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典AI编程平台Lovable以惊人的速度崛起,用短短一年时间从开源工具成长为估值18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彻底颠覆了软件开发的边界。在里斯本Web Summit上,CEO Anton Osika震撼宣布,平台月活跃用户已突破800万,较7月的数据激增近250%,每天更有超过10万款新产品在Lovable平台上诞生。这些产品涵盖从学生作业到年入70万美元的创业项目,AI”氛围编程”(vibe coding)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
Lovable脱胎于Osika早年的开源项目GPT Engineer,但其愿景远超程序员群体。Osika明确表示:”我们不是为会编码的1%,而是为不会编码的99%而建。”用户只需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例如”做一个带用户登录的电商页面”,平台就能自动生成可运行的应用,真正践行”Demo,not memo”的产品文化。目前,超过半数《财富》500强企业已将Lovable用于内部创新,就连11岁的少年也能用它复刻Facebook,展现出惊人的易用性和强大功能。
资本热情高涨,Lovable今年完成2亿美元融资,估值飙升至18亿美元,市场甚至传出新投资者愿以50亿美元接盘的传闻。然而,高光时刻背后暗流涌动。巴克莱银行9月报告显示,Lovable网站流量较年初峰值下滑40%,引发业界对”氛围编程是否已见顶”的质疑。尽管Osika强调净美元留存率超100%,且员工数已突破100人,但可持续性仍是悬顶之剑。
安全成最大短板,Lovable紧急补课更严峻的挑战来自安全领域。有报道指出,某Lovable构建的应用意外泄露7.2万张含GPS与用户ID的图片,暴露了”零代码”开发的合规风险。对此,Osika坦言安全团队是当前招聘最快的部门,目标是”让Lovable比纯手写代码更安全”。平台现已内置多层安全扫描机制,但仍建议金融等敏感应用额外聘请专业审计——AI尚不能完全替代人类对风险的终极判断。
面对OpenAI、Anthropic等模型方纷纷推出自家编程智能体,Osika展现出罕见的开放态度:”只要能释放人类创造力,谁做都值得庆祝。”他拒绝陷入硅谷式”内卷”,而是推崇北欧工作文化——团队中多数核心成员已为人父母,坚决拒绝12小时工作制。”我们追求使命驱动,而非盲目冲刺。”这种理念使Lovable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独特性。
终极愿景:打造”最后一款软件”Lovable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产品团队的”全能终端”,从用户洞察、原型设计到部署运维,一切通过自然语言完成。当一名产品经理能用一句话生成可测试MVP,软件开发的民主化才真正到来。AIbase认为,Lovable现象既印证了AI降低创作门槛的巨大潜力,也揭示了新兴范式的脆弱性:流量≠留存,速度≠稳固,创意≠安全。在”人人皆可造物”的未来,真正的护城河或许不是模型,而是信任——而Lovable,正站在信任构建的关键十字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