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郑州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儿童视力健康事件,一名年仅五岁的男童因长期被爷爷奶奶用手机哄带,导致双眼近视高达1000度,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社会对于儿童视力保护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据了解,该男童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老人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每当孩子哭闹时,便习惯性地拿出手机让孩子观看短视频或动画片。这种看似简单的安抚方式,却让孩子的双眼长期处于近距离盯着手机屏幕的状态,加之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孩子的视力逐渐受到了严重影响,最终发展成高度近视。
这并非孤例,而是近年来电子时代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儿童视力问题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孩子年纪轻轻就戴上了眼镜。眼科医生对此忧心忡忡,特别提醒家长,0~3岁的幼儿应完全禁用手机、电视、电脑等视频类电子产品,并严格控制其他年龄段孩子的使用时间,每次不超过20分钟,每天累积不超过1个小时。此外,家长还应引导孩子遵循保护视力的“三个20”法则,即20分钟近距离用眼后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景物20秒,以减轻眼睛疲劳,缓解视疲劳。
专家强调,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对于预防儿童近视至关重要。科学研究表明,每天户外活动超过2小时,可显著降低近视发生率。阳光中的紫外线B波对眼轴发育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有效预防近视的形成。因此,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远离电子产品的诱惑,让孩子在阳光下自由奔跑、玩耍,共同守护孩子的视力健康。保护孩子的视力,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过度依赖,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