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嵊州,或许许多人并不熟悉。但若提起杭州小笼包,那可谓家喻户晓。正如兰州拉面并非源自兰州,杭州小笼包也并非诞生于杭州,它实际上来自浙江的嵊州。嵊州不仅是杭州小笼包的诞生地,更是越剧的发源地。这座位于浙江东部的县级市,由绍兴市代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下“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的诗句,诗中的剡溪正是嵊州境内的一条河流。对于嵊州人而言,他们骄傲地宣称:嵊州是千年剡溪唐诗路,百年越剧诞生地,书圣王羲之与雕圣黄公望的归隐之地。嵊州三面环山,地理条件决定了当地难以依靠农业实现富裕。然而,去年嵊州的GDP达到了711.1亿元,人均GDP近10万元,在2022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行榜中位列第91位,堪称一匹黑马。在嵊州的众多产业中,领带产业尤为突出。该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领带生产基地,也是全球领带、服饰、真丝产业链最为完善、配套最为齐全的地区之一。嵊州的领带产量占全国90%,世界60%,据说全球每三条领带中,就有两条来自嵊州。目前,嵊州拥有领带专业生产企业2000多家,2021年上规企业41家,上规企业领带工业总产值25.26亿元,占全市GDP的4.65%。年产领带1.1亿条,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可以说,中国领带产业的兴衰变迁史,就浓缩在嵊州这座小城之中。

01从小作坊到走向世界
上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西服热”席卷内地,年轻人纷纷穿上西装,系上领带,西服产业迅速崛起。受此影响,领带产业在嵊州应运而生。最初,领带的制作多依赖人工,村里的年轻人纷纷进入外贸领带厂学习手艺、打工,家庭小作坊也逐渐增多。不到十年间,中小型领带企业在嵊州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迅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同时,在理念、组织、技术和营销等方面的创新,为嵊州领带产业打开了新局面。1992年,嵊州中国领带城落成,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服装品牌和领带批发商,当年出口领带6000余万条,成交额达13.6亿元,税利超过1500万元,生意异常火爆。此后,嵊州涌现出1000多家领带生产企业,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年销领带3亿多条,占全国产量的五分之四、世界的三分之一,全球领带生产加工基地也从意大利等地转移至嵊州。直至2007年,嵊州领带产业仍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其遭受重创。加之缺乏原材料市场和基地,嵊州领带企业长期受制于上游蚕丝供应商。为突破困境,嵊州领带企业纷纷在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发展了100万亩的蚕桑基地,首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同时,部分企业开始研发工业化养蚕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大幅提高养蚕效率,增强蚕丝供应的稳定性,拓展从原材料到加工为一体的领带制造产业链。2019年1月20日,嵊州巴贝集团年产1万吨鲜茧的养蚕流水线成功投产,标志着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这一世界性难题被嵊州企业攻克。为攻克该难题,巴贝集团历时7年,投资超过3.5亿元。工厂化养蚕成功后,200个工人的年产量相当于农村10万个农户养的蚕茧产量,且蚕丝强度、清洁度明显优于传统饲养的蚕丝,质量达到国家标准5A级以上,为下游高档蚕丝产业提供了优质原料保障。工厂化养蚕模式不仅颠覆了5000多年传统养蚕模式的技术,将工业化手段植入农业化经营,更实现了蚕、桑分离,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跨界发展探索出一条全新之路。

目前,嵊州中国领带城集印染、织造、制作于一体,拥有1000多家领带企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领带批发市场。嵊州年产领带3亿条,出口1.6亿条,产值超过100亿元,远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量占据全国市场的90%,几乎承包了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领带市场。

02扭转困局,长远发展
作为中国三大领带生产国之一,全球领带生产、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中国领带产业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根领带”到几十年的“快而大”生产发展后,正面临“量大价低”的瓶颈。据业内人士称:“嵊州的领带企业超过1000家,但市场蛋糕就这么大,领带行业正成为一个微利行业。”为解决这一问题,需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入手。面对外部环境,行业遇冷,唯有抱团取暖。市领带行业协会率全行业连续8次提价,在国际采购商手中争夺定价话语权。此后4年间,嵊州领带的出口价从2008年的2.2美元涨至2013年初的3.25美元。在内部,电商成为领带产业创新的重要途径。过去,领带城里遍布近200家大小店铺,商家既开店做零售,也开店等厂家上门,同时店内还进行领带加工,一间小店铺就像门店、工厂和办公室的结合体。如今,领带城不再像过去那样热闹,许多手工活已由大型厂家的机器完成,人们主要进行打结绕圈等简单工作。线上销售已成为领带商家的主要销售渠道。法国时装成衣协会驻华代表皮埃尔·塔乐比表示,领带的最大市场仍在中国,“通过分析大数据,进而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可进一步升级领带的品牌市场。”嵊州大力推进“电商换市”,努力转变营销方式的创新。雅士林、巴贝等领带服饰企业通过举办丝品花型设计大赛、推行电商交易等措施,加大了“嵊州领带”区域名牌推广力度。2013年下半年,由嵊州领带行业协会牵头,以丹鲁依、天乐、帅丰等企业共同创办的“嵊州市浙东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式开园,推动了嵊州经济的跨越发展。

世界各国领带行业的发展规律显示,从欧洲到美国,再到日本、韩国,各国领带行业的黄金时期只有25-30年。过了这个阶段,90%的领带行业会因成本过高、产能过剩而转移到其他地区。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10年左右,嵊州的领带产业正好发展了二十多年,依靠简单的加工生产已难以持续发展。历史上,只有德国和意大利的领带产业生存期长达90年,长寿的原因在于工艺改良、新产品创新、品牌提升,即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此,许多嵊州领带企业打造了高效的全自动化缝纫生产线,在面料上,也从单一面料转向多元化材料。近年来,经过大浪淘沙,嵊州的企业逐渐优胜劣汰,例如以前有100家生产企业,现在剩下一半,但这50家的产量却能持平之前100家的产出。他们的加工生产技术越来越先进。之前嵊州几乎所有的领带厂都做贴牌加工,如今他们也在筹划通过互联网打造自己的品牌。目前,嵊州拥有专业设计人员800多人,具备日产花型2000个及4小时实现从花型设计到成品领带的制作能力。在连续8届全国领带花型设计大赛中,嵊州领带企业设计师获得3个特等奖、一个特别创意奖及11个一等奖。可以说,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嵊州的企业和政府都卯足了劲做出改变,提升自己。

03一条领带,托起一方产业
在新时代,面对有限的发展空间,嵊州的领带企业也在寻找“二次创业”的机会。从领带产业向真丝产业转移,嵊州具有天然的优势。真丝家纺、服装、内衣等与领带在技术、设备、设计方面相通,客户重合度也高,转型风险相对较小。目前,嵊州全市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领带企业,正在向家纺、服装等产业拓展延伸。一些领带生产企业的针织服装占全部产值的比重超过一半。“巴贝”的家纺、“加佳”的针织、“鑫利达”的内衣、“麦地郎”的丝巾和围巾……这些嵊州知名领带企业,在坚守领带主业的同时,也成功开发出第二、第三曲线。其中,麦地郎研发的两款以“四叶草”为元素的精品领带,被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组选中,作为博览会官方指定礼品送给外宾。可以说,从1985年生产第一条领带开始,到今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领带生产基地之一,30多年的发展,嵊州领带托起了一方产业。嵊州围绕领带产业纵向打通了从原料到终端等各个环节产业链,横向实现了产品多元化、系列化,由领带延伸出来的产品同时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嵊州整个城市向着现代产业集聚地发展。当然,这整个过程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嵊州市政府在建基地、打品牌、产业延伸、引进人才等全方位予以帮扶,为领带企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环境。2015年,在嵊州城南新区,距离中国领带城不远,一个巨大的建筑群拔地而起,这就是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投资约30亿元。这是嵊州打造“时尚产业之都”的系列工程之一。定位于“世界领带总汇、中国真丝之都、服务经济平台”,是集交易、展示、技术、科研、批发、电子商务、仓储加工、物流配送、休闲观光、办公、信息发布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市场群。中心的建立,旨在通过现代物流和产业集群区,取代传统的领带城摊位式交易,提档升级,形成现代化专业市场群与电子商务产业圈联动、领带产业工业化与市场化互动提升的新局面。同时,为了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提高嵊州领带的竞争力,在质量检测、交易市场、信息发布、设计交流等方面,嵊州都具备着完备的服务体系。浙江省嵊州领带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设立有花型资料库。浙江省领带真丝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以及“中国领带在线”和省级领带外贸预警平台、嵊州真丝·领带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公共服务平台,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2015年,嵊州就先后投入约23亿元用于上游整合、设计研发、技术攻关等项目建设,研发总投入约占集群销售总收入的3.2%。此外,政府协同企业积极到云南、广西、四川等西部省份建设蚕桑基地,目前已达108万亩,如果全部实现量产,年产蚕丝可达几千万吨,基本可满足嵊州领带企业的生产需求。在创新和人才建设方面,嵊州政府还出资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用于上游整合创新、科技创新、品牌运作等。出资4000万元,与清华美院、浙江理工大学、西安美院等院校合作,成立花型设计培训中心和组建嵊州领带学院,培育领带设计、研发和产品创新的专业人才。连续举办17届“中国领带名城杯”国际丝品花型设计大赛,引领时尚设计潮流,培养优秀设计人才。同时,在行业参与制订《领带》行业及国家标准,新国标于2021年10月执行实施;参与制订浙江制造《通用领带》标准,该标准于2017年10月实施。可以说,这是嵊州领带企业与政府的一场双向奔赴。一整套完整的计划实施,为嵊州领带产业的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也让嵊州领带托起了一方产业。

04结语
30多年,嵊州把领带的产量做到占全国90%、世界60%。在这个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嵊州成熟的产业集群模式发展。就像一碗兰州拉面,拉动了化隆的产业集群。一条领带,也拉动了嵊州的产业集群,绣出了一条国际化的产业链条。一个强大的产业集群背后,靠的是不同的产业所支撑。生态越丰富,韧性就越强,只有做到极致的效率,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无法超越的竞争力。而在产业集群最常见的就是“背篓里的龙虾”现象。一只龙虾想爬出背篓,呼吸外面的空气,下面的其他龙虾就会把它揪回来。这是最绝望的内卷之地,谁也别想出头。就像最先走出洞穴看到外面世界的那个人,最后被同伴杀死。像箱包之都的河北白沟就容易见到令人窒息的降价拼杀。任何一家公司花费几个月开发的新产品,只要一冒头,过不了几天,就会有另外的厂家开始销售同款。这意味着,没有企业愿意投资和开发新品。而这种情况,在很多自发生长的产业集群中,都很常见。这些陷在背篓里的集群,下一步很容易零落飘散。而在嵊州中国领带城,所有制造好的领带,都会先接受质量检测,只有达到一定标准,才会出口到国外市场上。这种方式不仅杜绝了各领带企业之间的恶意竞争,也提高了嵊州领带在国际市场上的口碑,而且在国际市场上所有企业都参与了定价,避免出现低价倾销的现象。这无疑有利于嵊州打破一个地区领带生产的短期规律,也更利于嵊州的长远发展,是嵊州市政府一种长期主义视野的体现。目前,嵊州已形成了”小产品大市场、小区域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小政府大服务”的领带产业集群,是世界最大的领带生产基地和浙江省21世纪最具成长性的十大国际性产业集聚区之一。只有所有的龙虾都团结起来,才能爬出背篓。只有集群不陷在“背篓”里,才能走出内卷,走向国际。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29日

16:36
近期人形机器人板块经历了一波显著修复性上涨,这主要得益于市场风险偏好的逐步改善以及关于验厂推迟传言的消散。中信建投的最新研报分析指出,随着利空因素的逐步消化,行业整体情绪得到明显回升,相关指数已成功重回上升通道,展现出较强的市场信心。 特斯拉在其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透露了关于Optimus V3生产线的重要信息,宣布该生产线将推迟至2026年底前启动。尽管...
16:36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品牌如何在AI平台中脱颖而出,已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要解答这一难题,我们首先需要认识一个新兴的营销策略——GEO。GEO,全称为生成式引擎优化(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其核心目标是让品牌内容能够被AI搜索工具理解、引用和推荐,最终被纳入AI生成的答案中。这与传统的SEO(搜索引擎优化)专...
16:35
10月28日,古越龙山正式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整体营收达到11.8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1%。尽管营收有所下滑,归母净利润却表现稳健,实现1.35亿元,同比增长0.17%。具体来看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2.9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6.96%,但净利润逆势上扬,达到4457.99万元,同比增长11.78%。从产品结构来看,中高...
16:35
10月29日,一则关于“宝宝巴士低俗广告”的舆情迅速引爆网络,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据多位用户反映,其旗下知名儿童启蒙APP“宝宝巴士儿歌”在开屏界面赫然出现了包含成人元素及低俗擦边直播内容的第三方广告,严重违背了儿童应用的安全使用原则,给众多家庭用户带来了不适与担忧。 面对此次危机,宝宝巴士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作出公开回应。他们坦诚承认,涉事低俗广告确系第...
16:35
大富科技近日正式宣布一项重大资产处置计划,公司董事会已一致审议通过《关于拟挂牌出售乌兰察布市大盛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9%股权的议案》。此举源于大盛石墨在经营层面未达预期目标,为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资产回报率,大富科技决定通过省级以上产权交易机构公开挂牌转让所持全部股权。根据方案规定,本次挂牌价格将不低于专业评估机构的最终评估值,而最终成交价格则将完全由市场...
16:35
开山股份近日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宣布其全资子公司Kaishan Terra Green Ammonia Limited将在非洲肯尼亚启动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绿色能源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建设一座年产48万吨的绿色化肥生产基地,并配套建设地热电站,总投资额高达59.96亿元人民币。这一战略举措不仅将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更彰显了开山股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远见卓识...
16:35
10月27日,浙江信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国信证券就北交所首轮问询正式作出回应,重点针对公司治理结构与独立性质疑展开详细说明。根据最新披露信息,王海江夫妇通过直接持股及控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99.05%的表决权,这一股权结构引发了监管层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的深度关注。 问询函中特别指出,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率达26.67%,且存在较多...
16:35
中粮科技在最新业绩说明会上重磅宣布,其研发的D-阿洛酮糖作为大健康领域的明星产品,已成功吸引多家行业领军企业的目光。目前公司已与数家头部茶饮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引入D-阿洛酮糖等健康成分,共同推动食品产业的健康化升级进程。这一合作不仅彰显了中粮科技在健康食品领域的创新实力,更预示着大健康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公司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公告,整...
16:35
10月28日,在备受瞩目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文灵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剖析了当前全球发展趋势。她指出,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世界格局,而中国企业凭借持续的创新突破和卓越的市场表现,正逐步在全球舞台上赢得高度认可与关注。这一宏观背景下,养老金融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亟需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带来的深刻影响。 王文灵强调...
16:35
10月27日,盘江股份(SH600395)正式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经营业绩呈现分化态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12.11%,展现出稳健的增长势头。然而在盈利能力方面,归母净利润却出现亏损,达到1738.3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反映出公司盈利端面临一定压力。具体来看,第三季度净亏损扩大至1228.8万元,较去年...
16:35
2025年10月29日,京东七鲜小厨迎来重大升级,正式向公众公开其全部食材供应商名单,并同步上线24小时后厨现炒直播服务。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平台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更通过技术手段将透明度提升至全新高度。此次公布的供应商名单中,涵盖了金龙鱼、十月稻田、正大集团、海天、中盐等业内知名品牌,其供应品类丰富多样,全面覆盖了菜肉粮油及调味品等日常生活所需。消费者现在...
16:35
2025年10月29日,钱江生化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其全资子公司启潮生物倾力打造的生物农药原药及制剂搬迁项目已正式迈入试运营阶段。这一重要里程碑的达成,不仅彰显了公司对生物农药产业的坚定投入,更体现了其在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道路上的持续突破。 该项目坐落于园区核心区域,专注于研发和生产赤霉酸系列原药及制剂,以及一系列新型环保型农药产品。启潮生物凭借先进的工艺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