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8日,浙江温州的王女士带着确诊白斑病的孩子前往医院接受紫光灯治疗。当紫光照射到孩子皮肤时,一个令人意外的现象出现了——不仅孩子的皮肤,连王女士和家人的衣物都发出了幽幽的蓝光。这一奇特的荧光反应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经过仔细排查,王女士发现荧光的真正源头竟然是家中正在使用的洗衣粉。她惊喜地发现,洗衣粉包装袋内侧以及洗衣机内壁残留的泡沫,在紫光灯下都呈现出强烈的蓝色荧光。为了验证这一发现,王女士特意进行了对比实验。她来到邻居家中,发现同样使用同款洗衣粉的邻居家中也出现了同样的荧光现象,而平时使用洗衣液的妹妹家中则完全没有这种现象。这一对比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荧光反应确实与洗衣粉中的某种成分有关。
针对这一现象,多位化学专家给出了专业解析。原来,现代洗涤剂中普遍添加了荧光增白剂,这种化学物质能够吸收紫外线(波长范围340-380纳米),然后反射出蓝光(波长范围400-450纳米),从而中和衣物表面的黄色调,使衣物在视觉上显得更加洁白亮丽。由于紫光灯富含紫外线成分,当照射到含有荧光增白剂的衣物时,就会激发出明显的蓝光反应。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荧光现象与洗涤剂的形态(洗衣粉或洗衣液)无关,而关键在于产品是否添加了荧光增白剂。
专家进一步指出,荧光反应在自然界中其实非常普遍。许多常见物质如虾蟹壳、水母、酱油、咖啡以及维生素A等,都具有一定的荧光特性。然而,紫外线灯虽然能够检测出荧光现象的存在,却无法区分荧光物质的种类或判断其是否具有毒性。因此,对于市面上合规使用的荧光增白剂与可能有害的化学物质,紫外线灯并不能有效区分。这一发现也提醒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必对正常的荧光反应过度担忧,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洗涤产品才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