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界正迎来一场颠覆性的投资浪潮。多家顶尖风险投资机构敏锐地捕捉到下一个重大投资风口: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企业升级为具有软件级利润率的高效智能系统。在这股投资热潮中,General Catalyst作为先行者,从最新一轮募资中划拨出15亿美元专项基金,全力推进其”创造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通过在特定垂直领域培育AI原生软件公司,再将这些公司作为收购平台,整合同行业的成熟企业及其客户资源。目前,General Catalyst已在法律服务、IT管理、人力资源等七个行业展开布局,并计划最终拓展至20个细分领域。

General Catalyst负责相关业务的Marc Bhargava在接受TechCrunch专访时指出:”全球服务业年收入规模高达16万亿美元,而全球软件业仅1万亿美元。”他强调,软件投资始终凭借其更高的利润率吸引投资者,”当软件实现规模化后,边际成本极低而边际收入却非常可观。”Bhargava认为,如果通过AI技术自动化处理企业30%-50%的业务流程,甚至实现呼叫中心等场景中70%核心任务的自动化,投资回报将极具吸引力。这一策略已初见成效。General Catalyst投资组合中的Titan MSP就是典型案例,该公司通过两轮融资获得7400万美元资金,专门开发AI工具赋能托管服务提供商,随后成功收购了知名IT服务公司RFA。Bhargava透露,通过试点项目,Titan已证明能够自动化38%的典型MSP任务。现在,该公司正计划利用提升的利润率,通过经典的滚雪球策略收购更多MSP企业。

类似的成功案例还包括专注于企业内部法务部门的Eudia。与传统律师事务所不同,Eudia已签约雪佛龙、西南航空和Stripe等财富100强客户,提供基于AI的固定费用法律服务,而非传统的按小时计费模式。该公司最近收购了替代法律服务提供商Johnson Hanna,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Bhargava解释说,General Catalyst的目标是至少将收购公司的EBITDA利润率翻倍。

除了General Catalyst,风投公司Mayfield也在积极布局这一领域。Mayfield专门拨出1亿美元用于”AI团队成员”投资,其中包括IT咨询初创公司Gruve。该公司收购了一家价值500万美元的安全咨询公司,在短短六个月内将其收入增长至1500万美元,同时实现了80%的毛利率。Mayfield董事总经理Navin Chaddha今年夏天对TechCrunch表示:”如果80%的工作由AI完成,就能实现80%-90%的毛利率。综合利润率可达60%-70%,产生20%-30%的净收入。”

独立投资者Elad Gil三年来一直致力于支持收购成熟企业并用AI进行改造的投资策略。在今年春季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Gil表示:”如果你拥有资产,就能比仅作为供应商销售软件更快速地进行转型。”

然而,早期预警信号显示,这场服务业变革可能比VC们预期的更为复杂。斯坦福社交媒体实验室和BetterUp实验室最近的一项研究调查了1150名各行业全职员工,发现40%的员工因AI生成的工作任务而承担更多责任。这些被称为”工作垃圾”的AI生成任务看似精良却缺乏实质内容,反而为同事创造了更多工作负担。参与调查的员工表示,他们平均花费近两小时处理每个工作垃圾实例,包括解读内容、决定是否退回以及修复问题。基于参与者估计的时间投入和自报薪资,调查作者估计工作垃圾每人每月造成186美元的隐性成本。他们在新发表的《哈佛商业评论》文章中写道:”对于拥有1万名员工的组织,考虑到工作垃圾的估计普及程度…这意味着每年超过900万美元的生产力损失。”

Bhargava反驳了AI被过度炒作的观点,认为这些实施失败实际上验证了General Catalyst的方法。他说:”我认为这显示了机会所在,即将AI技术应用于这些业务并非易事。如果所有财富100强企业都能简单地引入咨询公司,应用一些AI,与OpenAI签订合同就能转型业务,那么我们的理论基础就不那么牢固了。但现实是,用AI转型公司真的很难。”他指出AI技术的复杂性是最关键的缺失环节。”有很多不同的技术,各自擅长不同领域。你真的需要来自Rippling、Ramp、Figma和Scale等公司的应用AI工程师,他们使用过不同模型,理解其细微差别,知道哪些适合什么用途,懂得如何将其包装成软件。”这种复杂性正是General Catalyst将AI专家与行业专家配对从零开始构建公司策略合理性的体现。

然而,工作垃圾威胁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该策略的核心经济逻辑。即使创建了控股公司作为起点,如果被收购公司按照AI效率理论减少员工,他们将缺乏足够人手来捕捉和纠正AI生成的错误。如果公司维持当前人员配置来处理问题AI输出产生的额外工作,VC期待的巨大利润率增长可能永远无法实现。这些情形理论上应该减缓VC滚雪球策略核心的扩张计划,并可能削弱这些交易对他们的吸引力。

但现实是,仅凭一两项研究很难让大多数硅谷投资者放慢脚步。事实上,由于通常收购具有现有现金流的企业,General Catalyst表示其”创造战略”公司已经盈利——这明显偏离了传统VC支持高增长、烧钱初创公司的做法。这对于为多年亏损企业买单的风投公司有限合伙人来说可能也是受欢迎的变化。Bhargava表示:”只要AI技术持续改进,我们看到对模型的大规模投资和改进,我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我们帮助孵化公司。”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8日

21:06
2025年滨崎步亚洲巡回演唱会上海站正式宣告取消。这场备受瞩目的演出原定于上海盛大举行,然而主办方克莱可文化通过大麦网发布官方公告,遗憾地透露因遭遇不可抗力因素,演出不得不取消。此次取消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主办方在公告中向所有已购票观众表达了诚挚的歉意,并承诺将在30日内完成全额退款。据悉,具体的退票流程和细则将由票务平台大麦网陆续发布通知,确保每一位观众都...
21:06
2025年11月28日,利君股份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其全资子公司利君控股与全球知名企业GRANDWAY正式签署《买卖合同》。根据合同约定,GRANDWAY将向利君控股采购多台高压辊磨机及配套设备,合同总金额高达5760.77万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合并营业收入的52.53%。如此规模的订单,无疑将为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注入强劲动力,带来显著...
21:06
2025年11月28日,东宏股份传来喜讯,成功中标CW项目LOT44D陆域排水用HDPE管项目,标志着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再获重要突破。该工程位于我国某关键陆域区域,作为一家专注于管道系统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东宏股份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项目经验,最终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赢得这一重要订单。 此次中标金额高达人民币5109.28万元,主要用于提供高品...
21:06
2025年第三季度,霸王茶姬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突破门店数量已增至7338家,总GMV高达79.30亿元,净收入达到32.0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更是达到5.03亿元。这一季度,霸王茶姬的数字化运营能力持续深化,小程序注册会员规模突破2.22亿,同比增长36.7%,展现出强大的用户粘性与市场号召力。海外市场表现同样亮眼,GMV超过3亿元,同比大增7...
21:06
2025年11月28日,贵州茅台正式公布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升级计划,拟投资不超过1.22亿元人民币,专项用于茅台厂区10kV高压双电源供电系统的改造工程。这一战略举措的核心目标在于显著提升厂区的电力供应可靠性与系统安全性,为茅台酒的生产制造提供更加稳固的能源保障,确保生产流程的持续稳定运行。 据悉,该改造工程将完全在现有厂区范围内实施,无需新增任何土地面积,...
21:06
2025年11月28日,中芯国际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中芯控股与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就中芯宁波股权转让事宜达成终止协议。由于双方在预期时间范围内未能就交易细节达成共识,最终决定终止原定交易方案。值得注意的是,交易终止后,中芯控股仍将持有中芯宁波14.832%的股权,维持部分投资布局。 此次股权转让协议的终止,反映出双方在商业条款上存在显著分歧。...
20:02
2025年11月28日,长安汽车正式宣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布局——拟以自有资金2.25亿元参与设立全新机器人公司。这一举措标志着长安汽车在智能化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也彰显了其向多元化科技巨头迈进的决心。据悉,新成立的长安机器人公司将由中国长安、辰致科技和长安科技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高达4.5亿元,其中长安汽车以50%的持股比例成为控股股东,凸...
20:02
2025年11月28日,社交巨头Meta旗下的Instagram平台重磅推出两项创新功能——本地化语音翻译与字体适配,旨在为全球创作者提供更强大的跨语言传播工具。这一系列优化举措将显著提升内容在多语言环境下的可理解性与视觉吸引力,帮助创作者突破地域限制,更精准地触达不同语言背景的用户群体。 通过先进的语音识别与机器翻译技术,Instagram能够实时将语...
20:02
2025年11月28日,安世中国正式发布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直指安世荷兰在控制权问题上的不当行为,并要求其立即与相关方展开真诚磋商。声明明确指出,当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混乱局面,主要源于荷兰方面的一系列违规操作,其海外扩产计划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更试图通过替代中国产能来谋求不正当优势。安世中国强烈谴责荷方这种破坏全球产业分工的行为,要求其立即停止在马...
20:02
2025年11月28日,中国巨石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其控股股东振石集团正式启动股份增持计划。据悉,振石集团目前持有公司总股本的16.88%,此次计划将通过自有资金及专项贷款,筹集5.5亿元至11亿元的资金,分阶段逐步增持公司股份。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振石集团对巨石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更体现了其对公司长期价值的深度认可。根据公告内容,增持的具体实施将灵活调整,择机...
20:02
2025年11月28日,备受瞩目的2025数据要素发展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在此次盛会期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发布了《数据要素发展报告(2025年)》,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权威解读。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数据要素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指出数据基础制度与现有体系的衔接仍存在明显短板,技术产业规模化突破尚未实现。为有效激发数据要素的内在活力,报告提出了一...
19:01
2025年11月28日,胜科纳米正式宣布一项重大战略布局,其全资子公司青岛胜科计划投入约5亿元人民币,全力推进“青岛检测分析能力提升建设项目”。这一举措标志着胜科纳米在半导体检测与分析领域的深度拓展,旨在通过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进一步巩固其在第三方检测服务市场的领先地位。 该项目投资主体为青岛胜科或其关联企业,建设地点选址于青岛这一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