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Seibel作为Y Combinator的合伙人和Twitch的创始人,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如何构建最小可行产品(MVP)的精彩分享。他通过真实的YC加速器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确定MVP功能、构建原型和demo,以及如何向早期客户或投资者展示MVP。当我们畅想AI+产品的无限可能时,更应关注那些改变世界的神级产品是如何起步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如何构建一个真正有效的MVP。

在创业者的世界里,存在一种有趣的”midwhip梗”:一位是超级聪明的创始人,精通所有最佳实践;另一位则是初次创业、一无所知的创始人。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两类创始人往往比那些自诩聪明、努力尝试所有正确方法的创始人更早做出明智决策。在MVP构建中,最佳策略就是快速推出产品并进行迭代。将产品交给客户,了解它是否真正解决问题,然后不断改进。错误的做法是耗费数年时间进行市场调研、用户访谈、竞品分析,甚至组建庞大的团队——这些看似明智的步骤,实际上会分散你构建MVP的注意力。

MVP的核心价值在于,只有将产品置于用户面前,你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这并不意味着你的MVP一定成功,而是提供了与用户对话、解决他们问题的最佳途径。作为早期创始人,你的目标应该是:第一,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第二,与初始用户深入交流,明确产品如何帮助他们实现目标;第三,根据反馈不断迭代产品。通常经过3-6次迭代后,你的MVP会发生显著变化,你也会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

当前存在一种误区,许多创始人贬低MVP,转而追求”最小可爱产品”或”最小有用产品”,梦想着打造像iPhone那样改变世界的神级产品。但事实上,从看似不完美的起点开始,反而能更快走向成功。早期采用者通常不介意使用功能有限的产品,因为他们有实际需求,愿意尝试新解决方案。这些用户不会因为你最初的MVP不够完美而放弃,反而会与你共同成长。

YC经常面对创始人的恐惧:害怕产品不被接受,导致公司失败。但事实是,你的公司不会因此立即死亡。当你展示产品后,即使遭到拒绝,你仍然可以改进它,再次尝试。真正的问题在于,你是否被这种恐惧束缚,迟迟不敢推出MVP。还有那些自诩为”假冒的史蒂夫·乔布斯”的创始人,认为应该直接构建完美产品。但看看乔布斯最成功的产品,如iPod和iPhone,它们都经历了多次迭代才成型。第一代iPhone没有应用商店、不能录像,互联网连接也仅支持2G。这些产品最初都远非完美,但通过不断改进,最终成为经典。

让我们看看一些成功MVP的案例。Airbnb的初始版本:没有支付功能、没有地图视图、只能提供充气床、且仅限会议城市开放。Twitch最初只有一个页面,只有一个主播,没有游戏内容,流媒体系统也未完善。Stripe的早期版本功能极其有限,连YC创业公司都无法直接使用。这些产品都快速推出,功能有限,但吸引了早期用户。

那么,哪些人愿意使用这些MVP呢?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为”头发着火”的客户构建产品。当客户面临紧急需求时,他们不会等待完美解决方案,而是会接受任何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即使它不完美。这就是MVP的价值——它不是完美方案,而是能立即解决客户痛点的不完美方案。创业者应该优先追求那些”绝望”的客户,而不是那些对产品要求不高的用户。

有些创业者认为可以直接通过用户调研确定产品方向,但事实是,客户虽然了解自己的问题,但并不一定知道如何解决。只有将产品展示给他们,并询问是否解决了问题,才能真正开始与客户对话。即使是大型企业,其最初版本的产品也远非完美,只是达到了客户愿意接受的最低标准。

构建MVP的关键建议:设定明确截止日期,列出所有功能,然后逐一评估哪些是”绝望客户”真正需要的。最重要的是不要爱上你的MVP,因为它会不断变化。最明智的做法是快速构建并发布产品,然后根据反馈持续迭代。记住,拥有100个热爱你产品的人,远比拥有10万个对产品感到一般的人更有价值。当你发布MVP时,完全可以采用不可扩展的架构,一次服务一个客户,因为真正关心产品的客户会与你保持沟通,帮助你改进产品。

构建MVP是创业过程中最快的学习方式。大多数优秀的产品解决方案,都是在产品发布后、通过不断学习用户反馈才得以完善。创业者不应追求完美,而应追求快速学习。祝各位创业成功!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31日

04:55
2023年10月30日,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遭遇了一起紧急事件,一架进港航班因报告发动机故障被迫实施地面停飞。幸运的是,涉事的边疆航空3546号航班最终安全降落在指定跑道。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迅速介入并确认,此次事件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然而,这一突发状况对机场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显著影响。受此事件波及,肯尼迪国际机场的航班平均延误时间一度高达3小...
04:22
2025年10月31日,全球知名投资银行瑞银集团正式发布最新研报,宣布对科技巨头Meta和Alphabet的股价目标进行大幅上调。瑞银将Meta的股价目标从900美元提升至915美元,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目标价也由255美元上调至306美元。这一系列调整背后,是两家公司近期在广告业务复苏和人工智能技术布局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
04:22
2025年10月31日,在NASA就SpaceX火箭研发进度提出严厉批评后,这家航天巨头果断提出了一项创新的简化版登月方案。面对外界压力,SpaceX迅速响应,启动了新任务架构的全面评估工作,其核心目标在于加速宇航员重返月球的伟大征程,同时显著提升任务的安全性。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SpaceX的技术实力,更彰显了其勇于担当的企业精神。 根据双方签署的40亿美元...
04:22
2025年10月31日,全球医药巨头丹麦诺和诺德正式宣布达成一项历史性收购交易,将以高达9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收购专注于肥胖症药物研发的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Metsera。此次交易的每股现金报价为56.50美元,若Metsera在研发过程中达成特定科学里程碑,诺和诺德还将额外支付21.25美元的里程碑奖金。这一报价不仅超越了辉瑞此前提出的73亿美元收购方案,更被...
03:18
10月31日,Globalstar股价迎来惊人飙升,盘中一度触及52.60美元的历史高点,单日涨幅高达27%,成交额也创下近期新高。这一异常波动背后,市场盛传埃隆·马斯克麾下的航天巨头SpaceX正积极寻求收购这家卫星通信企业。消息一出,投资者纷纷抢购,推动股价持续攀升,显示出市场对该潜在交易的浓厚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股价大幅波动伴随着成交量的显著放大,...
02:15
2025年10月31日,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在公开场合坦诚表态,承认公司在推动女性高管晋升方面遭遇显著瓶颈。这位华尔街顶级投行掌门人指出,尽管近年来集团在性别多样性议题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但高层管理团队中的女性比例始终未能达到理想水平。所罗门强调,高盛将着力优化内部晋升机制,同时加强包容性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制度创新与人文关怀双管齐下,为更多女性人才提...
02:15
汇丰控股于本周四正式宣布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计划斥资140亿美元收购其香港旗舰子公司恒生银行的少数股东权益。这一交易预计将在2025年3月底前完成,相较于原定2026年上半年的计划,时间表大幅提前,彰显了集团加速整合资源的决心。此次调整后的交易时间表不仅体现了进展的加快,更预示着汇丰控股在亚太地区金融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具体的交易细节与执行方案将于下月公布,引发...
02:15
2025年10月31日,备受瞩目的商业交易再度升温,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和)与法国电信巨头Iliad正式宣布,已启动双方在意大利电信业务的合并初步磋商。这一潜在合作标志着两大电信运营商在欧洲市场的战略布局迈出重要一步,有望重塑意大利电信行业的竞争格局。 据悉,Iliad在意大利市场的业务估值高达30亿欧元以上,其丰富的用户基础和先进的网络技术将成...
02:15
近日,一项名为Argentum的AI训练项目正式启动,吸引了约150名来自麦肯锡、贝恩、BCG等顶级咨询公司的前顾问加入。这些资深专家将运用其丰富的行业经验,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专业指导,帮助AI逐步掌握咨询行业的初级任务。据悉,该项目由一家专注于数据标注领域的初创公司运营,该公司此前曾成功组织前投行员工参与金融建模AI系统的训练工作。由于项目涉及敏感信息,知...
02:15
10月30日,历史性时刻在吉林长春上演。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这辆承载荣耀的车型是一汽奥迪A5L。这一壮丽成就不仅刷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记录,更标志着中国汽车制造业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里程碑——一汽-大众成为国内首家产销总量突破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 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是一汽-大众发展历程中的辉煌篇章,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实力与自信的生动体现。它不...
00:36
2025年10月30日,上市公司有棵树(股票代码:300209.SZ)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原定于10月31日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将延期披露。公告指出,此次延期主要源于公司内部接管工作的复杂性。目前,有棵树正全面接管原有资产、业务运营、财务体系、人力资源及办公场所等关键环节,但部分第六届董事会成员及管理层人员未能按计划完成离任交接程序,直接影响了季度...
00:06
2025年10月3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在上海正式交付,标志着我国在大型LNG船建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次日,同型船将紧随其后交付,进一步彰显我国造船实力的飞跃。据行业统计,今年全年预计将交付大型LNG船11艘,这一数字不仅创下单年交付量新纪录,更凸显我国在全球LNG运输船市场的领先地位。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新接绿色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