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举办的搜索中央直播会议上,谷歌搜索专家加里・伊利斯(Gary Illyes)与切瑞・西瑞通・普罗马温(Cherry Sireetorn Prommawin)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对谷歌搜索的深远影响,并明确指出SEO(搜索引擎优化)的核心原则依然坚挺如初。这一重要观点由谷歌产品专家铃木健一在LinkedIn上分享,他强调诸如AI概述和AI模式等创新功能,实则建立在传统谷歌搜索的坚实基础上。伊利斯和普罗马温一致认为,谷歌的核心系统——包括谷歌机器人(Googlebot)、搜索索引以及排名算法——依然是驱动AI搜索结果的关键力量。因此,企业无需对SEO策略进行颠覆性调整,更不必单独制定所谓的“AI SEO”方案。只要网站严格遵守谷歌的质量指导方针,其搜索表现将保持稳定。
伊利斯特别指出,谷歌并不致力于区分人类创作的内容与AI生成的内容。决定内容价值的关键因素在于其质量、实用性和可信度。只要AI创作的内容能够满足这些标准,就完全符合谷歌的收录要求。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AI模型如今已深度参与谷歌搜索的每一个环节。在爬虫阶段,AI智能判断网站抓取的时机;在索引阶段,BERT语言模型精准分析文本含义,过滤掉谷歌判定为低价值的页面。同时,SpamBrain高效检测垃圾信息,RankBrain则擅长理解新颖或不寻常的搜索查询,确保提供最相关的搜索结果,即使面对谷歌前所未有的问题也能应对自如。而多任务统一模型(MUM)更是突破性地将文本、图像和视频等不同格式的信息无缝整合。
在搜索过程的最后阶段,AI概述的运作机制独具特色。谷歌会将用户查询拆解为多个聚焦的子查询(即“查询分发”),并行探索不同角度的答案。生成的摘要随后会经过与索引的“基础验证”环节,以最大限度减少错误信息的传播。尽管SEO的技术规则保持不变,但其影响力却正在悄然变化。根据最近皮尤研究中心的权威研究,当搜索结果中出现AI概述时,普通搜索结果的点击率骤降至8%,而此前这一数字为15%。更有趣的是,用户直接点击概述中源链接的比例仅为1%。其他多项研究也印证了这一趋势:SEO的技术细节并未改变,但随着用户越来越依赖AI生成的答案,访问外部网站的需求大幅减少,传统网站的曝光度和可见性随之下降。
对于出版商、零售商和内容创作者而言,这一变化意味着即使能够成功吸引聊天机器人链接到自己的网站,但由于点击率的急剧下滑,其带来的实际回报也大打折扣。这一现象值得行业高度关注:谷歌明确表示,只要AI生成内容符合质量标准,就不会影响搜索排名;但与此同时,AI摘要的出现正导致传统搜索结果的点击率显著下降;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用户对AI回答的依赖日益加深,传统网站的曝光度和可见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