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7日晚,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一场重要演讲中,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与社会发展、就业格局及教育体系的深刻关联。以下是演讲中关于创新科技与国家发展的核心内容节选:
今晚,我将聚焦一个关键议题:创新与科技发展。这不仅是推动生产力持续提升的引擎,更是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过去二十余年,新加坡始终在研发领域保持高投入,并收获了丰硕成果。以生物医药科学为例,早期战略投资已催生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在冠病疫情期间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同样以长远眼光布局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这种创新思维有望在未来十年内带来颠覆性突破。
但科技发展远不止实验室研究。更关键的是新技术的经济转化速度。回顾上世纪80年代,全国电脑化运动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那个年代,即便没有家庭电脑,我们也能通过学校、民众联络所等渠道学习电脑知识。马林百列民众俱乐部的电脑俱乐部就曾为我开启第一堂课。这种全民培训模式不仅提升了个人技能,更彻底改变了工作方式,为各行各业注入新活力。当互联网浪潮来袭时,我们再次把握机遇,推动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每一项新技术都成为我们适应与升级的契机,带动整个社会向前迈进。
如今,人工智能正开启一个全新时代。正如电脑和互联网曾定义过去,AI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技术。五年前,AI尚无法解决基础数学问题,常出现令人困惑的”幻觉”现象。而今年,AI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金牌,展现出惊人的能力。这种技术正以指数级速度进化,不仅能攻克高等数学难题,更能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彻底重塑我们的生活、工作与互动方式。
AI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一项调查显示,新加坡人最常使用AI规划假期,它能智能推荐旅游目的地并定制个性化行程。在公共服务领域,AI已实现多语种通话自动转录与摘要生成,极大提升政府效率。但AI的潜力远不止于此,它将成为提升生产力、创造经济价值的强大引擎。大型企业如通用电气旗下的GE Vernova已将全球涡轮机维修中心设于新加坡,利用AI实现分钟级故障检测,这正是新加坡科技与人才结合的典范。全民牙科集团则用AI分析牙科X光片,帮助牙医在60秒内精准诊断,大幅提升诊疗效率。
AI的赋能不仅限于大企业。我们正通过政策支持,帮助中小企业有效利用AI技术提升竞争力。但科技变革也带来挑战。部分工作岗位将消失,同时涌现新的职业需求。我们承诺将始终以新加坡人为中心,与工会密切合作,通过职业再培训计划帮助员工掌握新技能。港务集团的案例证明,起重机操作员转型为远程监控专家后,不仅工作更安全高效,收入也显著提升。
在教育领域,AI同样引发深刻变革。一位老师发现学生作文质量大幅提升,经调查发现他们使用ChatGPT辅助写作。这引发我们思考:如何在利用AI优势的同时防范过度依赖风险?数码时代既带来机遇也伴随挑战。我们主张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平衡虚拟与现实体验:婴幼儿阶段应严格限制屏幕时间,学龄前儿童需合理控制;同时鼓励户外活动,培养现实世界的社交能力与探索精神。
新加坡正在探索多维度解决方案:借鉴他国经验加强儿童在线安全立法,为家长提供支持系统。学校教育则强调培养数码韧性,让学生学会辨别信息、安全使用技术。德行小学的刘诗荟老师创新使用AI聊天机器人辅助华文教学,这种个性化学习工具将向更多领域扩展。高等教育阶段,我们正推动所有学科学生掌握AI应用能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
但教育的终极目标始终未变:培养机器无法复制的核心品质。在AI时代,品格、价值观、同理心与使命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我们通过加强品格教育、增设教育协作人员,培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应对挑战勇气的下一代。正如淡马锡理工学院的设计专业学生所言,创造力与人文精神才是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新加坡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AI时代,在创新与人文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点。这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一场关于未来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