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由白鲸出海编辑部(ID:baijingapp)整理,作者张凯然,编辑殷观晓,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近期,美国知名科技风投公司a16z发布了针对C端用户开放AI产品的流量排名,涵盖市场上50款最受欢迎的产品。本文将基于这份权威榜单,深入剖析C端AI产品的市场格局与发展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产品均面向个人消费者,但部分产品的核心用户群体仍为企业设计师、营销人员及个人开发者等具有职业身份的用户。

a16z面向C端开放的AI产品流量Top50排名|注1:排名数据主要参考SimilarWeb截至2023年6月的网站流量统计,对于拥有移动端App的产品,a16z通过MAU乘以平均月访问次数的方式估算流量,并与网站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注2:榜单未包含无网页端的产品,也未统计Discord等第三方平台的流量。基于这份榜单,我们总结出以下三个关键结论:一、ChatGPT以绝对优势占据Top5060%的流量;二、即便是最顶尖的ChatGPT,在流量规模上仍与”古典互联网”头部产品存在显著差距;三、排除ChatGPT及其模仿者后,AI伴侣和AI内容工具成为流量增速最快的赛道,这也是出海创业者最常布局的两个领域。若想深入了解详细数据,可继续阅读全文,或直接跳转至产品介绍章节。Top50中各款产品的流量|图片来源:a16z

整体来看,虽然Top50榜单涵盖了众多热门AI产品,但流量分布呈现严重两极分化。排名第一的ChatGPT以60%的绝对优势领跑,而排名第二的character.ai流量仅为ChatGPT的21%,其他产品流量更是大幅缩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头部产品流量集中,但整体市场仍保持可观规模。排名第25的Lexica在8月份的访问量达到560万,而排名第50的DeepSwap流量更是突破696.4万,反超第25名。ChatGPT与其他主流产品流量对比|图片来源:a16z

将ChatGPT与当前其他主流互联网产品进行横向比较,可以发现ChatGPT的流量规模与Reddit、LinkedIn和Twitch相当,但远低于WhatsApp、YouTube和Facebook等顶级平台。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尽管AI领域发展迅速,但头部产品与成熟互联网产品在用户规模上仍存在明显差距,整个AI赛道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AI产品的流量占比数据及除AI助手工具外其他类别的增长情况|图片来源:a16z

聚焦AI赛道本身,从产品类别来看,ChatGPT这类AI助手产品以68.7%的流量占比占据主导地位。除了ChatGPT之外,Google的Bard和Quora的Poe也位列榜单Top5。但值得注意的是,剔除AI助手类别后,AI生成工具和AI伴侣产品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市场潜力品类。Top50消费级AI产品按功能分类占比图,注:榜单排名第32的runway兼具AI图片和AI视频功能,但由于其主推的Gen-2视频模型及配套App,本文将其归类至视频工具类别,具体图片生成和编辑功能将在后续章节详述。由于a16z的品类划分较为粗粒度,为更精准分析,本文将根据产品功能对Top50产品进行重新分类。研究发现,针对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的AI工具成为市场主流,其中AI生图或修图工具以13款产品的数量占据最高比例,这类产品不仅深受开发者青睐,也获得了C端用户的广泛尝试。

类别一:AI聊天产品,”伴侣属性”更适配移动端发展AI助手和伴侣产品本质上都是聊天机器人,在Top50榜单中占据9款产品。头部产品如ChatGPT、character.ai和谷歌Bard均采用自建大模型架构,其他产品则兼容市面上的主流语言模型,如GPT、Claude等。多数产品还支持文生图功能,向多模态AI产品演进。部分产品如YOU、Perplexity、GPTGO.ai瞄准搜索引擎市场,已获得融资(详情参阅《资本愿意给钱,现在,人人都想做一个搜索引擎》)。但总体而言,各产品在核心功能上差异不大。character.ai的主界面截图及笔者测试结果(扮演马斯克)|图片来源:character.ai

character.ai因其融合RPG元素,具备AI伴侣属性,在移动端DAU表现突出,远超ChatGPT。根据点点数据,其全球双端DAU已达361万。各款产品网站端和App端流量对比|图片来源:a16z

在开发者调研中我们发现,AI伴侣模式被普遍认为是当前最具潜力的产品形态之一。

类别二:AI文字创作产品,日本用户热情高涨AI文字创作产品仅有4款,按功能和使用场景可分为两类:QuillBot和Smodin属于辅助写作工具,主要面向学生、教师等专业学术用户;AI-Novel和NovelAI则专注于文章生成,主要服务于小说等文学创作场景。尽管两类产品功能存在部分重叠,但整体定位差异明显。QuillBot功能一览|图片来源:QuillBot

两款AI辅助写作产品功能相似,以QuillBot为例,其核心功能包括语法检查、论文查重、辅助写作、AI自动总结、摘要生成和AI翻译等,与Grammarly等同类产品高度相似,主要应用于学术场景。而针对文学创作场景的AI-Novel和NovelAI不仅名称相似,均主打AI自动写作功能,且都配备文生图功能,允许用户根据剧情生成插图或将文字故事转化为漫画。使用时,用户只需提供开头和基本设定,AI即可开始创作,若需控制剧情走向,可手动撰写部分内容引导AI继续创作。AI-Novel网站截图|图片来源:AI-NovelNovelAI风格选择功能介绍图|图片来源:NovelAI

两款AI小说创作产品的区别在于风格定位:AI-Novel偏向二次元风格,NovelAI则更接近欧美文学风格。NovelAI的订阅权益中包含模仿不同作家风格的写作选项,也可通过选项控制文本的剧情走线与主题,而AI-Novel则缺乏此类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模仿不同风格写作存在法律风险(如《权力的游戏》作者起诉ChatGPT事件),但AI-Novel凭借日本市场的高流量(80%以上)仍取得领先排名(16位),NovelAI的日本流量占比也高达第一,显示出日本用户在AI、网文、漫画领域的热情。NovelAI界面截图及流量统计|图片来源:NovelAI、SimilarWeb

网文作为出海热门赛道,加之内容IP链条的延伸,可拓展的环节日益增多,如网文、广播剧、短剧等。拥有海量IP和文学作品的出海厂商正积极探索AI辅助创作路径。

类别三:AI音视频产品,编辑工具比生成功能更受欢迎AI音视频产品中,AI音频产品共3款:Speechify和ElevenLabs是AI朗读工具,用户上传文字材料后可获得逼真AI人声朗读,支持多种风格和语言;VocalRemover则专注于音乐领域,可将音乐中的人声与伴奏分离,并提供高级音频编辑功能。Speechify在移动端App表现优异,近30天全球双端平均DAU达2.4万,而ElevenLabs未官方上架移动端App。经测试,Speechify的语音效果已大幅提升,尤其英语表现突出。Speechify测试录音,白鲸出海,37秒VocalRemover界面截图| 图片来源:VocalRemover

VocalRemover功能更为聚焦,主要用于音乐创作,可将音乐中的人声与伴奏分离生成伴奏,并提供人声、鼓声、乐器声分离等高级功能,同时具备普通音乐编辑器的合并音轨、剪辑、变调等功能,是榜单中唯一的AI音乐产品。

AI视频工具功能总结AI视频工具共6款,主要分为视频生成和视频编辑两大类,不同产品在生成内容风格和使用场景上存在差异。runway和Kaiber偏向艺术场景,主推AI生成视频功能,Kaiber选项更丰富,能更精准生成用户所需视频,画风偏动画;runway兼具写实风格,并提供背景抠除、画质修复等编辑功能。Kaiber视频转换功能|图片来源:Kaiber

剩余4款产品更侧重商业场景,除VEED.io外,均兼具视频生成和编辑功能,但主推方向各不相同。主推视频生成功能的有D-ID和Fliki:D-ID通过上传照片生成AI数字人演讲视频,企业用户可调用API实现数字人直播;Fliki基于文本生成视频,主要服务企业和创作者,用于社交媒体营销、企业介绍等商业化场景。D-ID生成的虚拟演讲者|图片来源:D-ID

Fliki的视频生成功能(翻译后)|图片来源:Fliki

主推视频编辑功能的有KAPWING和VEED.io,前者有视频生成功能但主要用于生成摘要短片,后者则是一款纯粹的编辑工具。在流量方面,VEED.io以1500万月访问量位居前列,其余三款产品流量仅为其1/3或更少。数据显示,虽然runway等产品知名度较高,但AI辅助剪辑等接地气的功能更受用户青睐。VEED.io视频编辑界面|图片来源:VEED.io

类别四:AI图片产品,图片与AI最具”化学反应”,中国开发者拿下”入场券”AI图片产品共14款,是所有类别中数量最多的,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但众多产品入榜也印证了市场需求。本文将AI图片产品分为图片生成和图片处理两大类。其中,仅具备图片生成功能的产品有9款,兼具两种功能的有4款,仅有修图功能的产品仅PhotoRoom 1款(但具备AIGC功能,更偏向商业用途)。PhotoRoom功能列表和背景变换功能演示|图片来源:PhotoRoom

AI修图产品与移动端产品存在明显差异,虽然都面向大众,但更偏向商业场景。以排名第一的PhotoRoom为例,目标用户主要为小B商家,上传图片后可去除背景并选择满屏模板,覆盖不同品类、平台和场合。网页端功能更齐全,但根据a16z数据,PhotoRoom主要流量来自移动端(占比超80%),表明小B商家和创作者更倾向于使用手机拍摄并直接修图。

兼具AI修图和生图功能的4款App主要覆盖B端和C端用户。其中,来自中国香港的cutout.pro(排名第17)和杭州的ZMO.AI(排名第40)是榜单中仅有的两款中国开发者产品。兼具AI修图与生图两种功能的产品:PIXLR、cutout.pro、runway功能总结图像生成产品8月流量总结|数据来源:SimilarWeb

对于图片生成产品,功能差异主要体现在生图模型的专精与风格上。Midjourney目前仍是流量最高的产品,但与a16z榜单和SimilarWeb数据对比,各产品流量差距正在缩小。Midjourney流量趋势|图片来源:SimilarWeb

从趋势来看,Midjourney流量下降明显,半年内网站访问量减半,这部分流量可能流向了更细分的生图产品。例如专注于游戏插画的Leonardo,流量已达Midjourney的75%。漫画风和奇幻风是主流风格,这与美国用户偏好相符,但部分产品通过独特画风或功能切入市场。PIXAI界面(上),2023年6月-8月流量分布数据(下)|图片来源:PIXAI

榜单排名第47的PIXAI以二次元风格为主,8月访问量达847万,稳居第二梯队,日本市场增长显著。排名第50的DeepSwap是唯一上榜的AI换脸产品,近期流量增长迅猛。DeepSwap界面|图片来源:DeepSwap

DeepSwap除了AI换脸功能,还提供简单图片生成(偏性感女性图片)和图片编辑功能,除图片生成外均需付费($19.99/月或$99.99/年),价格较高。尽管AI换脸存在法律和隐私争议,但市场需求一直存在。

整体来看,生成式AI赛道仍处于初级阶段。ChatGPT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其他产品差距不大。非头部产品需专注细分领域才能脱颖而出。从用户需求角度,实用功能(如提升工作效率、增强作品吸引力)的产品占比很高,而功能”玄幻”但实用场景较少的产品流量呈下降趋势。AI图片赛道是中国开发者唯一掌握”入场券”的领域。未来将会有哪些新玩家入局?他们将以何种方式切入哪个领域?我们将持续关注。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01日

04:12
2025年11月1日,中国航天再创辉煌时刻,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一壮丽篇章的开启,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迈入新纪元,为未来空间站长期驻留和深空探索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对接任务的创新之处在于,飞船在入轨后完全依靠自主导航系统完成对接过程,无需地面控制中心实时干预。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大幅缩短了对接时间,更彰显了中国航天人在...
04:12
2025年11月1日凌晨3时22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以惊人的速度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仅耗时约3.5小时,这一壮举不仅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更刷新了我国载人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最快纪录,彰显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此次任务荣幸搭载张陆、武飞、张洪章三位优秀的航天员,他们将执行为期约6个月的在轨驻留任务,...
00:57
2025年11月1日,淡水河谷发布最新业绩进展,正式确认公司正稳步迈向年度业绩目标。作为全球矿业巨头,淡水河谷近期在全球范围内同步推进矿区运营优化与产能扩张计划,将铁矿石和镍等核心产品的生产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作为战略重点。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展现了公司对可持续增长的坚定承诺,更体现了其对股东回报的持续关注。淡水河谷管理层表示,尽管当前外部市场环境存在一定波动,但...
00:57
2026年,毕马威将启动一项创新举措,对员工在年度绩效评估中运用人工智能工具的效果进行全面审查。这一重要计划由毕马威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负责人Niale Cleobury亲自披露,旨在通过微软Copilot等先进AI工具的数据追踪系统,精准评估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AI应用水平。 该举措的核心目标在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咨询业务领域的深度整合,从而显著提升团队的工...
00:57
2025年11月1日,备受瞩目的科技企业明略科技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敲钟上市,正式宣告其首次公开募股(IPO)圆满收官,此次融资总额高达10.2亿港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作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者,明略科技此次IPO不仅为其注入强劲发展动力,更标志着其全球化布局迈入崭新阶段。 本次发行在港交所主板顺利进行,发行价格精准定位于区间中位,充分展现了公司稳健...
00:57
2025年10月31日,备受瞩目的南京硅基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主板上市申请,标志着这家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多年的科技企业迈出了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此次联席保荐人由招银国际与星展银行联合担任,为公司的上市之路提供了强大的专业支持。作为国内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领军企业,硅基智能科技始终致力于推动AI技术的创新突破,此次选择登陆港交所主...
00:27
2025年11月1日,全球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正式宣布,人工智能技术在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公司高层强调,通过深度整合AI技术优化勘探、钻井及生产全流程,不仅能实现运营效率的跨越式提升,更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为能源企业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 埃克森美孚目前正积极推进一系列前沿项目,将AI驱动的预测模型与自动化系统应...
00:27
2023年10月31日,中国自动驾驶技术领军企业文远知行在阿联酋迪拜正式获得纯无人驾驶Robotaxi商业化运营许可,这一历史性突破标志着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进程迈入新纪元。该许可为文远知行授权在迪拜特定区域部署完全无需安全员干预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实现了从测试阶段到商业化运营的跨越式发展。作为全球首批获得此类许可的企业之一,文远知行此次获批的商业化运营...

2025年10月31日

23:55
2025年10月31日,西部超导在一场备受瞩目的业绩说明会上宣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公司自主研发的MgB2等超导产品已成功实现规模化量产。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彰显了西部超导在新型超导材料研发领域的强大实力,更标志着我国超导技术产业化的新里程碑。据悉,这些超导产品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稳定性与优异的质量控制水平,各项关键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23:55
2025年10月31日,小米集团正式宣布可穿戴部门创新产品业务负责人李创奇已正式离职。据行业消息透露,李创奇近期已离开小米团队,但公司方面并未公开其离职的具体原因。这一变动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毕竟李创奇在小米智能穿戴及新兴硬件产品的研发与战略规划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尽管李创奇的离职给外界带来了一些疑虑,小米集团却通过官方声明传递出积极的信号。公司强调,相关...
23:24
2025年10月31日,鼎智科技正式发布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向外界展示了其在人型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作为关键零部件供应商,鼎智科技已与智元机器人、脉塔智能等业内领先企业建立了稳固的订单合作关系,为人型机器人研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公司专注于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旋转关节模组等核心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这些产品是人型机器人实现精准运动控制的关键...
23:24
2025年10月31日,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英伟达正式宣布,将携手三星、SK Telecom、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韩国电信(KT)、LG U+以及延世大学,共同启动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项目,旨在研发下一代AI-RAN(人工智能无线接入网)与6G通信基础设施。这一战略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全球科技界在推动移动通信技术革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预示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