细内容。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团队的研究论文题目为《First order transition in Pb_10-xCu_x (PO_4)_6O (0.9<x<1.1) containing Cu_2S》,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ftp/arxiv/papers/2308/2308.04353.pdf。研究团队发现,LK-99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Cu_2S杂质,该杂质在400K(约127℃)附近经历了从高温β相到低温γ相的结构相变。为了探究这一类超导转变的真正成因,研究人员对Cu_2S、LK-99以及Cu_2S混合物的输运特性与磁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Cu_2S的电阻率在385K(97℃)附近骤降3至4个数量级,与文献中报道的超导转变温度和电阻行为高度吻合。而LK-99与Cu_2S混合物的电阻率同样在相同温度下发生显著变化,但并未降至零值。基于这些实验数据,研究团队得出结论:LK-99的类超导行为极有可能是由Cu_2S的一级结构相变所引发。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1

论文中的图1展示了纯Cu_2S以及LK-99、Cu_2S混合物的XRD图谱。纯Cu_2S呈现单斜晶型结构,其XRD图谱与空间群P2_1/c的晶体结构高度吻合。LK-99样品中检测到Cu_2S杂质相,且在样品1(S1)中约占5%,在样品2(S2)中约占70%。图1(c)显示,混合物中Cu_2S的主峰位置较纯Cu_2S略有偏移,这可能是由于Cu_2S中S元素含量差异所致。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2

图2呈现了Cu_2S在2K-400K温度范围内的电阻率变化,分别以线性刻度(图2(a))和对数刻度(图2(b))呈现。在385K附近,Cu_2S的电阻率从13.7Ω·cm降至0.006Ω·cm,降幅达3~4个数量级,这一变化趋势与Lee等人报道的LK-99电阻下降现象高度相似,后者转变温度约为378K。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3

图3(a)(b)展示了样品2(S2)在370K附近电阻率的急剧下降,并伴有明显的热滞后现象。随着温度降低,电阻率在较宽的高温区间呈现金属特性(dρ/dT > 0),而在100K时则表现出类似半导体的行为。这些变化特征与Lee等人观察到的现象基本一致。图3(c)(d)则显示了样品1(S1)的电阻率温度依赖性,同样观察到在370K附近发生跳跃式变化,并存在热滞后现象。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4

图4(a)呈现了样品2(S2)在2K-400K温度范围内、1T磁场中的磁化率变化。磁化率表现出抗磁性,并在375K处发生相变,且在磁化率数据中观察到超过10K的热滞后现象,表明存在一级相变。图4(b)则展示了磁化强度与磁场的关系,在2K-400K不同温度下,磁化强度范围为-7T至7T,呈现典型的抗磁行为,与超导体特性并无相似之处。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5

对于这项研究成果,华南理工大学专家洗芝溪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目前最专业、最易被接受的解释。完整知乎讨论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6368545。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6

中科院物理所、人大、宁波大学等机构联合团队的研究论文题目为《Structural, electronic, magnetic properties of Cu-doped lead-apatite Pb_10−xCu_x (PO_4)_6O》,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308.04344.pdf。该研究聚焦于Cu掺杂PbPO混合物的物理性质,通过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发现4f位点的Pb(而非6h位点的Pb)被Cu原子取代,这一取代对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计算结果显示,Cu原子的3d电子轨道出现在费米能级附近,并表现出强烈的自旋极化特性,从而在掺杂Cu原子周围形成局域磁矩。基于这些发现,研究团队将Pb_10−xCu_x (PO_4)_6O (x=1)的基态确定为半导体相,这一结论与实验测量结果高度吻合。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7

Pb_10 (PO_4)_6O具有磷灰石型结构,在空间群P6_3/m(No.176)中结晶,晶体常数a=9.8650Å、c=7.4306Å。其结构配置如图1所示,其中不等价的Wyckoff位点形成了两种Pb原子(Pb(1)和Pb(2)),分别位于PO_4四面体间隙空间。Pb(1)原子与五个O原子形成5配位结构,键距为2.44-2.63Å;Pb(2)原子与九个O原子形成9配位结构,键距为2.56-2.94Å。研究团队采用x=1模拟实验合成的Pb_10−xCu_x (PO_4)_6O (0.9≤x≤1.1)材料的物理性质,发现Cu原子主要取代6h位点的Pb(1)而非4f位点的Pb(2)。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8

基于能量计算,研究团队将取代Pb(1)和Pb(2)的Cu掺杂铅磷灰石分别命名为Cu^6hPbPO和Cu^4fPbPO。结果显示,O^4e(a)构型在能量上更具优势,这与该O原子与掺杂Cu原子之间的键合特性密切相关。Cu^6hPbPO的结构如图2(a)所示,其中Wyckoff位点4e被1/4 O原子占据,形成不等价的4e位点。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了O^4e位置对Cu掺杂PbPO混合物电子性能的影响,发现基于能量计算的Cu^6hPbPO(占位O^4e(a))是Pb_10−xCu_x (PO_4)_6O (x=1)最可能的结构。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9

总态密度计算结果显示,占位O^4e(a)的Cu^6hPbPO是半导体,能隙约为0.5eV。图3(a)(b)分别展示了占位O^4e(a)和O^4e(b)的Cu^6hPbPO的态密度,尽管存在明显差异,但两者均为半导体,能隙均约为0.5eV。为进一步确认Cu^6hPbPO的半导体基态,研究团队采用GGA+U方法进行电子结构计算,其中哈伯德U值为4.0eV。结果显示能隙约为0.9eV,较PBE计算的0.5eV值有所增大。图4展示了总态密度,其中能隙增大可能与O 2p和Cu 3d轨道的强杂化有关。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10

图5则展示了Cu 3d和O 2p轨道的投影态密度,其中O 2p轨道表明O 2p与Cu 3d轨道之间存在强杂化,而Cu 3d轨道则表现出明显的自旋极化特性,这与Cu原子周围1.0µB的局域磁矩密切相关。最后,研究团队构建了1×1×2和2×1×1磁性超晶胞,研究两个掺杂Cu原子之间的磁耦合。计算结果显示,沿c轴方向存在弱铁磁耦合(能量小于0.1meV),而在ab平面上的Cu原子磁矩耦合则为反铁磁(能量小于1.0meV)。因此,Cu掺杂铅磷灰石在基态下的磁性表现为反铁磁性。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11

随着中科院物理所等科研机构这两篇重要论文的发布,这场关于室温超导的讨论或许已经迎来了关键性的解答。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12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13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28日

22:18
2025年10月28日,金石资源在官方互动平台上发布重要信息,详细阐述了其下属企业江山新材料公司近期产能调整的背景与原因。据公司公告,由于前期六氟磷酸锂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市场整体需求疲软,江山新材料公司为应对这一不利局面,主动对部分生产线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升级。这一举措虽然短期内导致公司锂电材料产量有所下降,但长远来看,将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优化成本控制体系...
22:18
2025年10月28日,备受瞩目的医药行业消息传来,金城医药正式公告其子公司金城泰尔的瑞巴派特片以及金城金素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成功进入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的候选名单。此次采购活动由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牵头组织,覆盖全国多个省份的药品采购需求,标志着金城医药在医药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 作为国内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金城医药此次中选不仅彰显了其...
22:18
2025年10月28日,申菱环境通过官方互动平台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环境调控设备已成功应用于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该项目作为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旨在通过模拟真实聚变环境,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商业化进程。申菱环境此次提供的设备,在极端温度、高辐射等严苛工况下仍能稳定运行,为实验装置的精准调控提供了可靠保障。 此次合作不仅彰显...
22:18
2025年10月28日,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与新东方教育集团旗下核心子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金融与教育两大领域强强联合的新篇章。此次合作将立足亚洲市场,重点面向计划送子女赴海外留学,尤其是香港高校深造的家庭,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规划与留学咨询综合服务。 此次合作由汇丰中国携手新东方前途出国及新东方前途教育咨询共同推进,通过深度融合...
22:17
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机构OpenAI近日完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资本重组,宣布将原有的非营利实体正式更名为OpenAI基金会。这一战略调整不仅明确了其未来发展方向,更为关键的是确立了该基金会对于旗下营利实体的绝对控股权。据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OpenAI基金会目前持有估值高达1300亿美元的营利实体股份,这一庞大的资产规模使其一跃成为全球资源最为雄厚的慈善机...
22:17
最新消息显示,谷歌即将发布的Pixel 10a手机渲染图已意外曝光,其外观设计延续了前代Pixel 9a的经典风格。从泄露的CAD渲染图中可以看出,这款新机采用了塑料材质的后盖,这种选择不仅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还能提升机身的耐用性。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后置摄像头模组,实现了与机身齐平的纯平设计,彻底告别了以往凸起的“跷跷板”造型,让手机在放置时更加稳定美观。 ...
22:17
2025年10月28日,赛诺医疗发布重要公告,其子公司COMETIU研发的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注册申请未能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该医疗器械产品主要针对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旨在通过药物涂层技术改善血流灌注,降低卒中风险。然而,由于临床数据或技术资料未能完全符合审评机构的要求,导致此次审批未能通过。 赛诺医疗在公告中强调,将认真分析国家药监局提出的...
22:17
2025年第三季度,蓝思科技交出亮眼业绩单,净利润高达17亿元,同比增长12.62%,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智能终端市场需求的显著回暖以及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核心供应商,蓝思科技始终保持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业务板块,为其业绩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季度财报数据充分印证了...
22:17
2025年10月28日,全球知名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正式宣布,将私募股权巨头博裕资本确立为其中国业务控股权争夺战中的领先竞标者。据悉,此次交易涉及对星巴克中国业务的估值超过40亿美元,这一数字远超市场预期。相较于凯雷、高瓴资本等其他主要竞争者,博裕资本凭借其极具竞争力的出价策略,成功脱颖而出,成为此次收购争夺的领跑者。 此次控股权的潜在转让,标志着星巴克加速推...
22:17
2025年10月28日,汽车行业迎来重磅消息。广汽埃安携手京东与宁德时代,震撼发布埃安UT super,这款10万元级小型车首次将换电技术应用于该级别车型,为电动车补能方式带来革命性突破。此举旨在大幅降低电动车用户的补能门槛,显著提升用车便利性,让绿色出行触手可及。 此次埃安UT super的推出,不仅彰显了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实力,更标志着换电模式向更广...
22:17
2025年10月28日,备受瞩目的第三届香港具身智能医疗科技论坛在香港隆重举行。在此次盛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CAIR)与华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宣布推出新一代医疗AI大模型——CARES 3.0。这一创新成果标志着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度融合迈出了重要一步,将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带来革命性变革。 CARES 3.0医...
21:45
2025年10月28日,云南省清洁能源发展迎来新里程碑。云南能源投资集团旗下三家公司同步启动风电项目建设,展现了对绿色能源产业的大力支持。其中,华坪云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斥资7.8亿元,规划建设150MW华坪西风电场,该项目将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为电网输送清洁电力。红河云能投新能源公司则投资4.53亿元,启动87.1MW永宁风电场(四期)建设,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