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文资讯平台的黄金时代,公众号与资讯App等平台曾凭借无可撼动的流量池称霸行业。然而,随着张小龙提出“视频化表达是下一个十年的内容核心”,这一格局已然改变。技术栈与产品观的双重变革,让这些曾扮演用户入口的信息枢纽,逐渐沦为“门户时代的困守者”。尽管各大平台仍在不断进行功能更新与运营改版,但这些修补始终无法逆转时代洪流。幸运的是,AI技术的崛起为资讯平台带来了新的转机。AI不仅不是简单的算法迭代或产品形态更新,更是对整个内容消费逻辑的颠覆性重塑。在此背景下,资讯平台得以重新站上竞争牌桌,但这次它们必须用全新的能力回答一个永恒问题:在信息泛滥、意义感消逝的时代,如何重新赋予资讯平台存在的价值?

资讯平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被技术周期反复重塑的历史。从上世纪末的“分类目录+门户”时代,到搜索引擎主导的“搜索时代”,再到Web2.0浪潮下的社交媒体与订阅关注兴起,直至2010年代个性化推荐算法的横空出世,信息流成为主流。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伴随着商业版图的重塑,新模式往往通过更高效的内容供给与商业创新,将前代霸主“按在地上摩擦”。然而,这一次的技术革命与以往截然不同。过去每一次革新都踩在用户增长和流量红利的浪尖上,因此技术迭代往往带来行业版图的迅速扩张和红利狂欢。如今,资讯行业已步入存量博弈时代:增量用户见顶、总使用时长被强敌攫取,平台之间争夺的是有限的用户注意力存量。QuestMobile的报告指出,资讯服务行业已从“流量增长”转向“流量运营”的新阶段。换句话说,现在的资讯平台早已没有了当年“躺赢”的东风,反而面临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即便有AI拉动,其想要复现过去那种野蛮生长的“黄金年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换言之,AI之于资讯平台,不是让行业回春腾飞的“神药”,而更像是一场绝境求生的背城借一。

这场AI驱动的变革远非前些年的“小修小补”,而是刀刃向内地重塑资讯产品的基本逻辑——涉及内容生产、分发机制、用户关系等核心要素的三重重构。过去十年,资讯平台大体构成是人写、机器推、用户看——三者之间关系明确、边界清晰。而AI带来的真正剧变,则是将这套看似稳定的结构一一拆解、重新缝合,从而更好地回答内容如何被生产、如何被分发,以及如何同用户建立连接三个核心问题。

在内容生产端,尽管AI从未取代人类内容创作者,但它已经深度“介入成形”。过去,人工创作是一套稳定的生产范式——作者写稿,编辑调整、校对。但当AI逐步具备了生成、重写、摘要提炼、图文匹配等能力后,内容生产逐渐变成由人和机器合力雕刻。以“轻度内容”为例,目前业界普遍的做法是基于特定观点,让大模型先生成初稿,再由人润色,既提高生产效率又降低差错风险。比如在腾讯新闻、澎湃新闻等平台中,AI承担标题优化、错字纠错、配图匹配、摘要抽取等多项辅助任务。这些能力的引入,使人机协同产出内容成为常态——机器提供密度与效率,人类保留视角与判断力。

但内容的“重构”只是开始,AI更深刻的介入,发生在分发系统的解构上。曾几何时,基于兴趣标签的算法推荐被视为内容分发的金科玉律——你点什么、你停留在哪、你读多久,平台就喂你什么。这套机制在过去十年无往不利,既孕育了图文资讯的黄金年代,也让短视频平台构建起深厚的兴趣池。但与此同时,其也埋下了平台越来越“回声壁化”的隐患——用户长期接触同质化、确认偏误的信息流,逐渐丧失主动发现的能力。AI的介入,打破了这种传统投喂结构:用户“找内容”的通路被大幅拓宽——资讯获取从过去被动接受推荐,转向双向流动。即便是抖音,近期亦宣称其算法不再仅依赖既有兴趣和历史行为,而是引入更多维度信息,以便给用户呈现多样化内容,从技术上缓解信息茧房问题。而在图文资讯赛道,腾讯新闻等玩家亦在探索借助AI重塑分发系统。比如通过动态兴趣建模让推荐摆脱静态标签,实时感知用户偏好变化;内容理解也从浅层兴趣分类进化为基于价值偏好的深度刻画。这种转向,意在摆脱一味迎合的算法惯性,为用户重新打开信息世界的宽度与深度。

此外,资讯对用户而言,本就天然带有陪伴属性与工具属性。因此,AI在强化同用户的连接的同时,亦在将资讯平台这一“工具人”的角色发挥到极致。比如网易新闻,其AI评论功能正悄然改变用户互动方式。想象这样一个场景:读完一篇报道后,点击评论框旁一个AI图标,系统立马生成三种风格的评论初稿——理性、幽默或犀利。用户可一键选择、一键发布,让“发表评论”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随时被触发的表达体验。腾讯新闻同样将AI带到了评论区——AI先读懂文章,也读懂每一条评论,再化身一位高情商、活力十足、满载阳光的“老朋友”,用走心的话语回应用户,让冷冰冰的资讯多一分人情温度。而在“陪伴”层面,新浪新闻与腾讯新闻等平台,亦在将AI助手嵌入资讯产品的日常交互。前者通过“智慧小浪”实现话题推荐、智能总结、即时问答等全流程辅助,后者则以“新闻妹”提供划词提问、AI摘要、边看边聊等功能——一套“无处不在的AI助手 ”框架已初具雏形。另一些功能,则指向都是“快、准、可用”——放大平台本身的工具属性。比如在腾讯新闻直播中,针对财经、科技等领域常见的英文原声内容,AI可实时生成中英文字幕或翻译,扫除语言障碍。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业界就萌生了让新闻客户端回归工具属性的思路。腾讯内部曾研发代号“DreamReader”的资讯助手,集成了语音交互和文字阅读功能,能自动播报“DreamWriter”生成的要闻简报。而到了AI时代,这一思路更加清晰,资讯平台不必像短视频那样拼命争夺用户时长,而应致力于为用户高效获取有价值信息——真正的价值,或许不在于让用户停留更久,而是让他们更快地带着答案离开。

其实,资讯平台一直以来都有流量,但很少真正拥有“内容资产”。这并非资讯平台缺乏内容,真正的问题在于资讯内容生命周期太短,无法形成结构性记忆。举例来说,图文资讯平台每天海量新闻如走马灯轮播,一条新闻如果在24小时内未被充分消费,几乎注定会被平台机制“沉底”。而一场横跨数月、牵涉多方的复杂事件,往往会被切割成数十上百条孤立的推送,时间线、因果关系、关键主体、舆论拐点,全部被打散,读者往往只能记住一些片段,难以拼出完整图景。这种近乎“一次性内容”的生产模式,导致资讯平台很难积累内容资产——新闻永远在源源不断地产出,一旦过了时效便束之高阁,却难以真正构建内容壁垒。而AI的到来,让“记忆”第一次成为可能——原本需要调查记者反复核实、编排、归类、撰写的深度整合报道,如今AI也能通过多方信息交叉验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整体变得系统化、可规模复制。腾讯新闻即是范例。借助AI,每条热点新闻后,其既能生成简要总结,呈现关键信息,亦能更精准地推送相关报道;新闻下方更有着”事件脉络“功能——把时间线、人物关系和核心争议铺开,让用户几分钟内就能把一件复杂新闻捋顺。如果用户对事件的后续发展仍有关注,只需留下关键词,AI便会据此定制一份专属早报:从滚滚资讯流中精准筛选,整理出与之最相关的讯息,每日主动送达。据悉,AI早报不止于新闻本身,其还能围绕特定公司、行业,甚至一个垂直议题持续追踪,为用户搭建一个长期、动态的信息入口。另一方面,在专业垂类中,大模型的语义理解与信息整合能力,正让资讯平台第一次有能力把原本碎散的信息,梳理成可供查阅与积累的知识体系。以腾讯新闻“财经助手”为例,围绕一家企业,系统可自动整合其财报、高管言论、并购动态与监管回应,打包生成一份持续更新的资料库。用户不再需要四处翻找,只需点开其助手,便能一览一家公司的业绩走势或舆情变动。与之类似,每日经济新闻等平台也已上线财报智能分析工具,使财经资讯正从“看”迈向“用”。信息一旦被这样结构化地“记忆”下来,便在平台留下了永久的价值印记,日后无论是算法推荐还是用户主动检索,都能反复发挥作用。AI 是内容价值释放的催化剂和倍增器。它高效整合碎片化信息,赋予资讯持久的生命力——资讯内容价值不再因时效而消逝。通过产品化应用,AI 更将精品内容战略下的优质数据转化为长期资产,持续释放其倍增价值。而当资讯内容价值得以沉淀,平台得以构建自己的内容资产和知识图谱,其价值逻辑也随之改写——图文资讯不再仅是一锤子买卖的即时消费品,更成为可以沉淀、反复利用、持续增值的资产。当然,结构化并不意味着放弃即时,而是让资讯平台多了一层沉淀价值的筋骨。从长期来看,这是一种慢性价值,也是为数不多能让资讯平台在短视频挤压下争回存在感的方式。而可以确定的是,这轮变革已经启动,且进展迅猛。这批始终活在变化里的玩家,有望在这个新的周期实现自我救赎,为资讯行业找寻新的可能。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08日

18:35
8月8日,一则令人关注的消息在社交平台迅速传播。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夫妇"彩虹夫妇"通过动态透露,丈夫近期因焦虑症住院治疗。她坦言,尽管之前药物对病情有显著控制作用,但近一个月来症状再度复发,并伴有长期失眠的困扰。这段充满心路历程的文字引发网友热议,也让她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人这辈子都是公平的,你要得到多少就要承受多少。"彩虹夫妇在动态中写道,"你想拥...
18:35
微新创想8月8日重磅消息,据权威媒体报道,苹果公司正酝酿一场重大变革,计划于2026年推出的全新MacBook Pro将实现从mini-LED技术到OLED技术的跨越式升级。这一突破性进展的核心亮点在于,三星电子将独家负责该系列笔记本的面板供应,为苹果打造更卓越的视觉体验奠定基础。 最新爆料显示,苹果可能借鉴iPhone的成功经验,彻底告别刘海设计,转而采用...
18:35
微新创想8月8日讯 在漫长的国道与省道驾驶过程中,最令人担忧的莫过于突如其来的生理需求却无处解决,或是长途跋涉后的疲惫无处安放。如何避免这些旅途中的尴尬与困扰?高德地图近日推出了一项创新功能——全国公路驿站导航,被誉为国省道及自驾游出行的必备神器。 这项导航服务专为国省道和旅游公路设计,覆盖全国近300个城市。只需在高德地图中搜索“公路驿站”,即可一键启动导...
18:35
8月8日最新气象动态:北方强降水频发引关注 近期北方地区强降水过程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气象部门监测,7月以来青海、甘肃、内蒙古、京津冀及东北地区等地多次遭遇暴雨乃至大暴雨袭击。不少网友好奇为何华北、西北等地雨季来得如此集中且反复。气象专家指出,北方强降水与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 专家分析认为,7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现异常强势特征,其位置明显偏北且...
18:35
微新创想8月8日重磅报道,小米集团深圳总部今日隆重举办了一场以REDMI K系列为核心主题的深度讨论会。在此次活动中,产品经理特别邀请了众多米粉代表,就K系列的产品特性、功能体验等方面展开互动交流,共同为产品优化建言献策。 值得注意的是,有热心网友在会上提出了颇具建设性的意见,建议REDMI K系列进一步加强影像系统配置,特别是引入徕卡品牌合作以及配备高性...
18:35
著名演员张曼玉在今日迎来了她60岁生日,同时也开启了一段全新的社交旅程——正式开通了个人小红书账号。这位昔日的银幕女神通过上传一段视频与网友们分享了她的生活风景和开通账号的心路历程,瞬间吸引了无数粉丝的目光。 在这段充满诗意的视频中,张曼玉漫步于幽静的竹林小道,她的身影与翠绿的竹叶相映成趣。她缓缓开口,以温柔而深情的语调说道:"很多事情不需要答案,时机是非常...
18:35
近日,备受瞩目的开源机器学习框架 PyTorch 正式发布了期待已久的 2.8 版本,这一更新在业界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次发布的核心亮点聚焦于大幅提升量化大语言模型(LLM)的推理性能,特别是在 Intel CPU 平台上的表现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新版本不仅显著增强了离线模式下的推理效率,更首次实验性引入了支持 Intel GPU 的分布式后端功能,为开发者提供...
18:35
2025年8月8日,上海港湾股票交易出现异常波动,公司紧急发布交易异动公告,警示股价短期涨幅过快,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作为一家深耕土木工程建筑领域的知名企业,上海港湾当前静态市盈率高达77.51倍,市净率更是达到3.99倍,显著超出同行业平均水平。这一异常估值水平已引发监管和市场的高度关注。公司在此公告中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需充分认识当前市场交易风险,保...
18:35
2025年8月8日,上海清算所总经理许再越在北京会见了来访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战略总监杜彦坤一行。此次会谈聚焦于双方在金融领域的深度合作,就深化发展战略协同、优化发行机制、提升主题金融债券合作及品牌价值等多个维度达成了重要共识。 会议期间,双方重点探讨了金融领域正在推进的"五篇大文章"战略布局。许再越总经理表示,上海清算所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与农发行紧密合作,...
18:35
近期上海黄金交易所向全体会员单位及投资者发布重要提示,鉴于当前市场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强烈建议各方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交易所特别要求各会员单位完善风险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全力保障黄金市场的平稳运行。同时,交易所向广大投资者发出理性投资倡议,提醒大家合理控制投资仓位,切勿盲目跟风操作,应始终坚守价值投资的基本原则。这一系列举措的核心...
18:35
2024年,熊猫乳品财务总监徐笑宇的薪酬实现了显著增长,从上一年的水平提升了12.74万元,最终达到79.88万元。这一加薪决定在熊猫乳品业绩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引人注目。尽管公司当年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但徐笑宇的薪酬调整却与乳制品行业多数企业的财务总监加薪趋势保持高度一致。这一现象反映出行业内部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高度重视,以及企业在人才激励方面的战...
18:35
2025年7月25日,贝尔生物正式收到了北交所下发的审核问询函,针对其财务数据准确性及募投项目合理性提出了一系列质疑。这家公司可谓命运多舛,曾两度撤回IPO申请,最终在2025年4月才决定转战北交所寻求上市机会。尽管近年来市场环境充满挑战,贝尔生物的营收与净利润均出现了下滑,但其毛利率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这一反差也引发了监管机构的重点关注。 监管机构在问询函...