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时代,微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时刻。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砺石商业评论(ID:libusiness),作者周董石,编辑平凡,经微想智云授权转载。

微软水穷处,恰是云起时。OpenAI的崛起,让微软重新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军者。若回溯十年前,这样的景象几乎难以想象。2014年,微软市值较1999年巅峰时期大幅缩水,在任十四年的CEO鲍尔默黯然离场。PC时代的红利,让微软坐拥全球市值第一的宝座,但也使其形成了保守的经营策略。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微软在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的冲击下节节败退。微软曾试图复制PC时代的辉煌,例如为手机等移动硬件厂商提供操作系统,但iPhone拥有独立的系统,Android则是开源的,市场需求并不旺盛。从PC时代的领头羊,到移动互联时代的追赶者,微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新的增长点。

2014年,新任CEO纳德拉为微软确立了“移动优先、云优先”的战略方向,并推动业务、技术、文化的全面开放。这对长期封闭的微软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突破。纳德拉提出的“微软爱开源”、“微软爱跨平台”等口号,让业界震惊不已。当分析师在幻灯片上看到纳德拉宣称“微软爱Linux”时,不禁感叹“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微软云战略转型:重回巅峰的科技巨头插图

纳德拉的开放战略并非空谈。在他的领导下,微软与老对手谷歌、苹果握手言和,让Office等产品进驻其他平台。在Salesforce年度营销会上,纳德拉手持iPhone,自豪地表示“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手机,它安装了微软所有软件程序”。作为微软的掌舵人,纳德拉并非盲目押注云服务,他深知微软在2C市场的挑战,但对2B的企业级云服务充满自信。上任伊始,纳德拉在全员信中描绘了一张战略图,中心是“数字工作和生活体验”,周围环绕着各种云平台和计算设备。

不同于亚马逊、谷歌以消费业务起家,微软在企业级市场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和庞大的客户群体。微软曾被Forrester评为大中型企业CRM套件领导者,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享有较高声誉。微软通过既有客户筛选云服务潜在客户,逐步拓展智能云业务。此外,高粘性办公软件Office,也为微软在SaaS领域提供了天然优势。

在纳德拉推动智能云开放战略之前,微软已经较完整地布局了整个云业务。2008年10月,微软发布云计算战略和云计算平台,最初名为Windows Azure Platform。此后数年,微软逐步搭建起云计算架构的应用产品家族,涵盖基础设施(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全线产品。然而,这一时期的微软智能云更多停留在内部生态,开放程度有限。

微软云战略转型:重回巅峰的科技巨头插图1

在《刷新》一书中,纳德拉提到,自己担任CEO后最重要的工作,是让微软“重拾灵魂精神”。他给微软定的灵魂目标是“技术全民化”,转向开放云生态,不再以个人计算机或手机为先。在此指引下,微软革新了研发理念,聚焦移动智能云。2018年,微软宣布终结Windows部门,成立“云与AI平台部门”。纳德拉进一步将所有产品与快速增长的Azure部门紧密联系,以更高效的方式对外开放。微软的Azure Stack混合云产品,凭借与Azure云平台的高度一致性,能够更有效地满足本地客户对公有云平台各项功能的需求。

尽管在消费端感知不足,但凭借开放的企业级云服务,微软逐渐重拾了昔日辉煌。截至2017年底,微软Azure销售额飙升了98%。在SaaS领域,微软智能云占据全球第一位置;在IaaS领域,微软智能云与亚马逊云(AWS)共同主导了市场。据Synergy Research统计,2018年Q3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中,亚马逊云以超34%份额排名第一,微软以近15%份额位列第二,两家公司占据市场近50%份额。开放的微软智能云,让投资者重拾信心。2018年末,微软市值达到7798亿美元,超越苹果与亚马逊,重回世界第一。距上一次登顶,已经过去了整整16年。

然而,世界第一的宝座尚未捂热,微软又面临新的挑战。与微软云有序开放相比,云市场的变化更快、更无序。在云计算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大型机/单机时代、硬件虚拟化时代,云厂商普遍围绕技术设施和云底层架构做基础服务,提升大中型企业的上云率。在这个过程中,云服务商形成了“供给式”的服务路径。然而,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使得固定的技术代码无法满足普适性需求,简化的开源式代码服务成为客户的最爱。

微软云战略转型:重回巅峰的科技巨头插图2

一个典型的行业趋势是,借助大厂搭建的云基础设施服务,中小云厂商不断开源生态、简化开发应用,以一种弯道超车的方式实现了对开发者的“劫和”。例如,Docker早在2013年便把源代码开放给所有人。至2017年,Docker在GitHub(开源社区)上的下载量超过80亿人次。直到此时,大型云厂服务商才如梦初醒,开始正视开源的影响力。美国云服务领域的三巨头,开启了三种不同应对策略,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谷歌云反应最快,第一时间拥抱开源,牵头联合红帽、Docker、VMware等公司成立了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并捐出自己的开源项目Kubernetes。很快,Kubernetes的热度远超同时期开源项目平台。亚马逊云的做法更为霸道,它明确要求托管在平台的第三方开源,然后修改第三方的开源项目,再打包卖出去。但这种做法引来了行业不满,导致开发者大量逃离,亚马逊云口碑崩塌。微软云的做法较中庸,它一边和Mesosphere合作,推出容器服务ACS;另一边,参照开源社区GitHub,打造自己的CodePlex,吸引开发人员。但微软早期跨平台的兼容难题,使得开发者并不买账。2016年2月,CodePlex上的开源项目不到350个,2017年微软只得将其关闭。

开源生态带来的影响还不止这些,它还引发了多云趋势变革。据RightScale调研显示,2018年有81%的企业采用多云策略,2019年这一比例上升到88%。多元开发者提供的产品服务,使上云企业选择更多元,这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微软与亚马逊在云服务的垄断地位,尤其是混合云市场。比如,微软云的办公软件大客户Verizon被谷歌云抢走。从2018年Q1开始,谷歌云收入增速提振明显,相比微软云增速一路下滑。由于微软云在云生态基建(公有云与混合云)中投入太多精力,导致在开源领域失去先发优势,进而在多云趋势中丧失主动权,最终拖累业绩。

微软云战略转型:重回巅峰的科技巨头插图3

但这一时期,得益于纳德拉的开放战略,微软云的基本盘依旧稳定、攻击力十足。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失去先手的微软云只得以更快的速度开源。2018年,微软以75亿美元高价将GitHub收入囊中,开始疯狂抢夺开源软件设计师。但当时市场对微软的开源战略并没有信心。谷歌CEO格林直接发问,花了75亿美元的微软,会甘心让GitHub保持中立?微软很快打消了市场疑虑。收购GitHub后微软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原计划数月后开源的NET项目放在GitHub上公开原始码,以支持GitHub建立更健全的开发者社群。NET开源意味着能够支持Windows、Linux以及Mac等系统,这让微软的客户丰富起来。此后,微软通过收购工具供应商以及提供免费私有库等形式,进一步扩大了GitHub的开放程度。数据显示,被微软收购短短半年后,GitHub上的代码仓库托管增加到1亿个,提交人次超过11亿,开发人员达到3100万。到了2022年Q3,GitHub开发者人员数量突破了9000万。此后,微软又将GitHub全面部署到公共云上。从不被开发者信任,到成为开发者开源领域的最优选择,微软打了一场翻身仗。在2019年Q2电话会议上,微软指出:我们正在赢得各行各业的新客户。2019年后,在北美大客户进一步高速渗透趋势里,微软云的份额增长幅度处在首位。通过构建开源生态聚拢开发者资源,借助微软Azure集成落地,微软再一次重拾增长。这一趋势,从2019年持续至今。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15日

23:45
2025年8月15日,知名医药企业白云山(股票代码600332)正式发布其2025年半年财务报告,为投资者呈现了公司上半年的经营成果与发展态势。报告显示,公司在上半年的市场拓展与业务运营中表现稳健,实现总营收418.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3%,展现出一定的市场韧性。然而,在盈利能力方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16亿元,同比下降1.31%,...
23:45
近日,万科A集团旗下重要子公司东莞万纬供应链有限公司成功向东莞农村商业银行递交了总额9550万元的贷款申请,贷款期限长达15年。据悉,该笔资金将根据公司实际业务需求进行灵活提款,确保资金链高效运转。为保障贷款顺利发放,另一控股子公司上海万纬粤莞供应链有限公司将以持有的东莞万纬100%股权作为质押担保,此举进一步增强了贷款的安全性。 此次担保操作后,万科A集团...
23:45
2025年7月,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市场的零售量遭遇显著下滑,仅售出26653辆,环比降幅超过40%。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该品牌近五年来的月销量记录,更是首次跌破2.7万辆的关口。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近三年中,奔驰的月销量也从未如此低迷。相比之下,2022年7月的销量仍高达3.6万辆,较今年7月多出超过9000辆,显示出市场需求的急剧变化。这一下滑趋势不仅反映...
23:45
8月15日,大商所与郑商所夜盘交易落下帷幕,市场整体呈现积极上涨态势。众多品种纷纷录得上涨,其中棕榈油与焦煤表现尤为抢眼,涨幅均超过2%,成为夜盘市场的焦点。焦炭与玻璃也紧随其后,涨幅均突破1%,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动力。此外,菜粕与PTA虽涨幅有限,但同样呈现小幅上涨趋势,反映出市场整体回暖迹象。然而,淀粉与甲醇等部分品种却逆势下跌,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格局。...
23:45
人民财讯8月15日重磅消息,根据灯塔专业版最新实时数据统计,电影《捕风追影》在点映及预售阶段的总票房已强势突破1亿元大关。这一亮眼成绩是在影片正式上映前夕取得的,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观众期待值。据悉,该影片自开启点映以来便持续引发观影热潮,凭借精良的制作水准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成功吸引了大量电影爱好者的目光。随着正式上映日期的临近,预计《捕风追影...
23:45
8月15日,一则来自利弗莫尔证券的重要消息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据悉,该集团已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材料,标志着其进军国际资本市场的战略布局迈出了关键一步。此次IPO计划备受瞩目,不仅因为其背后庞大的业务体量,更因其对多元化融资渠道的积极探索。 本次上市申请的联席保荐人由业内知名的海通国际和中信证券联合担任,这无疑为该集团的IPO之路增添了更多信...
23:45
财联社8月15日重磅报道,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柔性磁电功能材料与工程团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揭示了一种能够显著降低自旋电子器件能耗的创新物理机制。这一研究成果为未来自旋电子器件的节能设计提供了全新思路,有望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革新。 该团队研究发现,通过巧妙利用电子“轨道”属性所遵循的非传统标度律,可以将原本阻碍电子运动的阻力转化为性能提升的驱动...
23:45
8月15日财联社报道,近期加密货币市场遭遇显著回调。以太坊价格大幅下跌至4498.59美元,较前一日锐减4.12%,单日跌幅创近期新高。与此同时,作为市场风向标的比特币也未能幸免,价格从前期高点回落至59650.1美元,跌幅达到1.55%。数据显示,整个加密市场正经历一轮明显的下行周期,多币种价格同步承压。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回调可能与多重因素叠加有关。...
23:45
2025年8月15日,华芢生物科技(青岛)股份有限公司-B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新一轮的上市申请材料。此次关键性动作标志着这家生物科技企业再次将目光聚焦于港股市场,展现其加速资本化进程的决心。据悉,本次上市申请将由华泰国际与中信证券组成联席保荐人团队,共同负责协助推进整个发行流程。回顾过往,华芢生物此前曾尝试登陆港股,但此次再度提交申请,不仅体现了公司对资本...
23:45
2025年8月15日,北京时间,中国航天员圆满完成神舟二十号乘组的第三次出舱活动。这一备受瞩目的太空任务由中国航天员自主执行,不仅成功完成了空间站相关设备的安装与检测工作,更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迈入新阶段。此次出舱活动不仅展现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卓越水平,也彰显了航天员们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勇敢无畏的探索精神。通过此次任务,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进程得到了进一步推进,为未...
23:00
8月15日,赛力斯汽车正式宣布完成对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的重大战略投资。根据公告显示,公司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以6.63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对价,成功收购了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少数股东所持有的48.54%股权。此次交易通过公开摘牌的规范方式进行,确保了交易的公平透明,进一步巩固了赛力斯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业链布局。 随着此次交易的顺利达成,赛力斯...
23:00
下周A股市场将迎来25只股票的限售股解禁,涉及总市值高达795.29亿元,规模不容小觑。其中,联影医疗将成为解禁市值的"领头羊",其解禁规模达到295.41亿元,主要来自2.31亿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的释放。紧随其后的是格科微,解禁市值达到163.91亿元,涉及股份数量高达10.5亿股。 从解禁比例来看,华兰疫苗表现最为突出,其解禁比例高达76.37%,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