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市发改委、市卫健委等六部门近日重磅发布《北京市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数据要素流通和AI大模型赋能为核心引擎,全面加速医疗器械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政策文件明确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大模型开发列为两大核心抓手,通过系统性布局推动产业生态优化升级。
在数据要素流通方面,措施提出要构建医疗健康行业高质量数据集体系,重点推进临床数据、科研数据、生产数据的标准化整合。同时配套出台数据流通管理办法,建立数据安全分级分类管控机制,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价值高效释放,切实满足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的多元化数据需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政策鼓励在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先行先试,支持企业建设数据治理服务平台,对达到行业领先服务能力的平台给予最高3000万元的建设补贴。

技术创新激励方面,北京市将通过重金支持推动行业大模型研发突破。政策明确鼓励医疗器械企业与AI技术企业组建联合创新体,共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大模型。对于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的项目,将按照实际算力成本给予全额资金支持,最高额度可达3000万元。这一创新激励机制旨在通过市场化方式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新格局。
该政策文件充分彰显了北京市抢占医疗器械产业制高点的战略决心。通过生成式AI与数据要素的深度融合应用,北京正着力打造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范式,不仅将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更为全国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示范。这一系列创新举措预计将极大提升北京在全球医疗器械创新版图中的核心竞争力,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