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短剧正掀起一场带货风暴,成为电商流量新风口。近期,红果短剧平台启动带货内测功能,用户观看短剧时暂停页面会自动弹出”搜同款”提示,点击即可直达剧中同款商品购买页,无需跳转抖音即可完成交易。据公开消息,该功能已覆盖平台大部分短剧,包括《盛夏芬德拉》《好一个乖乖女》等爆款作品,为用户带来无缝购物体验。
抖音布局红果生态的考量显而易见。一方面,抖音电商增速放缓,2024年GMV约3.5万亿元,同比增幅30%,而红果短剧正以惊人速度崛起。今年6月,红果月活用户达2.12亿,超越优酷,上半年贡献多部播放量超20亿次的爆款作品。另一方面,红果短剧的快速崛起为抖音电商提供了理想流量入口,二者生态打通将补齐抖音电商生态拼图。
红果短剧带货模式能否成功?以《盛夏芬德拉》为例,这部上线首日播放量破亿的”短剧细糠”成为带货试验田。用户暂停播放时,系统自动识图弹出”搜同款”提示,点击后跳转购买页面,商品打上”剧同款”标识,下方还有类似商品推荐。值得注意的是,不仅角色穿搭可一键识图,腕表、婚纱等场景物品同样支持搜索,这得益于抖音商城强大支持。红果短剧此前变现模式包括广告分账、内容分账和会员付费,但免费心智使会员套餐吸引力不足。
这种”内容即电商”模式为抖音电商新增外置触达入口。将商品置于情感张力场景中进行情境化种草,”演员同款”加速决策,站内即时转化简化搜索路径,提高转化效率。红果短剧的崛起是这一模式的基础:超2亿月活流量为平台带来变现压力,而《盛夏芬德拉》《18岁太奶奶驾到》等爆款作品提供内容支撑,同时助力短剧演员”升咖”。

“搜同款”功能已惠及部分商家,如《盛夏芬德拉》女主闺蜜红色小背心售超千件。但仍有不足之处:推荐精准度不足,同款商品可能来自不同商家;搜索结果多为新店或低评级店铺,引发消费者顾虑;部分古装短剧暂停时无同款提示;商家能否获得持续销量提升尚待验证。目前抖音尚未与短剧公司沟通分成问题,更像将平台内”搜同款”功能简单移植,完善功能模块、融入抖音电商生态是下一步重点。
红果短剧”电商化”为抖音带来新流量入口和消费场景。虽然抖音电商已足够庞大,但维持增速关键在于”好内容”。红果短剧强剧情、快节奏、高情绪价值特点,配合2.12亿月活用户,若能转化为电商流量将创造全新高质量来源。目前复用抖音电商体系,包括商城、支付系统等,显示平台正尝试打通产品生态,强化”内容+电商”护城河。
抖音在内容生态协同方面已有所行动:5月成立短剧版权中心,整合资源统一提供内容。短剧正成为大厂和电商平台新宠:小米上线《时空合伙人》进军短剧赛道,推出”围观短剧”APP;支付宝首页增短剧入口;百度AI短剧生成平台公测;京东、拼多多、淘宝等也在强化站内短剧生态。字节跳动也在推动旗下产品接入抖音商城,如10月升级的豆包可推送相关商品链接,整合本地生活与抖音团购服务。
红果短剧生态打通有助于平台开拓新变现模式。其”搜同款”类似品牌定制短剧,如韩束通过22部定制短剧获得75亿次曝光,助力GMV达33.4亿元。红果模式将抖音商城海量货源作为”定制”对象,这种初级形态可能发展为商家品牌参与短剧生态的场景定制,剧情创作需考虑商品植入逻辑。目前鞋服、家居生活类产品更适配此类场景。

对商家而言,关键是将同款卖成爆款。平台仍面临诸多风险:从”货”的角度,短剧场景植入有限,不同题材适配度差异大,用户对低价商品存疑,高客单价商品接受度低;剧中商品因滤镜等手段呈现完美,与实物存在差距可能引发货不对板质疑。从商业模式看,同款商品能否卖爆依赖短剧质量和商品周期,存在可持续性风险。
红果短剧本身也需应对挑战:平衡用户体验与商业化,以更少干扰方式自然带动转化;优化购物体验,提高”同款”产品推荐精确度。当前距离短剧带货全链路跑通仍有距离。对抖音来说,建立公平透明的分成机制至关重要,才能让短剧同款带货更具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