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市值榜(ID:shizhibang2021),作者:武占国,编辑:贾乐乐,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GUIDE|■电商和快递的相互奔赴■为什么要跨界到对方地盘?■跨界的难点是什么?顺丰也想成为下一个东方甄选?最近顺丰在微信小程序低调上线直播带货,带货产品主要为生鲜水果等助农产品,顺丰踏上了现在最火的直播带货风口。这已不是顺丰第一次尝试踏入电商赛道,2010年推出综合电商平台,第二年拿到支付牌照,2012年又推出生鲜电商“顺丰优选”。后来O2O便利店、社区团购、跨境电商、无人零售,这些电商热门赛道,顺丰都没落下。顺丰之外,通达系也尝试过涉足电商,没有结果,都是“重在参与”。相比于快递涉足电商,更多的剧本是,电商企业挺进快递行业。比如京东从一开始就自建物流,阿里的菜鸟,先是快递企业信息服务者角色,如今也走向了自营,唯品会曾经有快递品牌品骏。抖音电商GMV不断创新高后,对抖音自建物流的传言不断,近期,就有传言称抖音要收购韵达,后来双方都辟谣了。电商是否早晚会走上自建物流之路?物流快递企业为什么把手伸到“衣食父母”的地盘?各自的优势以及阻力是什么?本文将回答这些问题。

电商与快递的跨界融合,正成为一场双向奔赴的探索之旅。从最早自建物流的民营企业美的、海尔,到京东、菜鸟等电商巨头,再到顺丰、通达系等快递企业,这场跨界大戏精彩纷呈。电商企业为何要进军快递行业?快递企业又为何要跨界电商?背后的动因与挑战究竟是什么?

01电商VS快递:互相跨界

最早自建物流的民营企业并非京东,而是美的、海尔等老牌家电企业。这些企业建立物流体系,主要是为了运送大型的家电产品,尤其是海尔的日日顺物流,2013年估值高达43亿元,还获得了阿里的战略投资。电子商务兴起后,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将线下数码家电通过线上销售,京东也成为第一批自建物流的自营类电商。快递属于物流行业的分支,也是随着电商快递发展而兴起的快递企业,通达系的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淘宝、天猫。

起初,阿里的态度是坚决不做快递业务,不与通达系竞争。后来,阿里开始通过入股通达系的形式实现物流的布局。今年,菜鸟集团高调入局,亲自下场做快递,主打半日达、当日达以及次日达。近两年,传言跨界最多的是拼多多和抖音。2020年,拼多多订单总量达383亿单,日均订单总量1.05亿单,同比2019年增幅94%。2021年,拼多多日均订单总量超1.6亿单,增幅52.4%。GMV已赶上京东,拼多多布局快递,庞大的订单量是它的底气。去年年初,多多买菜要做快递代收的业务在业内传开,先是“多多驿站”开通抖音账号,不到一周又在APP上线快递代收的申请接口。据媒体报道,多多买菜已与中通、圆通、申通、韵达、中国邮政等快递公司签署协议,打通签收系统。当时,外界都在猜测,拼多多是否通过快递驿站切入快递赛道。

直播带货大火后,抖音跨界快递行业的传言就没断过。2021年,抖音成立两家公司,分别涉及物流和供应链。在物流和仓储上,字节已经投资了不少于10家的机器人公司。抖音跨界快递,似乎只是时间问题。快手也一样,在末端试水过“按需配送”服务,也成立了供应链公司。可以看到,头部电商平台,不是在做物流就是在做物流的路上,至于能不能做成,谁能做成,还没有确定的答案。

快递跨界做电商,却有一种“前赴后继却屡战屡败”的壮烈。电商、跨境电商、社区团购、严选模式,快递公司从不缺席。除了上文提到的顺丰屡次尝试电商之外,2013年,中通快递旗下的B2C电商平台“中通优选”开始内测,韵达在2015年上线跨境电商平台“UDA优递爱商城”,后来社区团购火的时候,韵达也上线溜达社区购业务。2016年,圆通上线生鲜电商平台“鲜果优派”。从结果来看,无论是顺丰,还是四通一达,上线的电商平台,有的已经关了,仍然运营的大多不温不火,很多商品都处于暂不供货的状态。

02为什么电商跨界快递?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传统零售还是新零售,总是围绕“多快好省”做文章。电商刚刚兴起的时候,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跟不上,暴力装卸货问题严重,经常有客户因为物品损坏而投诉,而京东主要经营的是数码家电,手机、电视、冰箱等都属于易碎品,运输过程需要避免震动和颠簸。因此,京东对物流的布局更早。“快”和配送环节的“好”是京东持续了很多年的核心竞争力。

淘宝介入物流,是“多”所驱动的。2009年,淘宝天猫第一届双十一,此后四年,电商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增长率是这样97.9%、55.4%、67.5%、42.8%。就在双十一的第二年,快递企业开始出现爆仓现象,2011年快递企业的爆仓现象受到大范围关注。为了解决频繁出现的爆仓问题,2013年,阿里以快递企业信息服务者角色切入快递行业,成立菜鸟网络,十年来,对快递的控制逐渐加强。

随着电商变得成熟,消费者的选择更多,要求也变得更高、更多元。他们不仅关注产品的价格和品质,还注重购物的便捷性、服务人员的专业性和态度、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体验。每一个需求都可能催生新的市场、新的模式,比如“有趣”成就了内容电商,对“快”的极致要求,让即时零售成为新的大厂争夺地。打天下的时候,“快”“多”都是进攻的长矛利剑,但随着电商趋向于基建化、同质化,单个优势不再那么明显,补短板就成了守城的重要因素。

所以京东在补充三方商家的商品、把低价提到重要位置,淘宝在大力发展直播业务和布局自营物流,拼多多在搞品牌上行,抖音推出货架场景等泛商城,部分原因是希望提升商家复购。搞物流,提升配送的质量和效率,也是在补充短板,增加电商业务的竞争砝码。物流,也是供应链的重要构成。现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移已经是确定性趋势,物流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除了“快”,也能影响产品的品质与价格。布局物流更是电商的长线考虑。除了与电商业务协同,物流本身也是一个比较具有成长性的行业。

从国内来看,观研天下预计到2029年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6.8万亿元,年均增速达61.25%。其中,工业品物流是重要角色。比如京东物流已经把业务从电商零售扩展到企业工业品的配送服务,截至去年年底,京东物流在全国运营1500个仓库,全球80多个保税仓库。电商和物流这对好“搭子”还可以在海外复制,找到新的增长点。

03跨界难在哪里?

电商跨界物流行业的第一个关键因素是,是否具备资金实力。物流行业的产业链包括上游基建、设备、仓储地产,中游提供运输、仓储以及信息管理服务的企业,下游对货物运输需求的企业和个人。成立一家快递公司需要建设转运中心、购买运输车、快递信息系统,这些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典型的重资产模式。京东跨界自建物流,从一开始就不被外界看好,2013年,高领资本给京东投资3亿美元,京东才能继续坚持自建物流。

第二,是否具备规模效应。比如唯品会在2012年上市后,也做了类似京东的自建物流,但是2018年唯品会放弃自建物流,转向和顺丰合作。唯品会放弃自建物流的原因,平台订单量不足,尚未形成规模效应,2018年,唯品会GMV只有1310亿元,而京东是1.7万亿元,相差13倍。规模不够的还有小米,2018年,小米切入快递的模式类似菜鸟,通过信息服务的方式切入,经过4年多的运营,今年年初小米快递业务停止运营。

相比唯品会和小米,拼多多和抖音的规模已经很大,2022年,GMV分别超过3万亿元和1.5万亿元,对于跨界做物流他们虽然口头一直不承认,但却动作不断。再来看快递布局电商。快递跨界电商,门槛很低,只需要上线一个电商入口,然后通过第三方厂家拿货,再通过物流配送,就算是上线了电商业务。但做大很难。在与电商的合作中,快递公司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所以才会频频以低价抢市场,甚至爆发低于成本价的恶性价格战。也正是因此,快递公司希望向电商进攻,抓住利润的源头。

那么,快递做电商有什么优势?只有一个字,快。这一点在农产品上很重要,快递公司以往的跨界、顺丰现在的直播带货,多和生鲜有关。如果物流公司愿意让出物流部分的利润,有机会做到省。在“多”和“好”上面,物流的角色基本没有加成。“多”“好”和“省”往往是相互关联的,采购销量大,就有商品价格上和品质上的优势。所以,物流做电商具有确定性的优势,其实只有一个“快”字。

有人会说,那东方甄选开始的时候连“快”的优势也没有,不也跑出来了吗?那现在东方甄选的物流需求,顺丰会拒绝吗?会因为不是自己家的物流需求,就降低品质、降低速度吗?答案是不会。所以,“快”并不是差异化的优势。其他的要素,比如“多”“好”“省”“有趣”,都是和用户数量、质量相关的。理想的正循环是:内容越有趣,用户越多,需求越多,愿意合作的供应商越多,商品品质越可控,价格越有优势。而这些,快递公司和其他的商家、直播间、品牌基本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都需要从流量端、选品、营销等方面构建运营体系。

物流做电商,也只有到了一定规模之后,才能将“快”以及“省”变成消费者认可的优势。国际市场也是这样,电商做快递不鲜见,而快递跨界做电商的几乎没有,都是围绕主营业务做大规模,或者是内生式发展,或者是外延式并购,收购在电商快递和物流领域内具有专长的企业。比如联合包裹于2014年10月收购专门从事电商快递服务的i-Parcel,增强了其在低成本电商快递服务市场的竞争力;联邦快递2014年12月收购Genco逆向物流公司,增强了其在电商退货方面的处理能力。

当然,在电商纷纷自建物流平台的当前,虽然快递做电商没有什么优势,却也是必要的尝试。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观研天下
[2]《对电商与快递跨界竞争的思考》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06日

11:07
DeepSeek年初引爆国内大模型热潮以来,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中国互联网生态的各个角落。QuestMobile最新发布的2025年AI应用市场半年报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AI应用插件正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推动整个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AI应用市场呈现四大梯队格局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AI应用市场发展迅猛,形成了明...
11:07
AI音频生成领域的领军企业ElevenLabs于周二正式发布革命性音乐生成模型,并惊喜宣布用户可将创作成果用于商业用途。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这家成立仅三年的独角兽公司首次跨越核心业务边界,正式进军竞争白热化的AI音乐创作市场。此前,ElevenLabs凭借在文本转语音AI产品领域的卓越表现稳居行业领先地位,随后逐步拓展至对话机器人与跨语言语音翻译工具开发。此次...
11:07
销售自动化创业公司Clay正式宣布成功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公司估值飙升至31亿美元,这一里程碑式融资由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CapitalG强势领投。这一消息印证了TechCrunch早在6月份的深度报道。Clay的融资步伐堪称业界奇迹,其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仅仅六个月前,该公司刚刚敲定12.5亿美元的B轮融资,随后数月内又宣布了由红杉资本牵头的1...
11:07
近日,LegalZoom.com,Inc.(纳斯达克代码:LZ)正式宣布与OpenAI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出一款革命性的法律指导服务。该服务深度融合了OpenAI最新研发的ChatGPT代理功能,使ChatGPT能够全面接入LegalZoom海量法律资源库,通过尖端人工智能技术为全球用户提供专业、精准的法律信息与建议。图源说明:本图片由人工智能生成,图片授权...
11:07
2025年8月6日,硅铁期货市场迎来强劲反弹,主力合约日内涨幅显著扩大至4%。这一波动不仅反映出市场对硅铁供需关系的重新评估,也凸显了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密切关注。近期,受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硅铁市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走势。然而,今日的显著上涨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显示出投资者对行业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分析师指出,此次涨幅可...
11:07
2025年8月6日,华为算力概念板块迎来显著的市场关注,板块内个股普遍呈现强劲上涨态势。其中,东方国信股价涨幅突破10%,表现尤为抢眼,而直真科技、品茗科技、彩讯股份、云从科技、润和软件、华孚时尚等企业也纷纷掀起冲高行情。这一轮局部异动背后,或与市场对算力需求持续增长的积极预期密切相关,进而有效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相关个股的活跃度提升。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
11:07
今日,同步磁阻电机板块强势崛起,整体涨幅高达2.4%,成为市场焦点。板块内个股表现亮眼,其中卧龙电驱以3.68%的涨幅领跑,新时达紧随其后,上涨2.89%,而伟创电气也录得0.59%的稳步增长。此次板块整体上涨,主要得益于市场对高效节能电机需求的持续升温。随着绿色能源和节能减排理念的深入推进,高效节能电机正逐渐成为各行业升级换代的标配选择,其市场潜力与投资价...
11:07
2025年8月6日,数字水印板块迎来强势崛起,整体市场涨幅高达2.42%,成为当日资本市场的焦点之一。板块内个股表现亮眼,东方国信更是以惊人涨幅15.3%领跑全板块,展现出其强劲的增长动力。紧随其后的是恒信东方,涨幅达到3.8%,汉邦高科也录得2.61%的显著增长。此外,平治信息与科蓝软件的涨幅均突破2%,进一步印证了数字水印行业的蓬勃发展趋势。此次板块的集...
11:07
2025年8月6日,港股市场迎来了一波苹果概念股的强劲表现,相关企业股价纷纷走高,展现出市场对苹果产业链的高度关注。其中,比亚迪电子股价涨幅惊人,一度飙升超过10%,成为当日表现最亮眼的个股之一。紧随其后的是瑞声科技,其股价也录得了5.7%的显著涨幅,显示出该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强劲竞争力。此外,舜宇光学科技同样交出亮眼答卷,股价上涨幅度超过2%,进一步印证了市...
11:07
2025年8月6日,港股市场早盘呈现一片繁荣景象,黄金板块成为焦点,多只相关股票逆势上涨,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其中,山东黄金(01787)表现尤为抢眼,股价大幅攀升3.09%,最终报收于28港元,彰显其作为行业龙头的市场地位。紧随其后的是中国黄金国际(02099),其股价同样劲升2.98%,报70.95港元,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黄金领域的领先优势。此外,招金...
11:07
2025年7月下旬,国内重点钢铁企业的生产数据显示出明显的结构性变化。粗钢日产量从上个月同期的平均198.2万吨下降至7.4%,降至191.4万吨,反映出市场对高炉产能的调控力度有所加大。与此同时,生铁日产量也呈现同步回落态势,环比减少4.5个百分点,降至185.6万吨,显示出钢铁行业对原材料供应的谨慎态度。值得注意的是,钢材综合日产量反而微幅上涨0.5%,...
11:06
近期,一部名为《九尾狐男妖爱上我》的AI生成短剧在社交平台掀起热潮,抖音单平台播放量已突破1.8亿次。该剧从场景设计到角色塑造完全由AI完成,尽管网友纷纷吐槽"画面质感堪比PPT""九尾狐尾巴活像鸡毛掸子",但剧情中频繁的反转桥段与猎奇元素却成功吸引大量观众持续追更。目前该剧已连续更新27集,热度依旧不减。据制作人辣糖透露,AI短剧的制作周期比传统影视项目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