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江西九江发生了一起令人关注的误钓事件。一名钓鱼爱好者游先生在浅水区垂钓时,意外用鱼钩钩住了一条尾部带伤的白色鲟鱼。游先生回忆道,这条鱼体长约80厘米,吻部尖长,背部有明显的五行骨板,外形特征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高度相似。这一发现让游先生感到十分紧张,声音都开始发颤。他当机立断,立即用剪刀剪断鱼线,全程小心翼翼地未触碰鱼体,将其放归水中。为了确保安全,游先生还连续三次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备。他向执法人员详细说明,自己使用的是合规改装的双单小钩钓具,并非禁用渔具。现场视频显示,放生过程仅用时23秒,鱼体入水后迅速游向深水区,展现出健康的活力。
九江市渔政部门联合公安部门对此事件展开深入调查。通过仔细比对鱼类特征、调取垂钓水域监控录像以及钓具鉴定,最终确认游先生误钓的确为鲟形目鱼类。由于游先生放生及时,未对鱼体造成实质性伤害,因此未构成违法行为。此次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多数网友对游先生的快速反应表示赞赏,认为“保护意识比钓技更重要”。也有网友建议,应在重点水域设置保护物种科普标识,帮助公众更准确识别受保护生物,从而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公民的环保意识,也提醒相关部门加强宣传教育,共同守护珍贵的水生生物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