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无数岔路口,向左一步,向右一程,结局可能天差地别。此时若能遇到一位”贵人”,或为你指点迷津,或与你风雨同舟,无疑能让你少走许多弯路。古人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在创投这个充满荆棘又孕育希望的行业里,我们愿与创业者携手同行,披荆斩棘,无畏远方。愿成为彼此的良师益友,共同见证科技成果转化的辉煌篇章。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探讨暂告段落,接下来,让我们用笔墨记录那些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既是对过往的回望与思考,也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启发与借鉴。

上篇文章分享了梅萌董事长的传奇经历。在我重返清华创办风险投资事业的过程中,第二位贵人——时任清华科技园总裁的徐井宏,成为了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清华求学时,我们就已有过交集,那时他在校团委工作,给人留下高冷疏离的印象,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带着这样的记忆,十几年后重返清华科技园,再次与徐井宏共事,我心中难免忐忑。

彼时,梅萌董事长主抓战略方向,而徐井宏作为总经理,负责科技园的日常运营,掌管人财物大权。2002年底,我回到清华开展工作。次年三月,非典疫情突然爆发,虽然防疫措施不如今日严格,但依然严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推进。2003年夏,在一次科技园会议上,徐井宏对我说:”我到你那里看看啊。”那时,我的办公室已从华业大厦迁至学研大厦B座301室,挂上了”清华科技园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牌子。这个曾是宝洁研发中心的办公室,保留了二十几个优质工位家具,都是宝洁退租时留下的。选址时,我一眼就看中了这里,虽然面积较大,但经梅总和邰总同意后,我还是决定租下,准备大干一场。

徐总到访时,看到偌大的办公室仅三四人办公,除了我,还有刚毕业的助理冷娜和其他两位同事。他未多言,背着手环顾一周,临走时说:”你明天来我办公室。”次日,徐总简短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你的办公室太大,空置面积浪费,搬到创新大厦,在科技园建设股份公司找个地方;第二,做创投太难了,不如出去找块地做房地产开发,两年就能收回成本。

对于第一点,我无法反对;第二点,我竟动了心,觉得这是为他好。于是,我经历了一段寻找房地产项目的经历。但毕竟不懂房地产开发,虽然找到了标的,却不知如何制定方案、融资推进;加上科技园有裴晓东、任久玉等地产专家,我很快失去了话语权,最终选择了放弃。后来,清华科技园技术资产经营公司(后改名为启迪创投)总经理刘万枫去昆山开发分园,徐总便调我去担任技术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负责清华科技成果转化,并去清华科技开发部挂职——这段经历在上一篇文章中已有讲述。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未见显著成果,我便要求回到创投领域。于是,梅萌、徐井宏、罗建北(时任科技园党总支书记兼清华科技园孵化器董事长)和我四人,在创新大厦A座17层会议室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讨论清华科技园是否应做风险投资,以及我的工作安排。会议讨论激烈,梅总和罗老师支持我的想法,但徐总持反对意见,认为投资回报周期太长。我虽无法提供有力证据,仍强调做VC的意义,并承诺不会要求科技园做LP参与投资。徐总说:”那你总要拿工资,科技园总得有前期投入。”梅总突然发问:”如果没有VC,我们还做科技园干嘛?”罗老师也反问:”不做风险投资,孵化器还有什么意义?”会场陷入沉默。最后,徐总对我说:”我给你100万预算,你爱干啥干啥,我不管了。花完预算你干成了,很好,继续干!干不成,你回来,我再给你安排工作,不许挑。这是对你负责,因为我们是哥们儿、是兄弟,不听安排就另谋高就!”这突如其来的信任让我喜出望外,既获得了工作目标,又有了兜底保障。作为领导,他提出要求;作为兄弟,他给予关怀。这给了我莫大动力。

事实证明,徐总面冷心热,虽多次否定我的想法,事后却总用新机会安抚我。2005年1月,我和梅萌、徐井宏在硅谷考察,与斯坦福大学张首晟教授合影留念。

2002年底,我开始为募集第一个基金四处奔波。当时国内尚无人民币基金氛围,我最初目标是5000万美元基金。但实际操作中发现从零开始有多难,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完成。虽然放言”不需要清华科技园出资”,实则过于自信。期间也曾想过放弃,但我的性格从不言败,再难也能看到希望,敢于对自己下狠心坚持!坚持!再坚持!三年过去,基金依然毫无进展。表面我依然自信,内心却承受巨大压力。虽然主业未成,但我积极参与科技园新业务拓展,如物业招商、国际化业务和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获得了良好人缘。徐总看在眼里,我的真诚和努力打动了他。一天,他主动说:”我们自己不出资,指望别人出资是不可能的。”这让我如释重负。他接着说:”这样吧,科技园给你5000万,去组建基金,与谁合作都可以。”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2005年的5000万人民币,相当于今天的5亿,在当时堪称壮举。

在短暂尝试与中关村兴业合作失败后,徐总再次出面,获得海淀区主要领导支持,促成北京中海投资管理公司3500万投资承诺。2006年9月,北京启迪中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2007年6月,在清华科技园和中关村管委会支持下,启迪创投成为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首批合作伙伴,引导基金承诺出资4500万,清华科技园再追加2000万,首只基金正式成立,开创了人民币基金先河!徐总给我批的100万预算,最终花费约65万,包括我和助理冷娜的工资,以及30万天使投资了矽正半导体(今京微齐力前身)。这算是完美收官。

回首往事,启迪创投的艰难起步期,既得益于我的执着坚持,更离不开徐总在关键节点的强力推动。否则,今日清华投资生态不会如此繁荣。那些艰苦与心酸,只有我们自己知道。2010年9月,我和徐总随北京市委组织部代表团赴美招聘人才。工作之余,我们在金门桥北面山上散步,蹲在路边小憩时,我诉说起回清华科技园的心酸。徐总边吸烟边默默倾听,我停下看他,他轻轻叹息:”你有苦还可以对我说,我的苦又对谁说呢?”我听出他的哽咽,看到他眼中闪动的泪花…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转载,不代表转载方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02日

23:51
第二届中欧科学家论坛于1日至2日在德国海德堡隆重举行,吸引了来自中国与欧洲的数百名顶尖科学家、学者及企业界代表齐聚一堂。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气候变化等前沿科技领域,展开了富有深度与广度的合作研讨,共同探索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参赞周志强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强调科技交流是连接中欧的重要纽带,双方在多个领域均蕴藏着巨大的合作...
23:51
"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钢铁行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性进展。河钢集团成功打造全球首例"氢基竖炉—近零碳排电弧炉"短流程冶金项目,并顺利投产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线。中国钢铁研究总院更是推出全球首条纯氢竖炉示范线,引领行业技术革新。与此同时,薄带连续铸轧、高炉渣干法粒化等前沿绿色技术也相继实现规模化应用。这些标志性成果充分证明...
23:21
TCL科技近期发布重要市场预测,指出2026年全球电视消费市场将迎来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即将到来的大型体育赛事的催化作用。随着北京冬奥会和美加墨世界杯等顶级赛事的举办,电视需求量预计将出现1%至2%的稳步提升。这一增长趋势将与消费者对大尺寸电视的持续青睐相互叠加,进一步推动面板需求面积增长5%以上,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 尽管今年以来全球经贸摩擦给产业链备货...
22:50
超频界传奇人物@TrashBench再次突破极限,以创新冷却方案刷新了英特尔Arc B580显卡全球超频纪录。这位技术狂人摒弃了传统的液氮冷却,转而采用车用防冻液配合自制水泵构建了简易循环系统,将冷却液温度精准降至-17℃,为GPU创造了近乎完美的低温运行环境。通过3D打印定制支架完美固定水冷头,他成功将显卡核心频率推至惊人的3,316 MHz,相比默认频率...
22:50
2025年11月2日,首届江西赣超足球联赛总决赛在赣州奥体中心圆满举行,赣州队凭借两回合3-0的压倒性优势击败宜春队,历史性地捧起赣超冠军奖杯,标志着江西业余足球迈入崭新篇章。作为江西首个省级城市足球超级联赛,赣超自创办以来创新性地推出"足球+文化"模式,累计吸引超过115万人次现场观赛或网络直播,成为全国业余足球联赛的标杆典范。 次回合比赛在赣州奥体中心上...
22:50
10月30日,广东天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招股书,由招商证券国际独家担任保荐机构。这家自2003年创立以来深耕家禽产业的龙头企业,已成功构建起涵盖清远鸡、生猪及肉制品生产与销售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体系。根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最新数据,天农集团凭借其卓越的出栏量表现,已连续多年稳居中国清远鸡市场的领军地位,2024年市场份额更是...
22:50
顺丰控股近日正式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当季实现营收784.03亿元,同比增长8.21%,这一稳健增长反映出市场对顺丰服务的持续认可。更令人瞩目的是,公司总件量突破43.1亿票大关,同比增长高达33.4%,不仅刷新历史记录,也彰显了其在快递市场的强劲竞争力。 从业务板块来看,顺丰速运物流业务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增长14.4...
22:50
双乐颜料股份有限公司近日传来喜讯,深交所正式披露其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事项已完全符合发行及上市条件,此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为业内知名的浙商证券。根据公告,公司计划通过本次发行募集总额不超过8亿元人民币,这笔资金将重点投向高性能蓝绿、黄红颜料项目的扩产建设,同时用于研发中心的新建与升级,并预留部分流动资金以增强公司运营弹性。 作为国内重要的颜料生产商,双乐颜料的...
22:18
彭博社资深记者马克·古尔曼在其最新一期时事通讯中独家披露,苹果公司备受瞩目的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在中国市场的发布计划已正式延期。这一重要调整意味着原定于2025年中期的产品落地时间将有所推迟,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据悉,此次延期的主要原因在于研发过程中遭遇的技术瓶颈。苹果工程师在推进AI功能开发时,面临多项工程障碍和模型性能挑战,这...
22:18
阿里云近日重磅推出通义千问Qwen3-Max模型的"深度思考"模式,这一创新功能通过强化推理链分析与多步骤问题拆解技术,实现了复杂任务处理效能的显著提升。作为通义团队迄今打造的规模最大语言模型,Qwen3-Max的参数量突破1万亿大关,预训练数据规模高达36T tokens,在代码能力与智能体任务处理方面实现了全面飞跃。据官方透露,该模型在涵盖知识推理、编程...
21:14
2025年11月2日傍晚,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成功执行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太空任务。借助其最新研发的LVM3-M5重型运载火箭,ISRO将一颗重达4410公斤的通信卫星精准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一成就不仅刷新了印度本土发射并进入该轨道卫星的重量纪录,更开创了由国产火箭发射最大重量卫星的历史先河。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充分彰...
21:14
2025年11月2日,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在中国广州拉开帷幕——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迎来首位机器人火炬手“夸父”,标志着科技与体育的完美融合。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尖端智能机器人,“夸父”在广州正式亮相,并成功完成了首棒火炬传递。这款机器人不仅具备卓越的自主平衡能力,还能精准感知环境变化,并实现自然流畅的人机交互,其问世象征着中国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