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短剧正掀起一场带货风暴,成为电商流量新风口。近期,红果短剧平台启动带货内测功能,用户观看短剧时暂停页面会自动弹出”搜同款”提示,点击即可直达剧中同款商品购买页,无需跳转抖音即可完成交易。据公开消息,该功能已覆盖平台大部分短剧,包括《盛夏芬德拉》《好一个乖乖女》等爆款作品,为用户带来无缝购物体验。

抖音布局红果生态的考量显而易见。一方面,抖音电商增速放缓,2024年GMV约3.5万亿元,同比增幅30%,而红果短剧正以惊人速度崛起。今年6月,红果月活用户达2.12亿,超越优酷,上半年贡献多部播放量超20亿次的爆款作品。另一方面,红果短剧的快速崛起为抖音电商提供了理想流量入口,二者生态打通将补齐抖音电商生态拼图。

红果短剧带货模式能否成功?以《盛夏芬德拉》为例,这部上线首日播放量破亿的”短剧细糠”成为带货试验田。用户暂停播放时,系统自动识图弹出”搜同款”提示,点击后跳转购买页面,商品打上”剧同款”标识,下方还有类似商品推荐。值得注意的是,不仅角色穿搭可一键识图,腕表、婚纱等场景物品同样支持搜索,这得益于抖音商城强大支持。红果短剧此前变现模式包括广告分账、内容分账和会员付费,但免费心智使会员套餐吸引力不足。

这种”内容即电商”模式为抖音电商新增外置触达入口。将商品置于情感张力场景中进行情境化种草,”演员同款”加速决策,站内即时转化简化搜索路径,提高转化效率。红果短剧的崛起是这一模式的基础:超2亿月活流量为平台带来变现压力,而《盛夏芬德拉》《18岁太奶奶驾到》等爆款作品提供内容支撑,同时助力短剧演员”升咖”。

红果短剧2亿月活引爆带货新风口插图

“搜同款”功能已惠及部分商家,如《盛夏芬德拉》女主闺蜜红色小背心售超千件。但仍有不足之处:推荐精准度不足,同款商品可能来自不同商家;搜索结果多为新店或低评级店铺,引发消费者顾虑;部分古装短剧暂停时无同款提示;商家能否获得持续销量提升尚待验证。目前抖音尚未与短剧公司沟通分成问题,更像将平台内”搜同款”功能简单移植,完善功能模块、融入抖音电商生态是下一步重点。

红果短剧”电商化”为抖音带来新流量入口和消费场景。虽然抖音电商已足够庞大,但维持增速关键在于”好内容”。红果短剧强剧情、快节奏、高情绪价值特点,配合2.12亿月活用户,若能转化为电商流量将创造全新高质量来源。目前复用抖音电商体系,包括商城、支付系统等,显示平台正尝试打通产品生态,强化”内容+电商”护城河。

抖音在内容生态协同方面已有所行动:5月成立短剧版权中心,整合资源统一提供内容。短剧正成为大厂和电商平台新宠:小米上线《时空合伙人》进军短剧赛道,推出”围观短剧”APP;支付宝首页增短剧入口;百度AI短剧生成平台公测;京东、拼多多、淘宝等也在强化站内短剧生态。字节跳动也在推动旗下产品接入抖音商城,如10月升级的豆包可推送相关商品链接,整合本地生活与抖音团购服务。

红果短剧生态打通有助于平台开拓新变现模式。其”搜同款”类似品牌定制短剧,如韩束通过22部定制短剧获得75亿次曝光,助力GMV达33.4亿元。红果模式将抖音商城海量货源作为”定制”对象,这种初级形态可能发展为商家品牌参与短剧生态的场景定制,剧情创作需考虑商品植入逻辑。目前鞋服、家居生活类产品更适配此类场景。

红果短剧2亿月活引爆带货新风口插图1

对商家而言,关键是将同款卖成爆款。平台仍面临诸多风险:从”货”的角度,短剧场景植入有限,不同题材适配度差异大,用户对低价商品存疑,高客单价商品接受度低;剧中商品因滤镜等手段呈现完美,与实物存在差距可能引发货不对板质疑。从商业模式看,同款商品能否卖爆依赖短剧质量和商品周期,存在可持续性风险。

红果短剧本身也需应对挑战:平衡用户体验与商业化,以更少干扰方式自然带动转化;优化购物体验,提高”同款”产品推荐精确度。当前距离短剧带货全链路跑通仍有距离。对抖音来说,建立公平透明的分成机制至关重要,才能让短剧同款带货更具可行性。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01日

00:57
2025年11月1日,淡水河谷发布最新业绩进展,正式确认公司正稳步迈向年度业绩目标。作为全球矿业巨头,淡水河谷近期在全球范围内同步推进矿区运营优化与产能扩张计划,将铁矿石和镍等核心产品的生产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作为战略重点。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展现了公司对可持续增长的坚定承诺,更体现了其对股东回报的持续关注。淡水河谷管理层表示,尽管当前外部市场环境存在一定波动,但...
00:57
2026年,毕马威将启动一项创新举措,对员工在年度绩效评估中运用人工智能工具的效果进行全面审查。这一重要计划由毕马威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负责人Niale Cleobury亲自披露,旨在通过微软Copilot等先进AI工具的数据追踪系统,精准评估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AI应用水平。 该举措的核心目标在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咨询业务领域的深度整合,从而显著提升团队的工...
00:57
2025年11月1日,备受瞩目的科技企业明略科技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敲钟上市,正式宣告其首次公开募股(IPO)圆满收官,此次融资总额高达10.2亿港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作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者,明略科技此次IPO不仅为其注入强劲发展动力,更标志着其全球化布局迈入崭新阶段。 本次发行在港交所主板顺利进行,发行价格精准定位于区间中位,充分展现了公司稳健...
00:57
2025年10月31日,备受瞩目的南京硅基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主板上市申请,标志着这家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多年的科技企业迈出了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此次联席保荐人由招银国际与星展银行联合担任,为公司的上市之路提供了强大的专业支持。作为国内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领军企业,硅基智能科技始终致力于推动AI技术的创新突破,此次选择登陆港交所主...
00:27
2025年11月1日,全球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正式宣布,人工智能技术在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公司高层强调,通过深度整合AI技术优化勘探、钻井及生产全流程,不仅能实现运营效率的跨越式提升,更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为能源企业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 埃克森美孚目前正积极推进一系列前沿项目,将AI驱动的预测模型与自动化系统应...
00:27
2023年10月31日,中国自动驾驶技术领军企业文远知行在阿联酋迪拜正式获得纯无人驾驶Robotaxi商业化运营许可,这一历史性突破标志着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进程迈入新纪元。该许可为文远知行授权在迪拜特定区域部署完全无需安全员干预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实现了从测试阶段到商业化运营的跨越式发展。作为全球首批获得此类许可的企业之一,文远知行此次获批的商业化运营...

2025年10月31日

23:55
2025年10月31日,西部超导在一场备受瞩目的业绩说明会上宣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公司自主研发的MgB2等超导产品已成功实现规模化量产。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彰显了西部超导在新型超导材料研发领域的强大实力,更标志着我国超导技术产业化的新里程碑。据悉,这些超导产品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稳定性与优异的质量控制水平,各项关键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23:55
2025年10月31日,小米集团正式宣布可穿戴部门创新产品业务负责人李创奇已正式离职。据行业消息透露,李创奇近期已离开小米团队,但公司方面并未公开其离职的具体原因。这一变动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毕竟李创奇在小米智能穿戴及新兴硬件产品的研发与战略规划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尽管李创奇的离职给外界带来了一些疑虑,小米集团却通过官方声明传递出积极的信号。公司强调,相关...
23:24
2025年10月31日,鼎智科技正式发布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向外界展示了其在人型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作为关键零部件供应商,鼎智科技已与智元机器人、脉塔智能等业内领先企业建立了稳固的订单合作关系,为人型机器人研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公司专注于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旋转关节模组等核心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这些产品是人型机器人实现精准运动控制的关键...
23:24
2025年10月31日,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英伟达正式宣布,将携手三星、SK Telecom、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韩国电信(KT)、LG U+以及延世大学,共同启动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项目,旨在研发下一代AI-RAN(人工智能无线接入网)与6G通信基础设施。这一战略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全球科技界在推动移动通信技术革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预示着未来...
23:24
2025年10月31日,备受瞩目的生物制药企业麓鹏制药有限公司-B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主板上市申请,标志着这家创新药企迈出了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此次IPO由业内知名的中信证券独家担任保荐机构,展现了资本市场对该企业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麓鹏制药计划通过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重点投向前沿新药的研发、多期临床试验的推进以及企业日常运营的优化,为...
23:24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当地时间10月31日紧急宣布,多家制药企业联合召回了超过58万瓶盐酸哌唑嗪降压药。此次召回行动由新泽西州的梯瓦制药和美源健康服务公司于本月月初率先发起,主要原因是部分药品批次可能含有亚硝胺类杂质。这类杂质已被证实具有潜在致癌风险,对长期用药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盐酸哌唑嗪作为一种常见的降压药物,同时广泛应用于治疗创伤后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