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最新消息 针对近期社交媒体上关于基孔肯雅热可能引发慢性后遗症的广泛讨论,不少网友表示感染后会出现”一感冒就要疼一辈子”的担忧,甚至有人惊呼”关节会被毁掉”。针对这些说法,权威医学专家给出了专业解读。
专家指出,基孔肯雅热确实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疼痛症状,尤其是小关节如手指、脚趾等部位的持续性疼痛。但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少数病例的疼痛症状会持续2-3年,且多表现为间歇性发作。通过医学影像检查可以发现,受感染关节很少出现像类风湿关节炎那样的骨质侵蚀现象,绝大多数关节病变具有可逆性,不会造成永久性关节损伤。
专家特别强调,基孔肯雅热虽然是一种需要重视的蚊媒传染病,但完全不必过度恐慌。临床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患者能够通过规范治疗实现完全康复。对于少数症状持续的患者,只要能够及时就医、坚持规范用药并配合康复治疗,完全可以将疼痛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需要提醒的是,出现关节疼痛症状时切不可盲目硬撑,科学合理的治疗才是关键。
在传播途径方面,专家明确指出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其主要的传播媒介是蚊子,特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带有黑白斑点的伊蚊。当蚊子叮咬感染者后,病毒会在其唾液腺中大量繁殖,再叮咬他人时便完成传播。这种”人-蚊-人”的传播模式是防控基孔肯雅热的关键环节。
针对个人防护,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含有防蚊剂成分的花露水,市面上部分仅含止痒成分的产品实际起不到驱蚊效果;其次建议穿着长袖衣裤,并尽量选择浅色衣物;最后对暴露的皮肤部位要均匀喷洒驱蚊产品,从源头上降低被蚊虫叮咬的风险。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感染基孔肯雅热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