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精选自知名投资人段永平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投资智慧,涵盖了其长期持有的苹果、茅台等经典案例的深度思考。我们整理了段永平今年最具价值的观点,为您呈现这份难得的投资宝典。
01定性分析重于定量分析
商业模式是投资的核心要素。尽管行业状元众多,但真正具备优质商业模式的凤毛麟角。若缺乏对优质商业模式的理解,投资成功的概率将大幅降低。段永平坦言,定性分析的重要性远超定量分析,商业模式筛选机制能高效过滤掉绝大多数企业。他甚至表示,自己从未深入研读财报,却依然能精准把握投资方向。在他看来,真正懂财务分析的人反而容易陷入投资困境。
02差异化是用户价值的本质
差异化并非简单的产品不同,而是精准捕捉”用户需要但同行未满足的需求”。段永平强调,企业必须先理解”同行已满足的用户需求”,才能创造真正的差异化价值。他特别欣赏苹果店的渠道模式,认为渠道必须与企业文化高度契合。对于多元化扩张,他持谨慎态度,认为主业不强的企业盲目多元化往往适得其反。
03苹果产品的用户价值导向
苹果推出产品的核心逻辑始终围绕”能为用户做什么”。段永平分析,苹果进入新领域往往时机精准,但前提是产品已完全成熟。他质疑苹果造车的逻辑,认为缺乏革命性用户体验改善。关于库克的管理风格,他评价其纠错能力强,但选人存在失误。段永平认为,库克若能找到合适的接班人,苹果仍将保持卓越表现。
04茅台的长期价值展望
投资茅台的关键在于其商业模式。段永平表示,即使市盈率较高,只要商业模式稳固,仍是优质投资标的。他看好茅台未来突破五万亿市值,但具体时间难以预测。对于白酒行业,他认为品牌价值至关重要,”敢为天下后”的前提是”后中争先”。
05投资与投机的本质区别
段永平坦言,在巴菲特影响下才真正理解投资真谛。他坚持”只投资不投机”的理念,认为赌好公司下跌或做空优质企业极具风险。其”满仓主义”的核心是关注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而非择时。他强调,不择时投资需要长期视角,当10年维度看为低估时即可买入。
06不择时不是追高的借口
许多投资者以”不择时”为名追高,实则难以承受短期波动。段永平认为,真正的”不择时”投资者早已将资金投入优质项目。他主张,当10年维度看为合理估值时即可买入,无需等待更低价格。投资如农耕而非狩猎,关注长期价值而非短期涨跌。
07新能源车行业的未来格局
段永平对新能源车行业保持谨慎态度,认为汽车企业能通过差异化生存,而电池行业将面临价格战。他预测,完全自动驾驶短期内难以实现,但辅助驾驶将快速发展。对于行业最终胜者,他认为需要3-5年时间才能见分晓。
08S&P500的长期投资价值
当投资逻辑陷入困境时,段永平建议考虑S&P500指数基金。他认为,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将精力过度投入个股研究得不偿失。虽然目前仍寻求超越S&P500的表现,但未来可能转向该指数投资,因为其本质是投资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09跟随巴菲特的西方石油投资
段永平坦言,在西方石油投资决策中,主要受巴菲特影响。他采用套利策略,在巴菲特增持后跟随买入,但不会过度加码。这种投资方式类似巴菲特对动视暴雪的投资逻辑,即基于其他公司可能收购的预期。
10第一共和银行的警示
段永平认为,券商类企业差异化小且转换成本低,投资价值有限。他特别提醒,第一共和银行这类高风险机构投资需谨慎,因为银行商业模式复杂且风险隐蔽。经历危机后,这类机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元气。
11ChatGPT对搜索行业的冲击
段永平预测,Google将迅速应对ChatGPT带来的挑战。他认为,虽然搜索仍是重要需求,但ChatGPT可能降低搜索需求或改变用户习惯。未来,苹果等科技巨头也可能分食搜索市场份额。他高度关注ChatGPT,认为其可能催生更强大的搜索引擎。
12其他企业的投资思考
对于Zoom、顺丰等企业,段永平认为其商业模式优秀但投资难度大。他欣赏迪士尼的产品但难以理解其商业模式,仍保留部分投资。关于拼多多,他认为国际市场拓展并未影响其盈利能力。对于亚马逊,他看好云服务但认为电商整体盈利困难。微软、Google等云服务巨头将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13做正确的事的投资智慧
段永平强调,做正确的事能减少投资烦恼。避免设定增长目标,因为容易导致非理性决策。投资应遵循”复杂事情简单做,简单事情重复做”的原则。远离投机行为,因为好公司不应轻易卖出。改正错误要及时,因为持续犯错只会让结局更糟。
14假装投资的风险警示
段永平警告,不完全懂的投资如同不会游泳却下水,极其危险。商业直觉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非天赋。每个企业最终会回归其本质价值,股价短期波动难免但长期趋势清晰。保持”本分”是对自己的要求,而非评判他人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