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新创想11月25日专稿 当今社会,谁曾想那些平日里令人避之不及的”臭大姐”,竟摇身一变成为餐桌上的抢手美味?据国内多家媒体近日报道,四川省乐山市大渡河畔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市民们纷纷扎堆捕捉这种被称为”打屁虫”的昆虫,将其制成一道备受推崇的冬季下酒佳肴,有市民戏称”冬天吃了要掀铺盖”。
据了解,这种拇指盖大小的昆虫在乐山当地市场异常火爆,其价格之高令人咋舌。当地市民透露,这种”臭大姐”目前市场行情为500元一斤,零散售卖时每只仅需5角钱。更令人惊讶的是,不少市民已将捕捉这种昆虫发展成日常副业,甚至出现了专职售卖的现象。乐山师范学院相关专家经过考证证实,这种看似不起眼的昆虫不仅具有药用价值,更因稀有而备受追捧,高品质的九香虫在市场上售价可达上千元。
然而,面对如此反常的市场现象,成都一医院的中药师提醒广大市民:九香虫虽是传统中药材,但任何食材都不宜过量食用,需注意适量原则。这一观点迅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有网友惊呼:”这种东西粘到手上哪怕只有一点点都臭得要命,居然还有人能吃它?太可怕了这些人类,这玩意居然能吃,真是大开眼界!”也有网友调侃:”看来吃货的世界我们不懂,连’臭大姐’都能变成美食,人类对食物的想象力真是无穷无尽。”
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更揭示了市场对稀有食材的追捧心理。从传统中药材到现代美食,九香虫的华丽转身,或许正是人类对自然馈赠不断探索的生动写照。随着冬季来临,这种”臭味”与”美味”并存的奇特食材,注定将在美食界引发更多讨论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