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揭示人工智能应用遇冷背景下企业人才战略的深刻变革。人力分析公司Visier发布的2025年度报告显示,全球142家企业的裁员潮中,约5.3%的被裁员工最终被原雇主重新聘用,这一比例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高。Visier研究与价值部门负责人安德莉亚・德勒指出,这一现象反映出企业普遍存在的”先裁员、后返聘”的用人模式。她强调,多数管理层对人工智能的实际价值与适用边界仍缺乏准确认知,盲目跟风式的技术转型导致人才结构失衡。
数据显示,尽管人工智能能够有效替代部分标准化岗位,但人类员工的创新思维、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及跨领域协作能力仍是企业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高达95%的企业尚未从人工智能投资中获得预期回报,技术投入与实际产出之间存在显著落差。专家警告,企业若忽视人才技能转型规划,单纯追求技术升级,可能引发更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
面对这一挑战,企业需要建立更为科学的人才评估体系。一方面要审慎评估人工智能部署的成本效益与潜在风险,避免陷入技术崇拜的误区;另一方面需制定系统化的员工技能提升方案,通过培训赋能帮助员工适应智能化转型后的工作环境。只有实现技术与人才的协同发展,企业才能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核心竞争力,避免陷入”技术空心化”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