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Seibel作为Y Combinator的合伙人和Twitch的创始人,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如何构建最小可行产品(MVP)的精彩分享。他通过真实的YC加速器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确定MVP功能、构建原型和demo,以及如何向早期客户或投资者展示MVP。当我们畅想AI+产品的无限可能时,更应关注那些改变世界的神级产品是如何起步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如何构建一个真正有效的MVP。
在创业者的世界里,存在一种有趣的”midwhip梗”:一位是超级聪明的创始人,精通所有最佳实践;另一位则是初次创业、一无所知的创始人。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两类创始人往往比那些自诩聪明、努力尝试所有正确方法的创始人更早做出明智决策。在MVP构建中,最佳策略就是快速推出产品并进行迭代。将产品交给客户,了解它是否真正解决问题,然后不断改进。错误的做法是耗费数年时间进行市场调研、用户访谈、竞品分析,甚至组建庞大的团队——这些看似明智的步骤,实际上会分散你构建MVP的注意力。
MVP的核心价值在于,只有将产品置于用户面前,你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这并不意味着你的MVP一定成功,而是提供了与用户对话、解决他们问题的最佳途径。作为早期创始人,你的目标应该是:第一,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第二,与初始用户深入交流,明确产品如何帮助他们实现目标;第三,根据反馈不断迭代产品。通常经过3-6次迭代后,你的MVP会发生显著变化,你也会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
当前存在一种误区,许多创始人贬低MVP,转而追求”最小可爱产品”或”最小有用产品”,梦想着打造像iPhone那样改变世界的神级产品。但事实上,从看似不完美的起点开始,反而能更快走向成功。早期采用者通常不介意使用功能有限的产品,因为他们有实际需求,愿意尝试新解决方案。这些用户不会因为你最初的MVP不够完美而放弃,反而会与你共同成长。
YC经常面对创始人的恐惧:害怕产品不被接受,导致公司失败。但事实是,你的公司不会因此立即死亡。当你展示产品后,即使遭到拒绝,你仍然可以改进它,再次尝试。真正的问题在于,你是否被这种恐惧束缚,迟迟不敢推出MVP。还有那些自诩为”假冒的史蒂夫·乔布斯”的创始人,认为应该直接构建完美产品。但看看乔布斯最成功的产品,如iPod和iPhone,它们都经历了多次迭代才成型。第一代iPhone没有应用商店、不能录像,互联网连接也仅支持2G。这些产品最初都远非完美,但通过不断改进,最终成为经典。
让我们看看一些成功MVP的案例。Airbnb的初始版本:没有支付功能、没有地图视图、只能提供充气床、且仅限会议城市开放。Twitch最初只有一个页面,只有一个主播,没有游戏内容,流媒体系统也未完善。Stripe的早期版本功能极其有限,连YC创业公司都无法直接使用。这些产品都快速推出,功能有限,但吸引了早期用户。
那么,哪些人愿意使用这些MVP呢?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为”头发着火”的客户构建产品。当客户面临紧急需求时,他们不会等待完美解决方案,而是会接受任何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即使它不完美。这就是MVP的价值——它不是完美方案,而是能立即解决客户痛点的不完美方案。创业者应该优先追求那些”绝望”的客户,而不是那些对产品要求不高的用户。
有些创业者认为可以直接通过用户调研确定产品方向,但事实是,客户虽然了解自己的问题,但并不一定知道如何解决。只有将产品展示给他们,并询问是否解决了问题,才能真正开始与客户对话。即使是大型企业,其最初版本的产品也远非完美,只是达到了客户愿意接受的最低标准。
构建MVP的关键建议:设定明确截止日期,列出所有功能,然后逐一评估哪些是”绝望客户”真正需要的。最重要的是不要爱上你的MVP,因为它会不断变化。最明智的做法是快速构建并发布产品,然后根据反馈持续迭代。记住,拥有100个热爱你产品的人,远比拥有10万个对产品感到一般的人更有价值。当你发布MVP时,完全可以采用不可扩展的架构,一次服务一个客户,因为真正关心产品的客户会与你保持沟通,帮助你改进产品。
构建MVP是创业过程中最快的学习方式。大多数优秀的产品解决方案,都是在产品发布后、通过不断学习用户反馈才得以完善。创业者不应追求完美,而应追求快速学习。祝各位创业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