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西雅图向北驱车40公里,坐落着一座静谧的小城——埃弗里特。几年前,一家名为Helion的初创企业选择在此扎根,专注于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发。虽然”可控核聚变”听起来颇具科幻色彩,但在当今科技浪潮中已不算罕见。不久前投资了国内可控核聚变企业的米哈游,正是这一领域的积极参与者。投资界似乎正上演着战国时期的门客故事:100位门客中或许只有一位能真正创造价值,但只要有一位”士为知己者死”,这笔投资便物超所值。Helion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股东阵容——2021年11月,公司获得5亿美元巨额投资,而此前8年间累计融资不足8000万美元。为Helion投下关键一票的”榜一大哥”是Sam Altman,这位科技圈知名人物同时也是OpenAI创始人及ChatGPT的缔造者。值得注意的是,Altman不仅投资核聚变企业,还亲自创办了Oklo核能初创公司。这一系列动作清晰地指向:世界顶尖AI领军人物正将目光投向能源行业。

01 能源危机:AI行业的隐形杀手

AI创业未竟而遭遇能源困境,当今AI领域已呈现两极分化态势,美洲地区面临严峻挑战。当中国AI企业为获取先进GPU而焦虑时,美国同行却正为电力供应发愁。宾夕法尼亚大学专家指出:2018年计算机仅消耗全球电力2%,而如今这一比例已攀升至10%,预计到2030年将占全球总电量的20%或至少8%。其中数据中心耗电量已占全球总量的2%,这一数字看似不起眼,但若换种表述则令人震惊——中国10亿活跃网民的数字化生活方式,其数据中心用电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7%。若全球民众都达到中国网民的联网程度,数据中心耗电量将远超某些欧洲小国的总用电量。最令人绝望的预测显示:全球计算需求可能超过未来十年发电总量的总和。

在”百模大战”愈演愈烈的今天,时间会证明最终胜出的只是少数几家企业。要想在这场修罗场中生存,需要为模型提供海量数据并进行大规模训练。以ChatGPT为例,每月耗电量相当于近30万户中国家庭的用电总和。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数据中心依赖水冷系统——谷歌2023年环境报告显示,其2022年消耗了56亿加仑(约212亿升)冷却用水,其中52亿加仑用于数据中心,较2021年增长20%。虽然目前能耗问题尚未构成严重威胁,但已成为计算行业继芯片成本之后的第二大开支。从绝对数值看,全球数据中心总耗电量仅相当于一个小县城的用电规模,但支付账单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各位AI大模型开发者们,面对未来高昂的水电费,您是否做好了准备?

早在AI行业兴起之前,电解铝行业就已踏上自建电厂之路。以东方希望准东园区为例,其核心是准东电厂,露天煤矿开采的煤炭直接输送至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驱动周边的电解铝厂和重化工企业。对于这类行业而言,自建电厂的经济效益远胜于从电网购电。AI行业的发展或许将遵循类似路径。因此我们不难理解美国企业的选择——在欧美严格的碳排放标准下,微软和OpenAI选择发展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等小型核能技术,而非传统大型核电站。

02 中国AI企业的能源困境

与中国科技企业相比,数据中心的能源问题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中国AI企业虽已认识到能耗挑战,否则《如何实现低能耗人工智能》不会入选年度十大前沿科学问题。但与美国人不同,中国AI企业主要受限于资金问题。训练大模型是一项极其烧钱的事业:ChatGPT需要约3万枚英伟达A100 GPU芯片,采购成本达8亿美元,每日运营费用高达5万美元。百度十年研发投入约1400亿元(约合200亿美元),年均20亿美元,而ChatGPT每年的运营成本就达5亿美元。一分价钱一分货,研发和训练费用已让中国AI企业倍感压力,更遑论投资能源领域。因此,在当前经济条件下,中国AI企业思考能源问题或许为时过早——百度文心一言作为国内最知名的大模型,日活用户仅几百万,远不及ChatGPT的规模,此时担忧能源问题确实有些超前。

除了资金,技术也是一个重要障碍。低能耗AI的实现需要硬件(芯片)和软件(算法)的双重突破:现有算力主要依靠先进制程维持,但高能耗问题亟待解决。在保证芯片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能耗,需要芯片制造商在工艺节点上持续创新,或开发接近人类神经元结构的低能耗计算架构;另一方面,算法层面也需要实现更简洁的智能设计。这不仅是AI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芯片供应商和制造商也必须参与其中。作为可能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关键技术,AI的能源消耗涉及庞大产业链,绝非单个企业能够独立解决。

03 中国的能源准备与机遇

对中国而言,做好能源准备总是明智之举。中国是全球最大发电国,2022年发电量近9万亿度,约为美国的两倍。这一庞大的发电量背后,是中国超大规模工业体系带来的巨大用电需求——冶金、化工等重工业都是超级用电大户,现阶段AI的用电量与之相比尚可忽略。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随着AI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其耗电量将持续增长,在突破某个临界点后可能达到令人始料未及的程度。Altman直接投资核能企业,或许正是基于对未来AI用电量的惊人预测。中国与美国的AI竞赛,现在才刚刚开始。

不可否认,在GPU技术方面,我们的确存在差距,需要技术攻关和市场认可,但这属于半导体行业范畴,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但在能源技术领域,我们已取得显著成就。以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为例,中国十几年前就已开始相关研究。中核集团的”玲龙一号”作为全球首个通过IAEA安全审查的小型模块化压水反应堆,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预计2026年投入实用。在核能之外,清洁能源领域同样不容小觑。以光伏行业为例,中国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江苏常州天合光能去年营收达850亿元,中国光伏产业的扩张得益于持续降低发电成本——近年来每度光伏电的成本降低了20倍。这一优势不仅增强了我们的国际竞争力,也使中国光伏产品占据全球市场主导地位:光伏组件市场份额达75%,电池片占80%,硅片占90%。更令人瞩目的是,光伏发电已悄然超越水电,成为中国第二大电源——在经历了水电时代后,谁能想到短短十年间光伏就能实现反超?

综上所述,对于中国AI企业而言,由于整体市场规模和用户数量尚不算大,能源问题短期内并非迫切挑战。即便未来有所需求,市场上也已有成熟的解决方案。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发电国,在能源领域具备天然优势。在AI竞赛中,能源问题或许将成为中国AI企业后来居上的重要契机。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18日

11:38
近日,一段充满温情的接站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无数网友的强烈共鸣。视频中,73岁的老父亲肩挑土特产,跨越千里来到广东探望儿子一家,这份沉甸甸的爱瞬间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有网友深情留言:"看到父亲还能扛起扁担,真是幸福的一件事啊。"这位谢先生在佛山生活多年,此次父亲特意从湖南慈利老家出发,一路跋涉来到广州。当他在车站看到父亲时,眼眶瞬间湿润。父亲肩上的土特...
11:38
近日,一起备受关注的过失致人死亡案件在上海法院审理后成功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案发生于2020年2月3日晚,涉及主人公奚某白与男友沈某的悲剧性事件,最终以法律判决尘埃落定,为类似案件提供了重要参考。 案件起因于一场朋友聚餐。当天18时许,奚某白与林某、华某等朋友在餐厅聚餐,期间饮用了1至2瓶红酒。当晚22时许,沈某携朋友加入聚餐,饮用数瓶啤...
11:38
2025年8月15日,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传来重大喜讯,其科创板IPO状态正式变更为“提交注册”,标志着这家在半导体材料领域深耕的企业迈出了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公司计划发行高达53,780万股股票,预计募集资金总额达49亿元人民币,这笔资金将专项用于西安硅产业基地二期的建设,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规模和市场布局。 作为中国大陆首屈一指、全球排名第六的12...
11:38
8月18日凌晨2时21分,印尼东努沙登加拉省的勒沃托比火山突然爆发,火山灰柱直冲高空,最高达到令人震惊的8000米。这一剧烈的喷发事件迅速引起了全球关注,也提醒着人们火山活动带来的潜在威胁。印尼火山和地质灾害研究机构(PVMBG)第一时间响应,紧急发布了相关警报,要求周边居民立即采取避险措施,并密切关注火山灰的扩散情况。专家提醒,火山灰不仅可能对居民的健康造...
11:38
深成指今日表现强劲,强势突破11864.11点的重要阻力位,不仅刷新了2024年10月8日创下的历史高点,更创下自2023年4月19日以来的最大涨幅。这一显著的上行趋势充分展现了市场信心的逐步恢复,同时也反映出资金流动性的显著增强。市场情绪的回暖与投资者活跃度的提升,为指数的持续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预示着当前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
11:38
8月18日,指南针股票在交易过程中表现抢眼,强势触及涨停板,单日涨幅高达20.0%。这一惊人表现不仅彰显了市场对该股的极大热情,更伴随着成交额的激增,突破104亿元大关。如此强劲的交易数据,充分反映了投资者对指南针股票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追捧。此次涨停背后,可能隐藏着多重市场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公司基本面改善、行业利好消息刺激,或是资金流的集中涌入。无论如何,这...
11:38
8月18日,A股市场迎来强劲反弹,深证成指涨幅显著扩大至2%,盘中强势突破11864.11点,不仅刷新了自2023年4月19日以来的高点,更展现了市场强劲的上涨动能。与此同时,上证指数也稳步上涨,涨幅达到0.9%,而创业板指表现更为抢眼,涨幅高达3.42%。市场整体呈现普涨格局,超过3925只个股录得上涨,投资者信心得到明显提振,市场情绪持续回暖。
11:38
2025年8月18日,磁性材料板块整体呈现强劲上涨态势,行业龙头铂科新材股价涨幅突破10%,带动银河磁体、大地熊、新莱福、中科三环及天和磁材等个股同步发力,市场情绪高涨。据行业专家分析,此次上涨主要源于下游新能源与电子产业的强劲需求增长,推动磁性材料企业订单量持续回暖,行业整体景气度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这一轮上涨反映出市场对磁性材料行业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同...
11:38
8月18日,京东健康股价迎来强劲反弹,涨幅超过4.5%,展现出资本市场对其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这一积极表现的背后,是公司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所揭示的亮眼数据。报告显示,京东健康上半年实现收入352.9亿元,同比增长24.5%,这一增长速度不仅彰显了公司业务的稳健发展,更反映出其在健康产业领域的强劲竞争力。与此同时,净利润表现同样出色,达到26亿元...
11:38
8月18日,同花顺股价迎来强劲反弹,盘中持续拉升涨幅接近9%,成功突破400元大关,市值也随之攀升至超过21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该股累计涨幅已接近40%,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此次股价突破不仅是对近期市场表现的肯定,也反映了投资者对同花顺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同花顺有望继续依托其行业领先地位,实现更可持续的业绩增长。
11:07
阿里国际数字贸易集团(AIDC)的AI研发团队AIDC-AI近日重磅推出全新一代多模态大语言模型——Ovis2.5,该模型提供9B和2B两种参数规模版本,旨在为全球开发者与企业在经济型视觉推理领域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Ovis2.5以其在有限规模内展现出的卓越性能,成功刷新了多模态AI应用的技术标杆,成为业界瞩目的创新成果。 Ovis2.5的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
11:07
Meta 近期正式推出了其尖端 AI 图像处理模型 DINOv3,为图像分析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突破。这款基于自监督学习技术的模型,通过深度解析超过17亿张图像数据,积累了70亿个参数,使其能够高效处理包括卫星影像、医学图像、自然景观在内的多样化图像任务,且完全摆脱了对标注数据的依赖。这一创新特性赋予了 DINOv3 在数据稀疏领域,尤其是卫星影像分析等前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