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知名非营利组织 Common Sense Media 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人工智能伴侣正迅速成为美国青少年的主流社交体验。这项覆盖了1060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高达72%的美国青少年至少尝试过一次人工智能伴侣,而这类伴侣指的是能够进行深度情感交流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如Character.AI或Replika,远超传统意义上仅用于辅助学习的工具型AI应用。
这项深入洞察青少年数字行为的研究显示,青少年对人工智能聊天表现出惊人的热情。其中5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是人工智能伴侣的忠实用户,更有13%的青少年每天都会与AI进行对话,而21%的青少年则每周多次互动。值得注意的是,在性别差异方面,男孩(31%)比女孩(25%)更少表示从未使用过人工智能伴侣。尽管整体使用率很高,仍有约四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示他们尚未尝试过这类新兴科技。
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青少年与人工智能伴侣互动的多元动机。46%的受访者将其视为实用工具或程序,而33%的人则将其当作社交平台。在具体用途上,娱乐(30%)和对技术的探索欲(28%)是最主要驱动力,另有18%的青少年通过AI寻求建议,17%的人则看重其随时待命的便利性。这种多样化的使用场景反映了青少年对人工智能的开放态度。
然而,青少年对人工智能伴侣提供信息的信任度却呈现两极分化。约50%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信任AI伙伴提供的内容,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年长青少年对AI建议的怀疑态度显著高于年幼群体。这种信任差异可能源于青少年对信息来源的成熟判断标准。
在情感体验方面,研究呈现出一组有趣的对比:虽然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示与AI对话的满意度超过现实朋友交流,但高达67%的受访者持相反看法。更有39%的青少年将AI对话视为提升社交技能的练习场,通过模拟对话来增强对话技巧、获取建议或表达情绪。这种将AI作为社交训练工具的观点,凸显了青少年在数字时代的社交需求。
从时间分配来看,80%的青少年表示他们与真实朋友的相处时间远超与AI聊天的时间,仅有6%的人反映情况相反。这一数据揭示了尽管人工智能伴侣在青少年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但传统人际关系仍是他们社交网络的核心。
这项研究的重要发现包括:72%的美国青少年尝试过人工智能伴侣,其中52%成为常驻用户;青少年使用AI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技术探索和寻求建议;以及80%的青少年仍将现实友谊置于虚拟互动之上。这些数据为理解青少年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交行为提供了宝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