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市值榜(ID:shizhibang2021),作者魅影,编辑嘉辛,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本文将深入探讨两家新能源巨头——比亚迪与特斯拉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剖析特斯拉频繁降价的战略底气,以及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中的新机遇。

过去八年,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的冠亚军宝座始终由两家公司牢牢占据。一家是比亚迪,另一家则是特斯拉。这两家公司不仅市场地位相似,但气质却截然不同。特斯拉的基因中刻着颠覆的烙印,从诞生之初就展现出颠覆传统汽车产业的决心。无论是造车路线、销售体系还是人机交互,特斯拉都选择了与传统汽车截然不同的道路,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的生产。而比亚迪则不同,它是一个成长于中国市场的传统汽车品牌,自我颠覆的力度是从小变大的,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布局也是循序渐进的。直到去年,比亚迪才正式宣布停售燃油车,至今仍在生产混合动力的新能源车。

在过去的几年里,比亚迪和特斯拉身上几乎发生了同样的故事:他们都只用了极短的时间,就成功吃到了新能源车市场最大的蛋糕。从2018年到2022年,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从24.78万辆增长到了186万辆,特斯拉则从24.5万辆增长到了131万辆。再到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在全球卖出了125万辆车,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里程碑的车企,同时也成为70年来首次进入全球前十的中国汽车品牌。特斯拉同样表现不俗,上半年在全球卖出了88万辆新能源车,前段时间第500万辆车也正式下线。

快速增长的市场份额,让比亚迪和特斯拉成为了全球新能源车市场规模最大的两家车企。规模效应的持续扩大,帮助他们构筑了更深的护城河。不过,同样都是拼规模,特斯拉和比亚迪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路线。

01 比亚迪“向上”、特斯拉价“向下”

在2022年之前,特斯拉是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表现最亮眼的车企。从2018年到2021年,特斯拉的销量从24.5万辆快速增长到了93.6万辆。到了2022年,特斯拉的销量表现依旧突出,卖出了131万辆新能源车。但特斯拉不再是唯一遥遥领先的车企了。比亚迪用186万辆的全球销量实现了反超,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两超多强”的格局就此稳固下来。

从销量增长的速度来看,比亚迪的表现甚至还要优于特斯拉——它从“卖出第一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用了13年,从“100万增长到200万”用了1年,从“200万到300万”更是只用了半年。率先实现规模效应后,比亚迪和特斯拉掌握了更多的筹码。比如有了更大的价格调整空间;比如在新的布局和战略上的底气更足、容错率更高;比如在竞争面前优势更容易凸显。这意味着,他们接下来继续扩大优势的路径有很多条,并且每条路都比其他车企要相对容易,区别在于怎么选。

比亚迪和特斯拉,恰巧走的是不同的路径——特斯拉在不断降价,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比亚迪则不降反涨,同时推出更高价格的车型,谋求对市场不同价位区间车型的全覆盖。去年9月以来,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多次以不同的形式降价。比如今年年初,特斯拉国产车型Model 3和Model Y大幅降价,其中Model 3起售价降到了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降到了25.99万元,均创下了历史最低价格。最近的一次则是在上个月,Model Y长续航版起售价从31.39万元调整为29.9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从36.39万元调整为34.99万元。

受特斯拉降价的影响,国内众多的车企也选择了降价以应对竞争,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蔚来、小鹏、零跑、AITO问界、广汽埃安、极氪等。比亚迪一度是这波降价潮中的一个“异类”。今年1月1日起,比亚迪上调了旗下王朝、海洋、腾势系列下的多款车型的指导价,幅度介于2000元至6000元之间。此前,比亚迪还正式推出了豪华汽车品牌“仰望”,两款车型分别是新能源硬派越野U8和纯电动性能超跑U9,售价区间在80-150万元。当然,今年以来比亚迪也曾对部分车型进行降价,但在降价幅度上并不算激进。

特斯拉和比亚迪,一降一涨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逻辑?他们又为何会走向不同的路径?原因在于,他们二者的成长逻辑从一开始就是不同的,影响到了他们现在各自的选择,也将持续影响他们接下来的走向。

02 “涨”和“降”的内在逻辑

特斯拉选择多轮降价,原因很好理解,中国市场的竞争在不断加剧,特斯拉能凭借成本优势,在牺牲一小部分利润的代价下,吃到更多的市场份额。毕竟,特斯拉的销量规模足够大,利润水平也是业内最高。从2019年第三季度至今,特斯拉已经实现了连续多个季度盈利。再往后,特斯拉的价格极有可能会进一步下探。它将在全球推出新产品平台,去年三季度的业绩电话会上,马斯克称新产品平台的成本是Model 3和Model Y的一半,销量将是特斯拉在售车型的总和。高盛分析师Mark Delaney最近也预测,特斯拉2024年的价格将进一步下降,以提高销量。

马斯克拼规模,靠的是降价,但根源在于特斯拉已经建立起来的、远超行业的成本优势。从这一角度来看,特斯拉外其他车企的降价更显被动,他们大多数还没赚到钱,但在特斯拉的价格屠刀面前,他们需要在牺牲利润和牺牲规模之间被迫做选择,当前阶段,求规模显然是优先级更高的选项。只是,特斯拉打响的价格战,到了规模比它更大的比亚迪这里,杀伤力没那么强了。甚至比亚迪带来的压力,都是促成其降价的一个客观因素。

因为特斯拉与比亚迪的成长逻辑本身就是不一样的,特斯拉走的是大单品路线,比亚迪走的是“车海”战术。特斯拉目前的主力车型仍然只有四款:Model S、Model X、Model 3、Model Y。甚至可以说真正贡献销量的只有Model 3和Model Y,2022年二者贡献了特斯拉95%的销量。反观比亚迪,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王朝系、海洋系和腾势系列在内的多条新能源车产品线。如上图所示,根据国元国际证券的统计,仅仅在2021年、2022年这两年,比亚迪推出的新能源车型就超过了20款。再将时间线拉长,我们便不难发现,过去数年,比亚迪的销量增长,本质上是靠新车型的推出来驱动的。如上图,数智界统计了比亚迪从2015年至2022年的销量变化,可以看出,比亚迪的销量上涨有两个节点比较重要:一次是在2018年,比亚迪实现了新能源车从10万向20万的跨越;另一次是在2021年后,比亚迪新能源车的销量呈指数级上升。

这两年的销量增长,背后是比亚迪在产品布局上的持续发力。2018年是比亚迪新产品周期的开启之年,换代车型和新车型密集上市,公司称开启了全新一轮强劲的产品周期;再到2021年后,比亚迪开始新能源车的全球化布局,同时又是一轮新车型密集上市。不过,销量归销量,但能不能赚钱、能不能赚更多的钱,却是另外一回事。这就要说回到比亚迪和特斯拉的另一个区别——双方此前并不完全处于同一条细分赛道,比亚迪更多聚焦在20万元以下的中低端市场,特斯拉则处于2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再叠加特斯拉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较为明确的一点是,在2021年以后,比亚迪确实赢了销量,但特斯拉赢在利润。这也是为什么,比亚迪现在加大了在高端市场的布局力度。唐、汉和海豹是品牌升级的信号,腾势则作为过渡品牌向下承接中端市场,向上连接高端豪华车型。最新发布的品牌“仰望”,便是比亚迪进军高端市场的正式尝试。

03 比亚迪的另两张牌

自2023年起,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出现两个结构方面的变化。第一,是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价格段结构,将从过去的“哑铃”结构向“均衡”结构转变。根据浦银国际证券的一份研报,当前中国新能源车销量的价格段结构更接近“哑铃”型,即10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价格段、2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价格段,所占市场份额显著高于中间价格段所占份额。比如2022年前十个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累计销量中,10万元以下和20万元以上的占比分别为37.1%和30.9%。按照各价格段代表车型的销量表现来看。去年1-10月,比亚迪的汉、特斯拉的Model Y和Model 3,这三款车处于20万元以上价格区间;五菱宏光MINI、比亚迪元Plus、广汽埃安Aion Y,这三款车型处于10万元以下或上下的价格区间。至于中间价格段,大多数的市场份额,都被比亚迪吃掉了。

事实上,这也是比亚迪销量指数级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此前一直处于二线的造车新势力们能在销量上赶超“蔚小理”的重要原因。长远来看,“哑铃”型的销量结构不会持续下去。参考中国当前乘用车(含燃油车)的销量结构,按照价格来拆分,10万元以下、10万-15万元、15-20万元、20万元以上,这四个价格段的市场份额分布较为均衡。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1-10月,这四个价格段的车型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8.7%、26.7%、19.6%、25.0%。未来随着新能源车市场不断走向成熟,预计车型的价格段分布也会进一步走向均衡。这也就意味着,10万-20万元区间的中端新能源车市场,将继续成为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这同时会对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产生影响——比亚迪很有可能在销量上持续维持高增速,二梯队的造车新势力,也将继续给到“蔚小理”压力。

第二,插电式混动车,将成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大的增长动能。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插混车型的销量占比呈现持续走高的趋势,从1月份的18.9%增长到了12月份的24.8%。再到2023年以来,插混车型依旧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上半年插电混动汽车销量达到102.5万辆,同比增长91.1%,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27.4%。尤其在30万元以下的市场中,插混车型的销量表现更加亮眼,2022年1至12月累计销量近119万,同比增长了193.7%。再从插混车型的出货车企分布来看,自主车企贡献了绝大部分销量,卖出了近130万辆车,同比增长了203.8%。

以上几组数据说明,从2022年的销量表现来看,自主车企阵营生产的30万元以下的插混车型,整体增速高于新能源车行业的平均增速。而插混市场,同样是比亚迪一家独大。2022年最畅销的插混车型中,比亚迪霸榜了前五席,分别是卖出了346493辆的宋DM、卖出了175943辆的秦PLUS DM-i、卖出了111919辆的汉DM、卖出了108525辆的唐DM、卖出了55842辆的驱逐舰05。根据平安证券的统计,比亚迪在插混细分市场的份额甚至已经超过了60%。平安证券指出,比亚迪通过DMi车型激活了混动市场,用户对用车成本低、没有里程焦虑的插混车型需求旺盛。但当前,由于混动市场在供给侧明显弱于纯电市场,因此,市场急需优质的插混车型来填补市场需求。其预计,2023年插混车销量将达到310万台,同时在10-20万元价格带,插混车型有望接近纯电车型的销量规模,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同样将是比亚迪。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14日

13:38
淡马锡于8月13日成功发行两批总额达15亿美元的美元债券,涵盖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两种产品类型,进一步丰富了其多元化融资渠道。在固定利率债券方面,7.5亿美元两年期产品以3.75%的票息率成功定价,其发行利率较同期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高出15个基点,显示出投资者对该机构的高度认可。该债券采用半年付息模式,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预期。而在浮动利率债券领域,淡...
13:38
2025年8月14日,恒生科技指数遭遇显著回调,整体下跌1%至5,574.19点,展现出市场情绪的波动与不确定性。多只核心成分股表现疲软,其中比亚迪电子股价重挫超过5%,网易也遭遇超过3%的跌幅,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这一现象反映出科技板块整体承压,市场参与者普遍担忧外围市场动荡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与此同时,行业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也成为压在科技股心头的一块巨石...
13:38
今日A股市场整体承压,三大指数表现分化。创业板指重挫逾1.00%,沪指微跌0.32%,深成指则下跌0.87%。市场板块轮动加剧,军工、光伏、算力硬件等板块领跌,多只权重股大幅回调。沪深京三市合计近4600只个股收跌,市场整体情绪偏弱,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下降。分析人士指出,近期政策面变化与海外市场波动叠加影响,导致A股市场短期承压,但长期来看,科技创新与新能源...
13:38
财联社8月14日讯 汤加群岛今日午间突发地震,震级达5.6级,震源深度深达100千米。这一地质活动由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并对外发布。据监测数据显示,震中位于南纬17.90度,西经172.05度,地处太平洋西南部偏远海域。此次地震虽未引发海啸预警,但依然引起了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专家分析指出,该区域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活动频繁,此次地震是板块运动过程中...
13:38
法国公共卫生署最新通报显示,该国近期爆发李斯特菌病疫情,累计确诊21例病例,其中18例集中在今年6月以来,已造成2名患者不幸离世。经调查确认,此次疫情源头为沙弗格朗公司生产的某款花皮软质奶酪。该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牛奶或山羊奶为原料,以多种品牌形式在法国本土及海外市场销售,销售周期一直持续至2025年8月9日。 此次疫情引发广泛关注,涉事奶酪产品线覆盖范围广泛,...
12:33
中国铁路建设领域正迎来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知识传承革命。拥有70年光辉历史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近日携手商汤科技,联合推出"国铁价值工程多模态大模型应用平台",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传统铁路工程设计首次全面拥抱前沿AI技术。作为国内铁路建设的重要力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自1953年成立以来,在国内外铁路工程领域创造了无数令人瞩目的标杆项目。然而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与人...
12:33
当以色列初创公司NeoLogic决心为AI服务器打造更节能的CPU时,业内权威纷纷断言此举无异于天方夜谭。创始人Avi Messica回忆道:"几乎所有业内人士都告诉我们这不可能实现。"他们直言不讳地表示,逻辑综合和电路设计领域已臻完美,不存在创新空间。面对质疑,NeoLogic这位无晶圆厂半导体新锐却矢志不渝,要证明行业固有认知的错误。 这家创新企业正在研...
12:33
苹果公司正积极进军智能家居市场,计划推出一系列创新智能设备,以扩大在家居领域的市场份额。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透露,苹果将推出桌面机器人、家庭安全摄像头以及带屏幕的智能音箱等新型产品,这些设备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带来更智能便捷的家居体验。 据悉,苹果的桌面机器人计划于2027年正式推出。这款移动式家庭助手将具备与用户互动的能力,采用生动的 Siri...
12:33
8月14日,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正式公布一项重大投资计划,拟参与投资6只具有潜力的子基金,涵盖多个前沿领域。这些子基金包括上海浦清本草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上海比邻星四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暂定名)、苏州千骥康睿投资中心、上海凯风开兴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暂定名)、上海鼎峰未来能源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暂定名)以及无限启航海河(天津)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此次投资行动不仅彰显了上...
12:33
8月14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第一季度业绩沟通会上宣布了一项重要计划,备受业界关注。据杨元庆透露,联想将于2026年1月6日,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期间,在拉斯维加斯标志性的Sphere场馆举办一场名为"联想Tech World"的创新科技大会。此次大会将成为联想展示其前沿科技实力的舞台,涵盖人工智能、终端设备、基础设施和服务等多个关键领域,...
12:33
8月14日午间收盘,港股市场整体表现平稳,恒生指数微跌0.06%,恒生科技指数则承压下行,跌幅达到0.45%。板块方面,保险、地产及软件服务行业逆势上涨,成为市场亮点。其中,中国太保股价强势飙升5.12%,新华保险也录得4.82%的显著涨幅,展现出行业复苏的积极信号。然而,部分科技股遭遇重挫,天立国际控股暴跌5.46%,耐世特更是重挫6.94%,反映出科技板...
12:33
13日傍晚时分,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称杆乡遭遇罕见强降雨袭击,持续不断的暴雨引发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据初步统计,堵堵洛村等多处区域受灾严重,大量房屋被冲毁或掩埋,部分农田和基础设施也遭到破坏。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已造成1人不幸遇难,另有数名村民失联,具体情况仍在进一步核实中。 灾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消防、武警、医疗等多部门力量展开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