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巴里 编辑丨信陵 题图丨腾讯
回想过去,外出就餐排队点餐、花费5-10分钟开票是常态。如今,扫码自助开票只需几秒,甚至可以离场后随时完成。这一变革背后,离不开财税领域的独角兽企业——百望股份。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百望股份处理了约7亿次发票请求,开具了17亿张增值税发票,在中国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中稳居第一和第二位。如今,百望股份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正全力冲刺港股IPO。
在招股书中,百望云自述为一家综合性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通过”百望云”平台提供财税数字化及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每一张发票都蕴含着宝贵数据,汇聚成税收大数据的”金山银库”,也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直观体现。正是这些有价值的大数据,助力百望股份拓展了更广阔的商业版图。
百望云创始人兼CEO陈杰,北航校友,凭借近20年信息安全领域经验,曾担任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信息安全事业部副总经理。2015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全国推行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陈杰敏锐洞察到电子发票将是”打通电子商务全程信息化的最后一环”,果断All in电子发票赛道。同年,百望股份应运而生。作为女性创始人,陈杰展现出惊人的执行力——电子发票项目1个月立项,2个月完成Demo,3个月即成功上线。凭借多年涉税行业积累,百望股份的电子发票解决方案从一开始就构建了完整的产业生态架构,实现与业务系统、税控开票系统、财务软件等完美对接,覆盖从领购、开具、流转到归集、查验、抵扣、报销、入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016年4月30日午夜12点,百望股份为安盛天平开具的第一张电子发票诞生,随后几分钟内,平安集团、太平洋保险等30多家客户的第一张电子发票陆续开出,标志着百望股份第三方电子发票平台”百望云”正式运营。同日,与中保信共建的保险行业电子发票平台也正式启动,成为国内首家全国行业性电子发票服务云平台,为150家保险公司提供全场景、全流程、全票种的协同管理方案。此后,百望股份与互联网巨头展开深度合作。2016年,百望股份为阿里巴巴接入电子发票系统,一个月后阿里云发票系统正式交付使用。2016年双十一期间,淘宝实现1207亿元销售新高,而新上线的电子发票系统经受住了海量交易的考验。不久后,基于微信的百望电子发票解决方案也面世。如今,百望股份已覆盖银行业、零售业、保险业和制造业等多个领域,招股书显示2022年公司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的KA客户达344名,中型客户1.5万家,非付费用户约1700万。官网公布的客户名单包括中国平安、中国人寿、711、滴滴、永和大王、万达集团、中信集团、美团、美的等知名企业。
百望云的高速发展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关注。睿兽分析数据显示,自2015年成立至今,百望云完成6轮融资,包括阿里巴巴、深创投、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明星机构,获得超10亿元战略投资。招股书显示,IPO前陈杰持股27.10%,为第一大股东;阿里巴巴持股11.87%,位列第二大股东;复星投资持股5.31%,排名第六。年营收突破5亿元,但连续三年亏损,助贷业务却增长迅猛。
当前中国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正加速增长。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在提升经营效率与符合税务法规的双重需求驱动下,2018-2022年中国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规模从37亿元增至5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4%;预计到2027年将达193亿元,2022-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6.7%。不过该市场仍较分散,2022年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仅21.3%。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百望股份在该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4.3%。
百望云拥有两大核心业务: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及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具体而言,公司依托电子发票积累的海量企业开票数据,发展出税贷贷超业务。营收方面,2020-2022年百望云总营收分别为2.91亿元、4.54亿元、5.26亿元,毛利分别为1.34亿元、2.16亿元、2.14亿元,净利润分别亏损3.89亿元、4.48亿元、1.56亿元,累计亏损近10亿元。经调整后,公司亏损净额分别为4191.4万元、1673.9万元、7029.5万元。百望云解释称,业绩亏损主要源于数字精准营销服务向营销代理支付的巨额转介费以及业务扩张所需的运营成本。
目前中国中小微企业超4000万户,个体户超1亿户,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但《中国小微企业白皮书》显示,小微企业融资缺口高达22万亿元,超过55%的金融信贷需求无法满足。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放贷犹豫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财务不规范等问题。百望云以发票数字化为核心,通过大数据分析判断小微企业潜力与风险,为银行客户推荐优质企业,提前识别有投资扩产意向的企业并输出名单。转介费与百望云的数字精准营销服务直接相关——通过营销代理推广金融产品。2022年,公司营销代理达500名,带来的转介费达1.54亿元,占销售成本比重达49.3%,且逐年攀升。百望云坦言,数字精准营销服务依赖少数主要营销代理,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及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的变化可能影响经营业绩。此外,助贷业务面临严格监管,《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规定助贷机构不得撮合违规借贷业务。百望云在招股书中承诺严格遵守所有适用法律法规。
报告期内,百望云主营业务悄然转型。受金税四期推进及全电票时代影响,无税盘需求的企业增多,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营收从2020年的1.24亿元增至2022年的1.58亿元,占比从42.7%降至30.1%;而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营收从0.63亿元大幅增至2.64亿元,占比从21.6%提升至50.1%,成为主要增长点。尽管持续亏损,2020-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分别为-8006.9万元、-1398.9万元、-6427.6万元,投资活动现金净额分别为-2.09亿元、-1.90亿元、-1.90亿元,融资活动现金净额分别为0.94亿元、4.36亿元、-0.14亿元,波动较大。截至期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2.73亿元、5.05亿元、2.37亿元。百望云表示,随着业务扩张可能继续亏损,面临流动资金短缺风险,本次递表港交所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补充流动资金并扩大市场份额。
写在最后,阿里不仅是百望云最大机构股东,其淘宝和阿里云平台也与百望云合作紧密,阿里云更是百望云前五大供应商之一。2016年,百望股份协助淘宝建立”阿里发票平台”并支付服务费,报告期内归属于淘宝的收益占百望云总收益的约5.5%、5.1%及4.7%。借助阿里流量优势,百望云加速了上市步伐。2021年1月曾筹备A股上市,后因审批流程等因素转向港股。当前财税SaaS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慧算账、分贝通等新玩家不断入局,税友股份、用友、金蝶等上市企业也占据头部位置。在百”模”大战中,生成式AI成为百望云新增长点。据悉,百望云推出业财税融Copilot,基于大模型和生成式AI技术,开发百小望AI智能助手,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数字化服务。例如,咖啡师专注制作咖啡时,百小望AI即可完成接单、支付、开票等流程,显著提升效率。如今已叩响港交所大门的百望云,或将实现上市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