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备受瞩目的广东黄茅峡水库工程正式破土动工,标志着我国水利建设事业迈入新篇章。这一标志性工程坐落于清远英德大湾镇下游6公里处,是国家“两重”战略布局中的关键性水利工程之一,对提升区域防洪减灾能力具有里程碑意义。
该项目规模宏大,主要由五大核心部分构成:设计科学高效的泄水闸、具备强大发电能力的电站厂房、保障航运畅通的船闸、促进生态保护的鱼道以及连接两岸的现代化大坝。工程建成后,总库容将达到5.62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高达5.47亿立方米,可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洪涝灾害。
黄茅峡水库工程的建成将产生多重效益。首先,它能显著提升北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为广州、佛山等珠三角核心城市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洪屏障。其次,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将极大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整体防洪体系的韧性与抗风险能力。项目总投资估算达135亿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和资源投入。
这一工程的实施不仅完善了区域水利设施网络,更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深远影响。随着建设的稳步推进,黄茅峡水库有望成为展示我国现代化水利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