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远川研究所(ID:caijingyanjiu),作者:陈彬,编辑:戴老板 ,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

今年3月,一场以”提振信心”为主题的产业大会吸引了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出席。然而,这位知名投资人却当众泼了一盆冷水:”之前我说,企服的春天还需要等5-10年;但ChatGPT出来后,寒冬可能漫漫无期,未来两三年内请放弃融资幻想。”他以此佐证观点的,是一家名为Jasper AI的美国初创企业。

Jasper AI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为广告营销人员、自媒体博主等群体提供文案生成服务。其核心产品基于GPT-3 API接口开发,能够智能生成多样化的营销文案。公司成立之初便表现抢眼,首年收入突破4000万美元,次年更是翻倍达到8000万美元ARR。在巅峰时期,VC机构争相投资,媒体竞相报道,创始人戴夫·罗根莫瑟也一跃成为AI行业新星。然而,2022年11月30日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一切急转直下。

ChatGPT强大的文案生成能力让市场意识到,”官方”产品似乎可以轻易碾压”草根”创新。Jasper的产品本质上是”换皮版GPT-3″,面对OpenAI自家的ChatGPT几乎没有竞争力。朱啸虎据此断言,这家15亿美元估值的AIGC独角兽可能”很快归零”。令人唏嘘的是,这一预言仅四个月后应验——Jasper创始人宣布裁员重组。

尽管Jasper目前仍持有1.25亿美元现金,但行业共识早已形成:AIGC应用层创业的护城河正在消失。作为第一批尝到甜头的AIGC独角兽,Jasper注定成为行业研究的重要样本。

被眷顾的人

Jasper AI独角兽陨落ChatGPT冲击AIGC创业寒冬插图

AI领域向来崇尚个人英雄主义:某个大胆的创意或突破性举动,往往能开启一个时代。2012年,多伦多大学教授Geoffrey Hinton在图像识别上的突破,几乎凭一己之力开启了AI黄金时代;两年后,AI大神Ian Goodfellow灵光一闪提出的GAN,则大幅推动了AI绘画发展,让全球美术生开始焦虑失业。《纽约时报》主笔凯德·梅茨甚至出版《天才制造者》记录AI发展史。

但2021年成立的Jasper却是个例外。这家公司由一群”草根”而非技术天才创办,CEO戴夫是营销出身,三位创始人中仅有一人懂编程。Jasper的爆火更多源于”幸运天赋”——三位创始人均是连续创业者,早在2015年就开始创业。他们过往项目与AI毫无关联,创业初衷也相当”现实”:不想当朝九晚五的社畜。

命运似乎格外眷顾这群”大忽悠”。为了辅助讲课,戴夫随手写了个营销插件,却意外发现转化率高达48%。更令他惊喜的是,这个插件甚至吸引了YC的关注和投资。YC是创业孵化器中的”顶级俱乐部”,加入堪称最高荣誉。突然走运的戴夫迅速成立软件公司Proof,准备改变世界。两年后公司裁员过半,他又重操旧业做知识付费,却因”狗屎运”再次暴富。

2021年,戴夫发现知识付费也难以为继。就在此时,命运齿轮再次转动——YC群内公布了GPT-3内测消息。OpenAI创始人阿尔特曼曾是YC前CEO,因此将早期内测资格留给YC初创企业。尽管戴夫的Proof公司已宣告失败,但YC没有将他踢出Slack群。事实证明,运气有时确实比努力更重要。

戴夫灵光一闪,决定让AI写营销文案。他和合伙人将GPT-3包装成MVP,通过邮件发给10位老顾客。反馈堪称炸裂:”我仿佛看见了上帝””这简直是下一个iPhone”。学员们纷纷挥舞钞票,跪求完善产品。这一刻,美国少了一家知识付费公司,多了一家AIGC独角兽。

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

Jasper AI独角兽陨落ChatGPT冲击AIGC创业寒冬插图1

尽管种子用户将Jasper吹上云霄,但真正功臣其实是GPT-3。彼时GPT-3虽革命性,但使用门槛极高。Jasper的价值在于将GPT-3包装成易用产品。随着GPT-3API陆续开放,类似企业涌现,Jasper能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地利”显而易见:作为YC成员,戴夫率先获得GPT-3内测资格。”人和”因素更为关键——强大的社群助力。戴夫身上有成功学导师气质,教营销课期间将学员转化成”铁粉”,创建社群。这群用户异常活跃,甚至主动参与公司决策。例如营销插件走红后,戴夫本不想商业化,声称除非学员每年支付1000美元,结果当天就有数十人付款。

转向AI后,这群铁粉又化身”产品经理”。GPT-3等大模型虽通用性强,但开发者可进行微调适配特定场景。戴夫作为营销导师,掌握大量专业数据;Jasper团队又整合了铁粉反馈,快速迭代。如今Jasper在广告营销垂直场景表现强势,通过”模板”设计降低使用门槛。每个细分需求都有对应模板,用户输入提示词即可生成理想文案,甚至可选择从幽默到优雅的语气。

这群核心用户不仅”嘴上功夫”厉害,掏钱也不含糊。多年卖课经验,戴夫积累庞大客户名单,销售渠道畅通无阻。2022年末,Jasper客户数突破10万,其中至少3/4每月支出超80美元。高付费率下成本却可忽略不计,堪称一本万利。当时基础版每月29美元,最多生成2万单词,OpenAI仅抽成不到2美元。10月,Jasper获得1.25亿美元融资,团队规模从9人飙升至160多人。

拿到融资后,戴夫受邀参加访谈节目。面对爆发式增长,主持人深表”瑞思拜”,却困惑于Jasper的护城河。戴夫表示:”不是只有巨头才能成功。很多小公司,认识客户,建立优秀团队,有良好文化,可能有点幸运,不断执行,推出第二个、第三个产品,最终能快速执行并深入了解客户。”最后他自信表示,若OpenAI推出新一代模型,Jasper仍将是最快选手。

可访谈刚结束,”发令枪”却变成晴天霹雳:ChatGPT横空出世。戴夫几乎第一时间致电OpenAI总裁阿尔特曼,询问计划。阿尔特曼极力安抚,保证ChatGPT不会永远免费,OpenAI无意与合作伙伴竞争,这次爆发纯属意外。但这个意外,已足以炸毁整个领域。

Jasper AI独角兽陨落ChatGPT冲击AIGC创业寒冬插图2

降维打击

Snazzy是Jasper主要竞争对手,其创始人弗朗茨对ChatGPT的出现极度悲观:”没人想到ChatGPT会这么好、这么快、这么免费,现在可以直接对话生成博客了。大模型原本不易用,初创企业价值在于弥补缺陷,如今这种价值突然消失了。”Jasper也难以招架。6月,网站流量下滑50%;7月,戴夫宣布裁员。

尽管业界不看好,Jasper并未完全放弃。裁员后仍保持快速迭代,加入类似ChatGPT的对话功能,使用更多开源模型,口碑相当不错。多位YouTube博主对比测评显示,Jasper在广告营销场景确实略胜一筹,但优势微乎其微。

著名投资机构a16z曾将AI产业分为三层:底层算力基础设施,中层基础大模型,上层AI应用。他们认为长期价值主要流向底层”卖铲人”,其余环节玩家缺乏长期竞争力。对上层AI应用而言,最大危机来自大公司竞品”围剿”。因为诸多AIGC能力可直接整合至大公司成熟业务中。Adobe推出”Sensei GenAI”系列服务,微软的Microsoft 365 copilot箭在弦上,这两家巨头对Jasper的影响可能远超ChatGPT。

在充满未知的当下,初创企业生存之道似乎只剩拥抱变化、快速迭代。ChatGPT推出半年后,戴夫在一次采访中坦言,整个团队精疲力尽,世界似乎被加快了:”我们需要比现在快两三百倍”——对于本来就以速度见长的公司,还能快到哪里去?

对国内AI创业公司启示更深。首先,来自大厂挤压比海外更剧烈。国内互联网大厂有做”运动员”的传统,创业者将面临更严酷竞争。其次,没有自研大模型能力的初创公司可能被掣肘。Jasper能在垂直文案领域保持优势,关键在于能对GPT-3进行精调,国内AI应用层公司最终可能需要掌握大模型能力。

Jasper AI独角兽陨落ChatGPT冲击AIGC创业寒冬插图3

技术变革一日千里,任何曾被视作护城河的东西——产品体验、用户基数、客户关系等——都可能被颠覆式技术击穿。尤其在软件互联网领域,”一个插件毁灭一家公司”的场景将一再上演。某种意义上:投资100个AIGC初创公司,10年回报率未必能比得上直接买微软+英伟达股票。

尾声

戴夫与OpenAI总裁阿尔特曼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来自美国中西部长大,都是连续创业者,都自称理想主义者,以及都痴迷于”Big Play”。前文提到,戴夫创业初衷仅是不想当打工人。但随着营销插件意外走红,他开始主动申请加入YC,成立真正能影响世界的软件公司。那些泡热水浴幻想”征服世界”的日子,让戴夫看到GPT-3后第一时间将其包装成MVP。

Jasper团队的幻想改变世界并付诸行动,从来都不是坏事,尽管真正能做到的人屈指可数。Jasper的出现确实有运气成分;但如果一直低头走路,即便天上真的掉馅饼,那显然也是捡不到的。AGI无疑是超级浪潮,但在抵达新大陆前,风浪仍将摧毁一艘又一艘航船。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05日

17:11
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卡思数据,作者禇澄,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未曾想,网红“蒙面”演唱会的争议演变,竟催生了两大华语歌手的公开对峙。在@旺仔小乔 过往争议言论持续发酵之际,7月25日,汪苏泷工作室正式发布声明,强调《年轮》双原唱身份的同时宣布收回歌曲授权,张碧晨方工作室则迅速回应,坚守“唯一原唱”立场,并正式与《年轮》切割。几番交锋后,花千骨制作人、海蝶...
17:10
8月5日最新消息 针对近期社交媒体上关于基孔肯雅热可能引发慢性后遗症的广泛讨论,不少网友表示感染后会出现"一感冒就要疼一辈子"的担忧,甚至有人惊呼"关节会被毁掉"。针对这些说法,权威医学专家给出了专业解读。 专家指出,基孔肯雅热确实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疼痛症状,尤其是小关节如手指、脚趾等部位的持续性疼痛。但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少数病例的疼痛症状会持续2-3年,...
17:10
在人工智能领域竞争白热化的当下,顶尖人才已然成为各大科技巨头竞相争夺的核心战略资源。近日,OpenAI 的两位关键技术人员在一档名为《Before AGI》的播客节目中,无意间暴露了公司对内部人才信息的高度保密策略。这一幕既令人啼笑皆非,又深刻揭示了 AI 行业的激烈竞争态势。 节目中,OpenAI 技术研究员 Szymon Sidor 强调了模型调试在人工...
17:10
8月5日,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正式宣布与美国新兴航空科技公司Joby Aviation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在日本市场投资组建一家合资企业,专注于提供创新的空中出租车服务。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计划,旨在通过整合双方在航空运营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的核心优势,共同开拓日本低空经济市场。 根据双方公布的合作方案,合资公司将首先以东京都市圈为核心运营区域...
17:10
2025年8月5日,双良节能正式发布重大投资计划,宣布将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对旗下两家核心孙公司——硅材料公司及恒利晶硅进行战略增资,总金额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根据公告内容,此次投资将重点支持硅材料公司,拟增资额不超过12亿元,而恒利晶硅则获得不超过8亿元的资金注入。随着此次增资的完成,硅材料公司的注册资本将迎来显著增长,达到45亿元人民币的新高点,而恒利晶硅...
17:10
2025年8月5日,四川长虹正式宣布其战略布局新动向,将重点投入灵巧操作与情感陪护两大核心机器人技术研发领域,目标市场明确聚焦于工业制造与家庭服务两大应用场景。长虹方面强调,此次技术布局的核心目标在于攻克机器人产业落地应用中的关键瓶颈,通过技术创新打造在细分场景中具有领先优势的产品矩阵。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战略规划宏伟,但该业务板块目前仍处于早期研发阶段,整体...
17:10
8月5日,天府文旅(股票代码:000558)正式宣布与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宜宾市文化旅游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以及资阳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签署了《影视文旅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书》。这一重要合作标志着影视产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篇章正式开启,为天府文旅开辟了全新的业务增长路径。 此次合作的核心目标在于推动影视创作与文旅资源的高效整合,...
17:10
8月5日,德龙激光通过官方互动平台发布重要信息,就其核心产品极片制痕绝缘设备的应用领域作出明确说明。该公司强调,该设备主要服务于固态电池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艺环节,通过精密的制痕技术确保电池内部结构的绝缘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德龙激光特别澄清,该设备并不涉及锂电池生产中常用的铝塑膜材料的切割加工业务。 在电池制造技术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德龙激光的极片制痕绝缘设备展...
17:10
2025年8月5日,纽威股份(股票代码603699)正式发布其2025年上半年度业绩快报,展现出公司稳健的财务表现和强劲的增长势头。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4.0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9.96%,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公司产品与服务的持续认可。在盈利能力方面,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6.37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30.47%,基本每股收益稳定...
17:10
8月5日,新华制药(000756)正式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新达制药成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非那雄胺片《药品注册证书》。这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新达制药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也为预防泌尿系统相关事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非那雄胺片作为一种关键药物,能够有效控制BPH发展,显著降低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风险,对改善男性泌尿健康具...
17:10
2025年8月5日,备受瞩目的医药行业传来喜讯,金城医药正式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北京金城泰尔制药有限公司传来重大突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下发了《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正式批准乳糖酸红霉素原料药的上市申请。这一关键性进展不仅标志着金城医药在化学原料药领域的研发实力和产业化能力得到了国家权威机构的认可,更意味着公司在该细分赛道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未...
17:10
8月5日,瑞联新材正式宣布其光刻胶材料储备取得重大进展。公司目前已成功储备多款高性能光刻胶材料产品,其中部分单体材料已顺利实现量产,为半导体制造领域提供稳定供应保障。与此同时,另有部分创新产品正处于严格的客户验证阶段,旨在确保产品性能完全符合行业最高标准。 光刻胶材料作为半导体制造的核心辅料,对金属离子含量、杂质控制及水含量等指标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这些精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