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Q2财报发布后,AI发展与中国电商业务中的淘宝闪购进展成为市场焦点。财报显示,集团收入达2477.95亿元,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后同比增长15%,阿里云季度收入同比增幅高达34%,电商客户管理收入(CMR)增长10%,88VIP会员规模突破5600万并保持双位数增长。国际电商业务扭亏为盈,但增速从19%降至10%。净利润同比骤降85%,从358亿元降至54亿元。
淘宝闪购作为即时零售业务的亮点,收入同比增长60%,单位经济效益(UE)自9月以来显著改善,10月单均亏损较8月减半。用户留存率提升,平均订单价格提高,带动淘宝App月活增长。行业关注其投入产出比,尤其是能否导流电商产生协同效应。管理层表示,淘宝闪购已完成第一阶段目标——规模快速扩张,当前重点是UE优化,进展符合预期。下一阶段将聚焦高价值用户经营与零售品类发展,长期目标是三年后为平台带来万亿成交规模,带动相关品类市场份额提升。
随着效率提升和UE改善,阿里预计下季度对淘宝闪购的投入将显著收缩,但会根据市场竞争动态调整,Q4外卖大战仍将激烈。管理层强调,市场竞争环境复杂,阿里将持续优化资源分配。
淘宝闪购之外,阿里推出千问App,打造阿里体系内统一的「AI生活入口」。CEO吴泳铭表示,千问App标志着阿里同时推进企业AI与消费者AI,是扩展消费者AI业务的良机。公开测试首周下载量超1000万。副总裁吴嘉在夸克AI眼镜发布会上称,千问与夸克AI眼镜能发挥独特价值,千问融入夸克AI浏览器后,阿里AI to C布局更清晰,将竞逐通用AI助理头把交椅。
阿里战略呈现双线布局:闪购业务收缩攻势,巩固成果;AI to C快速进攻,拉开新战役序幕。前者争夺当下机会,后者抢占未来站位,但二者均强调大平台协同,适时可能实现融合。
淘宝闪购虽完成阶段性目标,但追求电商协同尚需时日。管理层规划中,第一阶段目标是规模扩张,已实现日均单量与美团持平。当前重点优化UE模型,10月单均亏损减半,非茶饮订单占比超75%,提升GMV份额并带动食品、健康、超市品类增长。但行业对电商协同效果存疑,因淘宝闪购首要服务大消费平台,核心价值在于流量导入、提升APP活跃度及市场费用减少。中长期目标是显著带动电商收益,但即时零售与电商协同需供应链改造基础,行业尚在探索阶段。商家参与度有限,优衣库、屈臣氏等头部品牌表现较好。
淘宝闪购由攻转守时,重点在于守住即时零售份额、争取GMV增长,并维护大消费入口心智。Q4表现值得关注,因阿里将收缩投入,而美团可能加大补贴抢夺份额,这将考验淘宝闪购的UE优化能力。
AI to C领域,阿里凭借Qwen大模型与生态积累信心满满。AI助手核心竞争力在于智力与办事能力,阿里全栈AI能力支撑企业AI业务,并推动消费者AI业务发展。千问App成为AI to C粘合剂,与夸克AI眼镜融合形成统一入口。阿里计划整合电商、地图、本地服务,打造日常生活的AI入口。未来可能引入美团小美、淘宝AI搜索等能力,形成跨端统一入口。
阿里新战役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架构雏形已现,未来将面临字节豆包等强劲对手,但阿里的优势在于领先大模型与广泛生态,有望为用户提供巨大消费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