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投资领域,构建一个成功的投资组合是GP的核心任务之一,但这一过程往往被低估其复杂性和重要性。为什么说构建投资组合如此复杂?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没有一种标准化的策略可以保证成功,不同的投资机构采用集中投资、分散投资或低成本跟投等策略,都能取得优异的回报。其次,每种策略都需要根据GP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导致每个投资组合都呈现出独特的特征。最后,由于市场信息的不透明性,新一代GP往往需要通过不断试错,从失败中积累经验,才能逐渐掌握构建投资组合的精髓。
为什么说它被低估?一方面,许多GP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深入思考这一议题。另一方面,一个优秀的投资组合构建策略能够彻底改变一家投资机构的命运。即便GP已经在其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比如拥有极高的投资命中率或出色的业绩指标,优化投资组合策略仍能带来超预期的价值。
尽管构建投资组合充满挑战且容易被忽视,但在与LP沟通时,这一话题始终是关键。对于希望做大做强、建立长期品牌和LP关系的GP来说,明确如何构建投资组合是必修课之一。Blue Future Partners是一家专注于早期轮次(种子和A轮)及小型基金(AUM低于2亿美元)的母基金,他们认为,在接触潜在LP之前,优秀的新GP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如何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1)基础工作(surface),即GP对行业历史、最佳实践的研究程度,以及为最终确定策略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2)模型测算(math),即基于调查数据和投资经验分析得出的量化逻辑。(3)实际执行(execution),即GP如何将策略应用于实际投资决策、投资体量和投资组合构建中。总体而言,基础工作更像是一层过滤网,而模型测算和实际执行则代表了真正的落地执行,三者相互依存。
首先,我们来探讨基础工作。在与机构LP接触时,GP必须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投资组合构建机制。以Blue Future Partners为例,他们通常在初次见面时就会询问GP如何看待投资组合构建。LP首先关注的是GP对投资主题的理解深度、为构建投资组合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收集的证据是否能够证明其预期能够实现。对于缺乏投资经验的新GP来说,这个话题尤其具有挑战性。如果无法提供实际成果,他们需要证明自己已经投入了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GP在思考如何构建投资组合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尽可能多地阅读各类信息,从所有可接触到的资料中提炼关键内容,用丰富优质的信息源形成和完善自己的观点。(2)倾听其他GP分享他们的策略、挑战、错误和经验教训,并从中反复思考和审视自己。(3)用两种方法来考虑投资组合的构建:一是自上而下的方法,根据期望的投资组合多样性和专注度,选择公司数量和投资储备金策略;二是自下而上的方法,思考自己能够处理多少交易,包括尽职调查和投后管理等。这些基础工作可能不会直接让GP的投资组合策略变得更正确,但这个过程能够提升专业素养,并在与LP的对话中展现出来。
接下来,我们来看模型测算。在与LP进行路演时,GP至少需要准备一个投资组合构建模型,清晰地展示一些预期,如单笔平均投资规模、估值范围、退出预期和最终回报。这些预期和假设必须符合两个关键要素:(1)符合市场数据,例如GP所在行业各阶段的估值范围;(2)符合GP自身的投资业绩记录。GP在这个环节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假设的入场估值不仅脱离市场实际,还仅仅基于自身以往的投资,形成闭门造车的循环,缺乏与市场的真正对接。GP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和复杂程度展示自己的投资组合模型,从简单的模型到复杂的蒙特卡洛模拟都可以。不过,在开始分析时,GP需要明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结果,然后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展示,因为两种模型的目的不同。蒙特卡洛模拟的目的是通过一组随机数据的数学运算,向LP证明GP的投资组合构建模型是有效的。另一个例子是,小型基金通常会尝试建立一种独特的模型,证明即使没有投出百亿估值的明星公司,也能实现强劲的回报(例如5年2.5x的现金回报)。无论选择哪种模型,向LP展示投资组合模型的基本目的是证明,通过清晰的模型测算,即使是一组提前定义好的结果(或在提前定义的范围内的一组随机结果),也能回答GP关于投资组合模型的关键问题。GP需要回答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何通过整个投资组合和基金,实现一笔价值xxx美元的退出回报?虽然回报确实重要,但优秀的GP应该思考的是,这个目标是否是真正追求的正确目标?关于投资组合模型,一个更有趣也更有价值的问题是如何从长远价值的角度,最大化自己在明星投资组合中的权益,而不是被一轮轮的稀释所削弱。GP构建投资组合策略,本质上是在有限制的情况下对回报的优化,最终得出的结果是投资组合策略的一些参数,如投资多少家公司、准备多少百分比的储备金作为跟投/加仓/反稀释(30%还是50%都需要仔细考虑),在什么情况下选择老股退出或继续持有等。这个过程非常耐人寻味,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投资组合策略仍有待完善的GP,或者是有计划进入市场的高潜力新一代GP。他们已经在其他方面展现出卓越的技能,如识别强力创始人、理解前沿赛道、拥有优质项目渠道等,一旦他们的投资组合策略得到完善(即在投完一波后,仍有足够的资金对明星项目进行加仓),就有可能创造巨大的价值。总的来说,GP应该思考如何让投资组合模型产生更深远的价值。不仅考虑退出的结果,而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对投资组合明星项目的权益,然后基于这些结果进行假设,最后评估投资组合模型的可行性。
最后,我们来谈谈实际执行。能够有效执行投资组合构建策略的GP,每一笔投资都能按照预期的check size进行,并在需要领投、加仓、跟投、反稀释时果断行动。执行投资组合构建策略最大的挑战,是抓住快速变化的融资风向,占据足够的份额,以及深刻理解不同轮次、不同资金体量玩家的游戏规则。这个挑战对于那些正在大幅扩大基金规模的GP尤其现实。例如,投天使轮的个人天使或机构天使投资人,往往会不自觉地认为,把1000万变成1个亿,和把1个亿变成3个亿是类似的游戏,配置资金的效率也会保持不变,但事实并非如此。原因有两个:(1)更大的资金管理规模,意味着有效部署资金的挑战更大。配置100万美元,相对来说比配置10万美元要难一些。(2)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更多的资金必须投到后几轮中去,而跟投产生的回报倍数通常比最初的投资规模要小。因此,在这种时候,将资金集中投注到赢家身上就至关重要,做到田忌赛马和慧眼识珠也并非易事。这就是为什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LP眼中,GP除了基本的投资成绩外,拥有独特的价值也非常重要。GP管理小规模资金时表现优秀,并不能证明他们能够做好大体量资金的策略。这种情况在首次投资和后续跟投轮次中都会发生,后期投资人有时还会阻挠早期投资人进行pro-rata。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模型测算和实际执行相互依存,它们构成了投资组合模型的真实部分,而第一步的基础工作更多是为GP形成投资主题做准备。总而言之,对GP构建投资组合的三条建议是:(1)在与LP沟通之前,对自己投资组合的构建主题做到胸有成竹;(2)在模型计算时,更长远、更多面地思考,从不同角度构建投资组合。退出的回报固然重要,但抓住投资组合中的明星项目并最大化其中的投资权益,才能让GP获得超额回报;(3)GP需要实事求是地思考自己是在与谁竞争,以及过去的业绩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自己执行好新的策略。看清自己在市场上的站位,也看清自己的实际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